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Ni-Mn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尚云 张平伟 乔芝郁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8,共11页
层状Ni Mn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层状结构镍酸锂(LiNiO2)的高比容量以及尖晶石型结构锰酸锂(LiMn2O4)的高安全性、低价格等特点,是最有可能代替或部分代替LiCoO2的新型正极材料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同时也可望用作低成本、高安全性和... 层状Ni Mn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层状结构镍酸锂(LiNiO2)的高比容量以及尖晶石型结构锰酸锂(LiMn2O4)的高安全性、低价格等特点,是最有可能代替或部分代替LiCoO2的新型正极材料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同时也可望用作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本文综述了层状Li Ni Mn O系化合物和LiNi1/3Mn1/3Co1/3O2的合成工艺、结构特点和电化学性能,阐述了层状Ni Mn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研究开发现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结构Ni—Mn基化合物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氟化物熔盐体系中锆的电沉积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尚云 李国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6-72,共7页
锆极易生成表面氧化膜,对酸、碱具有极好的耐蚀性能,尤其对碱性溶液的耐蚀性优于钽、钛和不锈钢。然而锆材价格较昂贵,因此,采用电镀的方法来制备锆镀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锆的析出电位较析氢电位负得多,其电还原过程只能在熔盐体系... 锆极易生成表面氧化膜,对酸、碱具有极好的耐蚀性能,尤其对碱性溶液的耐蚀性优于钽、钛和不锈钢。然而锆材价格较昂贵,因此,采用电镀的方法来制备锆镀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锆的析出电位较析氢电位负得多,其电还原过程只能在熔盐体系中进行。Senderoff及其同事曾研究了锆及其它难熔金属的熔盐电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体系 氟化物 电沉积
下载PDF
锆在氟化物熔盐体系中的电结晶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尚云 李国勋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在氟化物熔体中,详细地探讨了锆的电结晶长大机理.稳态极化结果表明锆在该熔体中的电结晶过程与电极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在玻态碳电极上表现出电成核步骤对沉积过程的影响.计时电流实验发现锆的电结晶步骤为瞬间成核长大过程.电沉积实... 在氟化物熔体中,详细地探讨了锆的电结晶长大机理.稳态极化结果表明锆在该熔体中的电结晶过程与电极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在玻态碳电极上表现出电成核步骤对沉积过程的影响.计时电流实验发现锆的电结晶步骤为瞬间成核长大过程.电沉积实验表明锆结晶层按“螺位错”晶体生长方式长大,XRD分析证实其优越生长方向为Zr<110>.不同的电积工艺条件对应不同的电沉积过程,而且能得到具有不同织构方向的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结晶 氟化物 熔盐
下载PDF
周期反向电流技术用于熔盐体系镀锆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尚云 李国勋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本文使用周期反向电流技术(PRC)考察了氟化物熔盐体系中锆的电镀。实验表明,PRC技术对熔盐体系中锆的电镀有显著作用且能比常规电镀提高电镀速度4倍以上。XRD分析发现,由此得到的锆镀层均沿(001)方向择优取向。较详细地分析讨论了电镀... 本文使用周期反向电流技术(PRC)考察了氟化物熔盐体系中锆的电镀。实验表明,PRC技术对熔盐体系中锆的电镀有显著作用且能比常规电镀提高电镀速度4倍以上。XRD分析发现,由此得到的锆镀层均沿(001)方向择优取向。较详细地分析讨论了电镀过程中锆的电沉积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反向电流 熔盐体系 镀锆 PRC
下载PDF
锆的熔盐电镀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尚云 李国勋 《电镀与精饰》 CAS 1989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具有优异防腐性能的金属锆及其合金的电镀原理,工艺及其应用现状。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熔盐体系中镀锆的工艺及理论研究成果,阐明了熔盐体系中电镀锆的潜力及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锆合金 电镀 熔盐
下载PDF
氯化钕熔盐电解的阴极过程 被引量:6
6
作者 陆庆桃 叶云蔚 +1 位作者 李国勋 叶尚云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法,在与金属钕处于平衡的KC1-NaCl-NdC1_3熔体中,研究钕离子在铂阴极上的电极过程。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其阴极还原过程为二价钕离子直接放电还原为金属钕,Nd^(2+)+2e→Nd。电极反应为可逆的并受扩散控制,钕的... 本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位法,在与金属钕处于平衡的KC1-NaCl-NdC1_3熔体中,研究钕离子在铂阴极上的电极过程。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其阴极还原过程为二价钕离子直接放电还原为金属钕,Nd^(2+)+2e→Nd。电极反应为可逆的并受扩散控制,钕的析出电位在本实验条件下约为-3.2V(氯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钕 熔盐 阴极过程 电解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P)-SiC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尚云 韩寿山 《电镀与精饰》 CAS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研究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碳化硅微粒的化学镀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查了沉积过程中各因素对复合镀层及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复合镀 碳化硅 电镀 镀镍 镀磷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平伟 叶尚云 +1 位作者 李锡力 夏永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1-284,共4页
