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应斌 凌莉 《生活教育》 2018年第1期77-79,共3页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明确地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独立课程领域而存在。然而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前三个领域被多数教师理解为"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明确地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独立课程领域而存在。然而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前三个领域被多数教师理解为"教学任务"得到较好的落实,而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一部分关注的教师也只把其充当练习题,没有当成课程进行教学,更没有利用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部分不关注的教师更是因为教学时间紧,不是考试内容,太麻烦等诸多因素,放弃了这部分内容。因而,"实践与综合应用"虽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课程,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而"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其课程的功能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而言,都不应该被搁置一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学习 关键 加工 运用 迁移
下载PDF
“玩”中体验“可能性”
2
作者 叶应斌 《四川教育》 2006年第2期74-75,共2页
三份预案,代表不同层次、区域的三个样本。把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和起点,注重以情境创设来激趣,以丰富活动来“发现”知识……透过共性,这三份预案的个性尤显: 一是设计意旨有别。第一份预案把数学知识融于五种活动中... 三份预案,代表不同层次、区域的三个样本。把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和起点,注重以情境创设来激趣,以丰富活动来“发现”知识……透过共性,这三份预案的个性尤显: 一是设计意旨有别。第一份预案把数学知识融于五种活动中,变枯燥为生动、浅显;第二份预案旨在让学生“用科学武装头脑”,厘清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份预案则遵循由易刭难、循序渐近的认知规律,培植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二是教学流程相异。第一份预案让学生在“猜一猜、比一比、玩一玩、做一做、说一说”五个环节的活动中轻松愉悦地体验到“可能性”;第二份预案让学生在“猜测、验证、应用”的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规象;第三份预案则以“探究、巩固、应用、深化”为主线,让学生亲历探索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三是摸球方法不尽相同。在让学生体验“完全确定”和“不确定”时,第一份预案采取先“每类球数量相同且小组交叉摸”来体验“完全确定”,然后再采取“球类数量不同且单独摸”来体验“不确定”;第二份预案则先采取“人球数相等,每类球的数量相同”来体验“完全确定”,然后再采取“人球数相等,每类球数量不同”来体验“不确定”;第三份预案则采取“教师先提问,学生再动手,最后提炼”来体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性” 二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 西师版 不同层次 生活经验 情境创设 教学流程 预案 知识
下载PDF
演绎动态的课堂 展示生命的活力
3
作者 叶应斌 《四川教育》 2013年第10期40-40,共1页
[案例1]吴正宪“相遇问题”教学片断 课前谈话,吴老师发现孩子们有些胆怯.于是,临时调整教学设计. 师:上课前,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先到讲台前来溜达溜达,有人愿意吗?
关键词 生命 课堂 动态 演绎 课前谈话 教学片断 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在生活数学中整理和复习百分数
4
作者 叶应斌 《四川教育》 2006年第12期40-41,共2页
通常,复习课都是“知识回炉”和“冷饭重炒”,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期组织的三篇稿件,相同之处在于都力图在梳理、巩固百分数的知识,把知识连成线、形成串,帮助学生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整合群体智慧,彰显学生... 通常,复习课都是“知识回炉”和“冷饭重炒”,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期组织的三篇稿件,相同之处在于都力图在梳理、巩固百分数的知识,把知识连成线、形成串,帮助学生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整合群体智慧,彰显学生的主体探究和合作攻关,让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经历。同时,这三篇稿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第一篇稿件从整体入手,以“分类整理知识——问题中反思——练习中运用”三个环节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复习课堂;第二篇稿件由点到面,以盐水配比方案将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内容巧妙贯穿其中,通过“理一理”、“串一串”、“连一连”等自主复习方式创造“知识网”,构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复习路径;第三篇稿件则以四道练习题为本单元知识复习的“串联点”,在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渗透有序整理的复习方法,进而达成三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分数 复习课 生活数学 小学数学 整理 主体探究 知识 学生
下载PDF
浅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创新
5
作者 叶应斌 《教育科学论坛》 2004年第2期11-12,共2页
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立足于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要求,倡导的是“大众数学”,在对课程内容提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的下限要求外,同时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 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立足于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要求,倡导的是“大众数学”,在对课程内容提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的下限要求外,同时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对课程内容没有作上限的要求,这对于教材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课程标准 创新 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在学科生活化中实现生活学科化
6
作者 叶应斌 《四川教育》 2008年第2期59-59,共1页
追根溯源,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数学更是如此,最早的人类,对食物的累积和分配,产生了计数的需要和对数的认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实生活这一广阔的天地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 追根溯源,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数学更是如此,最早的人类,对食物的累积和分配,产生了计数的需要和对数的认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实生活这一广阔的天地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正是因为有了现实生活这一庞大的基石,人们对数学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才有了不绝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 学科化 学科知识 数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