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南部海域虾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3 位作者 洪明进 刘勇 叶泉土 戴天元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6,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地理... 根据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类虾有44种,隶属14科、25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一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虾类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以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数量较多,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同时虾类数量分布与水深有较大的关系,以水深80~100m海域数量最多,这与主要种类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的分布海域明显相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有10来种,在渔业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的为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东海南部海域
下载PDF
东海南部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叶泉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1-387,共7页
本文根据199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199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近年相关渔业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蟹类有63种,隶... 本文根据199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199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近年相关渔业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蟹类有63种,隶属13科、38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蟹类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以夏季最高,达276.8kg/km^2,秋季最低,仅为40.1ks/km^2;同时蟹类数量分布与水深有较大的关系,以水深100~120m海域数量最大,这与主要种类细点圆趾蟹的分布海域区域明显相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有十几种,其渔获量占蟹类总渔获量83%,在渔业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的为细点圆趾蟹、光掌蟳、锈斑蟳和武士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蟹类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东海南部海域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光掌蟳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孙忠 刘勇 张壮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030’E)开展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各季度月调查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光掌蝇数量分布变化及其渔业生物学特点...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030’E)开展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各季度月调查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光掌蝇数量分布变化及其渔业生物学特点。结果表明:光掌蝇在本调查海区分布范围较广,出现频率为39.7%,其渔获量占蟹类总渔获量的19.6%,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91kg/km2,低于1998~1999年调查的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春、夏季分布范围相对广泛,其渔获量占年总渔获量的80%,秋、冬季数量很少。两次调查时空分布略有不同,1998—1999年渔获量、出现频率、平均资源密度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2008—2009年则出现于春季;主要分布密集区域为26°30’~27°45’N、123°00’~125°00’E的水深95~110m海域,在80m以内海域没有分布;渔获群体甲宽组成27~106mm,优势甲宽50~70mm,占48.8%,雌雄性个体有明显的差异,各季雄性个体均大于雌性;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Ⅴ期为主,分别占42.7%和29.1%,春、夏、秋季均出现Ⅴ期亲体,尤以夏季比例最高;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占36.2%,平均摄食等级为1.31。近十年来群体组成变化不大,但要加强对光掌婷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掌蟳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哈氏仿对虾数量分布及群体结构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孙忠 刘勇 +5 位作者 郭书悦 蔡建堤 马超 徐春燕 庄之栋 沈长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哈氏仿对虾在闽东北外海数量分布及其群体结构特征。【方法】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开展闽东北外海海域(26o^28oN、120o^125o30′E)虾类资源调查。【结果】哈氏仿对虾渔获量占虾类总生物量的4.8%... 【目的】研究哈氏仿对虾在闽东北外海数量分布及其群体结构特征。【方法】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开展闽东北外海海域(26o^28oN、120o^125o30′E)虾类资源调查。【结果】哈氏仿对虾渔获量占虾类总生物量的4.8%,出现频率为22.4%,总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3.47 kg·km^(-2),出现站位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范围0.04~60.11 kg·km^(-2),平均为15.50 kg·km^(-2)。以2008年8月和11月数量为多,其渔获量分别占总渔获量的35.6%和40.0%,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4.78 kg·km^(-2)和5.56 kg·km^(-2),2009年2月和2008年5月数量较少。水深60 m以内的调查站位出现频率为100%,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73.4%,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达16.44 kg·km^(-2),最高达60.11 kg·km^(-2);水深60~80 m出现频率为31.2%,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3.7%,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97 kg·km^(-2);水深大于100 m的海域没有哈氏仿对虾分布。渔获的哈氏仿对虾体长范围为32~119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 mm,占54.8%;雌虾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86.2 mm和7.2 g,雄虾则分别为66.5 mm和3.1 g;雌雄性比为1︰0.11,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Ⅲ期和Ⅱ期为主,分别占34.0%和24.5%,生殖群体占相当比率,Ⅳ期以上个体占29.3%;空胃率和饱胃率均较低,平均摄食等级为1.62。【结论】哈氏仿对虾数量分布时空变化明显,主要出现于夏、秋季,春季数量很少,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栖息于调查海区水深60 m以内的近岸海域,渔汛期为2-5月和8-11月,秋末冬初向深水区作适温徊游。