报道了一种高性能锂离子蓄电池用球型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这种材料由天然石墨经球型化处理和化学气相包覆得到。研究了包覆过程中热处理温度、碳包覆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碳包覆天然石墨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92%... 报道了一种高性能锂离子蓄电池用球型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这种材料由天然石墨经球型化处理和化学气相包覆得到。研究了包覆过程中热处理温度、碳包覆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碳包覆天然石墨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92%,可逆比容量为330mAh/g,50次循环容量维持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石墨 锂离子蓄电池 负极材料 化学气相包覆
下载PDF
铝合金发动机活塞化学浸锡研究
9
作者 叶尚云 张小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研究了在碱性锡酸盐溶液中的铝合金化学浸锡过程及该溶液中各成分对浸锡层的影响。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一些有机磺化物对获得光亮的锡层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采用碱性锡酸盐浸锡工艺在铝及铝合金(尤其铸造铝合金)上得到致... 研究了在碱性锡酸盐溶液中的铝合金化学浸锡过程及该溶液中各成分对浸锡层的影响。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置换反应,一些有机磺化物对获得光亮的锡层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采用碱性锡酸盐浸锡工艺在铝及铝合金(尤其铸造铝合金)上得到致密均匀的锡层是可行的。该工艺适应于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活塞涂覆锡减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浸锡 铝合金 活塞 化学镀 发动机 镀锡
下载PDF
花卉大王林正满
10
作者 叶尚云 金宗炳 《浙江林业》 1998年第4期15-15,共1页
这里是花的海洋,这里是绿的世界。一排排兰花随风起舞,一行行茶花笑迎彩蝶,杜鹃花、凤仙花,还有好多名贵的花卉也争奇斗艳。夏日的阳光下,在温岭市温峤镇家宅村的花圃里,有一顶草帽在花丛中来回穿梭着。戴草帽的人就是温岭市温峤镇中街... 这里是花的海洋,这里是绿的世界。一排排兰花随风起舞,一行行茶花笑迎彩蝶,杜鹃花、凤仙花,还有好多名贵的花卉也争奇斗艳。夏日的阳光下,在温岭市温峤镇家宅村的花圃里,有一顶草帽在花丛中来回穿梭着。戴草帽的人就是温岭市温峤镇中街村人称"花卉大王"的林正满。今年50岁的林正满,对花情有独钟。在孩提时代,他就非常喜欢兰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花卉 温岭市 杜鹃花 凤仙花 花圃 嫁接 草帽 优良品种 花木
下载PDF
单晶LiNi_xCo_yMn_(1-x-y)O_2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肖建伟 刘良彬 +3 位作者 符泽卫 李文斌 何兴 叶尚云 《电池工业》 CAS 2017年第2期51-54,共4页
LiNi_xCo_yMn_(1-x-y)O_2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较高容量、稳定的结构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等优点,成为最具商业化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高电压单晶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单晶 镍钴锰酸锂 高电压 锂电池
下载PDF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REDUCTION OF NEODYMIUM IN MOLTEN CHLORIDES
12
作者 陆庆桃 叶云蔚 +1 位作者 李国勋 叶尚云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56-259,共4页
The cathodic reduction of neodymium io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voltammetry and chronopotentiometry methods in KCl-NaCl-NdCl_3 melt saturated by metallic neodymium.The electrode reaction of cathodic re- duction of Nd i... The cathodic reduction of neodymium io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voltammetry and chronopotentiometry methods in KCl-NaCl-NdCl_3 melt saturated by metallic neodymium.The electrode reaction of cathodic re- duction of Nd ion has been found to be Nd^2++2e→Nd in this molten salt system,and the reaction is a rever- sible and diffusion-controlled process.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otential of Nd is about-3.2V(versus chlorine reference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REDUCTION OF NEODYMIUM IN MOLTEN CHLORID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