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旴江医家妇产科学术成就概述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素敏 叶平贵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5-7,共3页
旴江医家在中医妇产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系统的全面的妇产科专著。该书立足于中医的理论特点及临床特色,详述妇科生理病理,熔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验方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妇产科证治... 旴江医家在中医妇产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系统的全面的妇产科专著。该书立足于中医的理论特点及临床特色,详述妇科生理病理,熔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验方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妇产科证治内容。旴江其他医家如龚廷贤、李梴等亦取得了重要的妇产科学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家 妇产科 陈自明 龚廷贤 李梴
下载PDF
浅谈阴火、相火产生的机理及证治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平贵 胡素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8-20,共3页
李杲认为"阴火"产生的机理为脾胃元气不足,气火失调;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群,并根据其证候特点创制出甘温除热大法,主方为补中益气汤。而朱震亨则对"相火"一证有独特的见解,指出其病机为&qu... 李杲认为"阴火"产生的机理为脾胃元气不足,气火失调;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群,并根据其证候特点创制出甘温除热大法,主方为补中益气汤。而朱震亨则对"相火"一证有独特的见解,指出其病机为"相火"妄动,煎熬阴精,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肝肾阴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群,治法以滋阴为本,泻火为标,主方为大补阴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相火 病因病机 证候 治疗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甲减验案1则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平贵 朱治铭 张小萍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3期31-32,共2页
张小萍教授临证经验丰富,辨证用方思路明确,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张小萍教授学习,常侍诊左右,见其出方之妙,受益颇多。现将张小萍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验案1则浅析如下,以供同道学习与交流。1病案李某,女,52岁,2... 张小萍教授临证经验丰富,辨证用方思路明确,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张小萍教授学习,常侍诊左右,见其出方之妙,受益颇多。现将张小萍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验案1则浅析如下,以供同道学习与交流。1病案李某,女,52岁,2015年4月16日初诊。主诉:自觉咽部有异物感,吞咽不适2月余。症见:胸闷,呼吸不畅,精神欠佳,表情淡漠,情志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甲减 张小萍 验案
下载PDF
中医郁证证治特色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瑶 叶平贵 胡素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3-14,32,共3页
历代医家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从邪气阻滞、情志内伤、正气虚弱等方面阐述。郁证的辨证论治主要有六郁辨治、七情辨治以及其他治法。特色方药则有四逆散、逍遥散、越鞠丸等。全面深入探讨郁证的证治特色,对中西医结合诊治郁证有重要... 历代医家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从邪气阻滞、情志内伤、正气虚弱等方面阐述。郁证的辨证论治主要有六郁辨治、七情辨治以及其他治法。特色方药则有四逆散、逍遥散、越鞠丸等。全面深入探讨郁证的证治特色,对中西医结合诊治郁证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病因病机 辨证 方剂
下载PDF
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
5
作者 朱治铭 叶平贵 蒋小敏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55-56,共2页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称为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简价廉,方证一体的特点。本文运用经方思维对溃疡性结肠炎验案进行浅析,并阐述其病因病机、组方原则及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经方辨证立法独特,处方用药详备,治之效验。至今...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称为经方,具有组方严谨,药简价廉,方证一体的特点。本文运用经方思维对溃疡性结肠炎验案进行浅析,并阐述其病因病机、组方原则及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经方辨证立法独特,处方用药详备,治之效验。至今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方,且被古今临床医家所推崇的主要药方为黄土汤、乌梅汤、白头翁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溃疡性结肠炎 验案
下载PDF
中医思维与辨证论治 被引量:28
6
作者 胡素敏 孙悦 +2 位作者 肖茜琼 叶平贵 丁成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77-3380,共4页
通过对中医思维特点及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进行分析,阐述在哲学思维的指导下,中医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既制定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则,也制定了灵活多变的治法。临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思路以及紧扣病机、兼顾病情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 通过对中医思维特点及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进行分析,阐述在哲学思维的指导下,中医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既制定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则,也制定了灵活多变的治法。临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思路以及紧扣病机、兼顾病情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恒动思维、中和思维、顺势思维和类比思维等思维特点。辨证论治正是在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完成其理法方药体系构建,同时也是中医哲学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完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 辨证 治则 治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