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且数量明显多于雄性,摄食强度中等略大,不同季节和不同性别平均摄食等级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仿对虾 数量分布 群体结构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中华管鞭虾的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叶泉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的数量分布及生物学...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的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管鞭虾在该调查海区分布范围较广,出现频率为31.9%,其渔获质量占虾类总渔获质量的9.8%,渔获质量平均密度指数为7.21 kg·km-2,5月、8月、11月和2月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45 kg·km-2、10.74 kg·km-2、12.79 kg·km-2和3.68 kg·km-2;其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8月和11月数量为多,其渔获质量占年总渔获质量的83.0%,2月和5月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区80 m以内海域,80 m水深以外海域极少分布;渔获体长范围为36~126 mm,优势体长组为50~95 mm,占66.8%;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雌虾平均体质量为7.3 g,雄虾平均体质量为3.4 g;雌雄性比为1∶0.47,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分别占44.3%和36.3%,生殖盛期为5~8月;不同季节和性别摄食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平均摄食等级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渔业状况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叶孙忠 何文成 +1 位作者 张壮丽 张澄茂 《南方水产》 2005年第6期39-43,共5页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于单拖作业和流刺网作业的发展,灯光围网作业持续萎缩,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渔船大型化,渔场向深水推进,灯源配置及集鱼并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渔获物中蓝圆鲹占绝对优势,鲐鱼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金色小沙丁鱼年间波动明显,颌圆鲹则快速减少,竹鱼近年来产量快速增长。文章还提出改进和提高灯光围网作业捕捞技术和自身竞争力,合理引导部分疏目快拖作业参与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海区渔业资源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围网 渔业状况 管理建议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九龙江口渔业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孙忠 柯舒婷 +8 位作者 马超 罗冬莲 刘勇 杨芳 郭书悦 沈长春 蔡建堤 徐春燕 庄之栋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2015年3月(春季)和10月(秋季)用110 kW、囊网网目30 mm桁杆单拖作业船于九龙江口海域10个调查站位,每个站位拖捕1网次,每次拖曳20 min,研究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多样性等特征,为九龙江口渔业资源可持续利... 2015年3月(春季)和10月(秋季)用110 kW、囊网网目30 mm桁杆单拖作业船于九龙江口海域10个调查站位,每个站位拖捕1网次,每次拖曳20 min,研究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多样性等特征,为九龙江口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渔业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春、秋两季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种类114种,隶属18目48科81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其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渔业生物种类更替率为68.4%,渔获物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1000)有脊尾白虾、凤鲚、日本蟳等8种,优势种类更替明显,经济种类占有较大比例,以生命周期短、中小型种类居多;春、秋两季渔获质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67.43 kg/km^2和163.36 kg/km^2,渔获类群均以鱼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38,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4.6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渔业生物群落丰度等具有较强的季节变化,多样性较历史数据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渔业生物 多样性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高脊管鞭虾的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叶孙忠 叶泉土 张壮丽 《南方水产》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根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5、8、11和2月... 根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5、8、11和2月调查海域高脊管鞭虾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34.7、13.8、4.55和2.89kg·km^-2;其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5和8月数量为多,11和2月数量较少;分布区域以调查海域的东北部水域为主,以27°00’-28°00’N,122°30’~124°30’E水深80~100m海域数量为多;渔获体长范围为41~129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 mm,占44.7%,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雌虾平均体重为12.0g,雄虾平均体重为8.3g,雌雄性比为1:0.66,生殖盛期为8~11月,不同季节和性别摄食强度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脊管鞭虾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蟹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9
作者 叶孙忠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4期249-254,共6页
本文根据 1994~ 1996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蟹类资源调查及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生物量分布的特点。初步鉴定该渔场蟹类有 5 9种 ,隶属 12科、2 7属 ,绝大部分种类为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 ,属... 本文根据 1994~ 1996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蟹类资源调查及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生物量分布的特点。初步鉴定该渔场蟹类有 5 9种 ,隶属 12科、2 7属 ,绝大部分种类为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 ,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 ,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是东海 ,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蟹类群体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 ,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 ,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 10月为最高 ,达2 9.5kg/h ,5月最低 ,仅为 5 .5kg/h。 1~ 6月蟹类群体分布范围基本不变且范围相对较小 ,7~ 12月分布中心有逐渐向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北部和内侧移动的趋势且范围相对较大 ,群体密集度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约十余种 ,在渔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和善泳等 ,年渔获量约 ( 5 .0~ 5 .5 )×10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渔场 台湾浅滩渔场 蟹类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叶孙忠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3-668,共6页
根据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生物学资料,研究其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二长棘鲷捕捞群体由0~Ⅵ龄组7个世代组成,以0龄组为主,I龄组次之,平均年龄为0.71龄。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的生长参数L∞=244.5... 根据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生物学资料,研究其年龄组成和生长特性。二长棘鲷捕捞群体由0~Ⅵ龄组7个世代组成,以0龄组为主,I龄组次之,平均年龄为0.71龄。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的生长参数L∞=244.56mm,K=0.2313,t0=-1.1817,体重的生长拐点为3.71龄。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二长棘鲷群体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个体早熟化,生长速度加快,捕捞群体小型化、低龄化,二长棘鲷幼鱼损害情况严重,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根据渔获组成、资源现状及生长特性,建议加强对二长棘鲷幼鱼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棘鲷 生长特性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红星梭子蟹的渔业生物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孙忠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0-63,共4页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渔获的红星梭子蟹群体,其甲宽优势组为110~150mm;体重优势组为40~140g。雌雄个体差异不大。周年雌雄性比接近于1:1。雌性初届性成熟的甲宽为80mm,体重为32g,大量性成熟甲宽100~110mm,体重为60~80g。周年...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渔获的红星梭子蟹群体,其甲宽优势组为110~150mm;体重优势组为40~140g。雌雄个体差异不大。周年雌雄性比接近于1:1。雌性初届性成熟的甲宽为80mm,体重为32g,大量性成熟甲宽100~110mm,体重为60~80g。周年几乎都有生殖活动,盛期2~6月。摄食强度中等,以索饵前期的7、8月间和生殖前期的11月至1月间,平均摄食强度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梭子蟹 生物学 闽南 台湾浅滩
下载PDF
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孙忠 罗冬莲 +5 位作者 蔡建堤 刘勇 马超 杨芳 郭书悦 沈长春 《渔业研究》 2018年第5期358-365,共8页
根据201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东山湾拖网定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取渔业生物128种,其中鱼类88种、虾类9种、蟹类19种、口足类4种、头足类8种,主要以暖水性种类为主;春... 根据201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东山湾拖网定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取渔业生物128种,其中鱼类88种、虾类9种、蟹类19种、口足类4种、头足类8种,主要以暖水性种类为主;春季渔获物优势种为斑鱼祭(Clupanodon Punctatus)、黄吻棱鳀(Thrissa vitirostris)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等3种,秋季则为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食蟹豆齿鳗(Pisodonophis cancrivorus)、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黄吻棱鳀和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等6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质量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分别为214. 91 kg·km-2和265. 19 kg·km-2,数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2. 51×103尾·km-2和12. 02×103尾·km-2,渔业资源有衰减趋势;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 112,Shannon-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 179,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 635,春季均明显低于秋季,生物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 群落结构 生物量分布 东山湾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监测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1 位作者 叶泉土 张澄茂 《福建水产》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根据2005年1~11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研究该海区单拖渔业利用状况、主要渔获物资源动态。结果表明:2005年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CPUE)3月最高,达134.41kg/h,随后迅速下降,9月为全年低,34.75kg/h;渔获... 本文根据2005年1~11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研究该海区单拖渔业利用状况、主要渔获物资源动态。结果表明:2005年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CPUE)3月最高,达134.41kg/h,随后迅速下降,9月为全年低,34.75kg/h;渔获物组成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营养级较低的种类为主,二长棘鲷居绝对优势,占总渔获重量的38.8%;各主要种类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较为明显;近十年来,渔船功率和网具的日趋大型化,小型单拖渔船数量有所减少。通过监测调查为渔业管理部门制订科学的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加强和完善渔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调查 单拖 渔业资源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鹰爪虾数量的时空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1 位作者 叶泉土 戴天元 《福建水产》 201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数量的时空分布及生物...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数量的时空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闽东北外海鹰爪虾群体数量分布随着季节、海域的不同差异很大。8月群体数量最多,其渔获量占周年渔获量的60.2%,平均密度指数为614.5 g/h和144.7 ind/h;5月群体数量极少。鹰爪虾群体主要分布于近海,水深60 m以内海域的渔获量占周年渔获量65.8%,平均密度指数达1119.2 g/h和214.7 ind/h;水深大于80 m的海域群体数量很少。鹰爪虾体长分布范围为47~120 mm,优势体长组60~85 mm,占68.6%,平均体长为74.1 mm,雌虾与雄虾个体大小差异悬殊,雌虾平均体重为6.4 g,雄虾平均体重仅为3.2 g;雌雄性比差异也很大,为1:0.42;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分别占44.7%和43.8%;摄食强度中等,以1级为主,占50.9%;调查海区年平均资源量68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爪虾 数量分布 生物学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九龙江口秋季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孙忠 马超 +5 位作者 刘勇 蔡建堤 郭书悦 徐春燕 罗冬莲 叶泉土 《渔业研究》 2017年第1期54-62,共9页
根据2015年秋季对九龙江口开展的桁杆拖网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群聚结构和多样性水平等。结果表明,2015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游泳生物共61种,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42种;蟹类次之,有8种;虾类、口足类... 根据2015年秋季对九龙江口开展的桁杆拖网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群聚结构和多样性水平等。结果表明,2015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游泳生物共61种,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42种;蟹类次之,有8种;虾类、口足类和头足类分别有6种、3种和2种。渔获数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18 ind/h,渔获重量平均密度指数为10.29 kg/h。主要渔获优势种类为凤鲚(Coilia mys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等。游泳生物种类丰富度指数D分布范围为3.112~4.682,平均为3.921;种类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1.814~2.674,平均为2.390;种类均匀度指数J'分布范围为0.606~0.921,平均为0.789,多样性指数处于中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生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多样性 九龙江口
下载PDF
闽东北外海蟹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叶泉土 《江西水产科技》 2006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文根据199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1999年2月(冬)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近年相关渔业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 本文根据199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1999年2月(冬)在闽东北外海(26°00'.28°00’N,120°00’-125°30’E)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近年相关渔业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渔场蟹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的特点。初步鉴定该渔场蟹类有63种,隶属13科、38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一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蟹类群体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主要位于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渔获量平均资源密度指数以夏季最高,达276.8kg·km^-2,秋季最低,仅为40.1kg·km^-2;同时蟹类数量分布与水深有较大的关系,以水深100—120m海域数量最大,这与主要种类细点圆趾蟹的分布海域区域明显相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种类约十几种,其渔获量约占蟹类总渔获量83%,在渔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细点圆趾蟹、光掌蟪、锈斑蟪和武士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类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闽东北外海
下载PDF
福建南部沿海日本蟳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叶泉土 《福建水产》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福建南部沿海的日本(?)群体,其甲宽优势组为55-77mm,体重优势组为30-70g,雌雄性差异很小。雌雄性比为1:0.73,雌性多于雄性。雌性初次性成熟的最小甲宽为48mm,最小体重为24g,大量性成熟的甲宽和体重分别为55-65mm和30-50g。摄食强度较小... 福建南部沿海的日本(?)群体,其甲宽优势组为55-77mm,体重优势组为30-70g,雌雄性差异很小。雌雄性比为1:0.73,雌性多于雄性。雌性初次性成熟的最小甲宽为48mm,最小体重为24g,大量性成熟的甲宽和体重分别为55-65mm和30-50g。摄食强度较小,平均摄食等级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XUN 生物学特性 群体组成 生殖习性
下载PDF
东海南部光掌蟳数量分布及其群体组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孙忠 叶泉土 张壮丽 《福建水产》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根据1998年5月、8月、11月和1999年2月在东海南部26°00′-28°00′N,120°00′-125°30′E的蟹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光掌蟳(Charybdis riversandersoni)数最分布及其群体组成。结果表明:光掌蟳生物量... 本文根据1998年5月、8月、11月和1999年2月在东海南部26°00′-28°00′N,120°00′-125°30′E的蟹类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光掌蟳(Charybdis riversandersoni)数最分布及其群体组成。结果表明:光掌蟳生物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季(8月)最高,春季(5月)其次,秋季(11月)和冬季(2月)均很低,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分别为0.54kg/h、0.92kg/h、0.14kg/h和0.15kg/h;主要分布于水深80m以外海域,尤以调查海区东北部27°00′~28°00′N,124°00′~125°30′E一带海域数量为多;渔获群体甲宽范围为25~120mm,优势甲宽组为55~80mm,占59.7%,雌雄性个体差异十分悬殊,雄蟹平均体重为74.2g,雌蟹平均体重为51.1g,雌性性腺成熟度以V期为主,占45.2%,不同季节和性别摄食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掌蟳 数量分布 群体组成 东海南部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群聚资源动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孙忠 蔡建堤 肖方森 《现代渔业信息》 2001年第9期19-21,共3页
本文根据近10年来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的中上层鱼类资源动态监测资料,报道了该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群聚动态变化情况,并就今后如何利用该资源进行探讨,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闽南 台湾 浅滩渔场 中上层鱼类 群聚资源动态 鱼资源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的渔业生物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汪伟洋 《福建水产》 1996年第3期11-16,共6页
1992年7月至1993年6月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渔获物中随机取样测定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 1,175尾,其叉长分布55—180mm,优势叉长100—130mm,体重分布4—114g,优势体重10—40g,年龄构成由0—Ⅵ龄组成,以1龄组居多,占40.5%。... 1992年7月至1993年6月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渔获物中随机取样测定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 1,175尾,其叉长分布55—180mm,优势叉长100—130mm,体重分布4—114g,优势体重10—40g,年龄构成由0—Ⅵ龄组成,以1龄组居多,占40.5%。生长参数L_o=201.91mm,W_o=121.71g,K=0.2010,t_o=-3.2414。种群存活率、年总死亡率、瞬时总死亡率、瞬时自然死亡率及瞬时捕捞死亡率分别为0.3630、0.6370、1.0134、0.3351和0.6783。初次性成熟最小叉长为106mm,生殖期1-9月,盛期为6—9月。食料以底栖生物为主,兼食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平均摄食等级1.64。最适捕捞叉长和体重分别为128.7mm和38.4g。最佳最小可捕叉长及体重分别为104mm和21.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尾绯鲤 渔业 生物学 浅滩渔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