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家国一体到家国共同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重建与改进路向
1
作者 叶延武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家国情怀、家国同构和家国天下,其本质是家国一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已由古代的效忠君王、近现代的反帝反封建和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转变为实现中华民...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家国情怀、家国同构和家国天下,其本质是家国一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已由古代的效忠君王、近现代的反帝反封建和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为此,要明晰“个人—家庭—社区—国家—人类”新型家国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四个主体”的作用,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底蕴与理论张力。由家国一体转向家国共同体,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改进路向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家国一体 家国共同体 责任主体
下载PDF
试论“中国魂”的基本内涵、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2
作者 叶延武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63-78,共16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文明赓续、强盛不衰,得益于强大的精神引领与灵魂支撑。家国情怀、忠孝观念、抗争精神、通变意识和天人境界构成“中国魂”的基本内涵。它是一种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生活方式、传递共同价值观念、反映民族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文明赓续、强盛不衰,得益于强大的精神引领与灵魂支撑。家国情怀、忠孝观念、抗争精神、通变意识和天人境界构成“中国魂”的基本内涵。它是一种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生活方式、传递共同价值观念、反映民族集体人格的感情、思想与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核心表达,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兴旺的强大精神力量。身处复杂多变的时代,追溯“中国魂”的源头,研究“中国魂”的历史演进,分析“中国魂”的核心要义,强化“中国魂”的教育功能,推动以“中国魂”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每个学生筑牢中国根基、坚守中国信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价值、维护中国利益、永续中国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魂” 家国情怀 忠孝观念 抗争精神 通变意识 天人境界
下载PDF
教育社区的内涵、价值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延武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3年第5期149-159,共11页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教育与社区紧密相联。教育社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它把教育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中心,统筹引领相关社会资源,建设所有成员共享幸福生活的教育生态圈。展望未来教育社区,应当明晰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主体...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教育与社区紧密相联。教育社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它把教育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中心,统筹引领相关社会资源,建设所有成员共享幸福生活的教育生态圈。展望未来教育社区,应当明晰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主体的职责,做好全覆盖教育服务、全生长教育支持和全领域教育赋能,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居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品质、自然态、持久型学习化社会建设目标,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区 社区 社区教育 教育价值 幸福生活
下载PDF
试论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延武 郑文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
语言作品是语言文字据以存在的根据,语言文字包含着语言作品这个统一性的、普遍性的根据。以语言作品为对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明晰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及其生成规律。根据读者注意力... 语言作品是语言文字据以存在的根据,语言文字包含着语言作品这个统一性的、普遍性的根据。以语言作品为对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明晰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及其生成规律。根据读者注意力对文本结构的不同选择,阅读活动可分为语言、言语和作品三个层次;作为学科对象的交际问题,亦可相应地区分为语言问题、意识问题和语用问题(言意矛盾)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语文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内容 语理教学 语感教学 语用教学
下载PDF
戊二醛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延武 莫玉芳 +1 位作者 张炳冲 肖丽英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考察戊二醛溶液持续使用天数及次数与稳定性的关系。方法:用试管稀释法确定中性与碱性戊二醛的最低杀菌浓度,并采用羟胺缩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两者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及使用次数不同情况下的含量变化。结果:碱性戊二醛对大肠杆菌、... 目的:考察戊二醛溶液持续使用天数及次数与稳定性的关系。方法:用试管稀释法确定中性与碱性戊二醛的最低杀菌浓度,并采用羟胺缩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监测两者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及使用次数不同情况下的含量变化。结果:碱性戊二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大于中性戊二醛,对枯草芽孢杆菌则反之;两者含量均随放置时间不断下降,下降幅度碱性戊二醛大于中性戊二醛,而使用次数对其影响不大。结论:中性戊二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力强且稳定性高,碱性戊二醛对枯草芽孢杆菌杀菌力较强但稳定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醛 消毒剂 稳定性
下载PDF
五种防腐剂在50%硫酸镁溶液中的溶解及防腐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莫玉芳 叶延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筛选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方法比较五种防腐剂在50%硫酸镁溶液的溶解情况以及防腐效果。结果在抑菌浓度范围内,度灭芬在50%硫酸镁溶液中溶解完全,防腐效果佳,苯甲酸次之。结论度灭芬作为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效果最好。
关键词 50%硫酸镁溶液 防腐剂 度灭芬
下载PDF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新一轮高中课改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体现了一定的选择性。然而,近六年来的选修课教学实践表明,尚存在课时比重过大、内容偏深、课程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一线高中语文教学管理者和实践者,必须... 新一轮高中课改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体现了一定的选择性。然而,近六年来的选修课教学实践表明,尚存在课时比重过大、内容偏深、课程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一线高中语文教学管理者和实践者,必须直面现实,在模块整合、课程开发和制订有效教学策略方面,积极稳妥地探索,以期实现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应有的目标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过程性评价:内涵与操作——以深圳市育才中学为主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3,39,共7页
过程性评价是高中新课程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取得学分的必要条件。它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科学地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动机、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升能产生积... 过程性评价是高中新课程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取得学分的必要条件。它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科学地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动机、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升能产生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但就面上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因种种原因导致其形同虚设甚至完全取消。如何准确把握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与实践,实现过程性评价的应有价值和功能,是每一个课程理论工作者及一线实践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理念 实践
下载PDF
平面化:课程整合的构想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7,共8页
平面化的核心内涵是抓住本质、系统建设,其背后是整合,其深刻意蕴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方向和路径,即用平面化的视野,整体、系统规划;用平面化的调控,广泛整合资源;用平面化的需求促进课程创新,开发注重思辨、交流和体验的课程。在实... 平面化的核心内涵是抓住本质、系统建设,其背后是整合,其深刻意蕴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方向和路径,即用平面化的视野,整体、系统规划;用平面化的调控,广泛整合资源;用平面化的需求促进课程创新,开发注重思辨、交流和体验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理念指向学校的发展需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的二维关系,整合策略指向广度与深度的二维向度,开发方式指向公需课程和特需课程的二维谱系,建设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沿着平面化的方向和课程整合的路径,打通不同文化、领域、学段、学科、阵地的壁垒,建设富有弹性张力的学校课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整合 平面化 学校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 课程开发
下载PDF
课程国际化的理念、实施与评价——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7-92,共6页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在课程国际化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需求是逻辑起点,校情是策略依据,跨文化整合是实施路径。基于中国和美国课程的跨文化整合,在培养方式上采用引进和输出的策略,引进美国课程与进入美国实地...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在课程国际化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需求是逻辑起点,校情是策略依据,跨文化整合是实施路径。基于中国和美国课程的跨文化整合,在培养方式上采用引进和输出的策略,引进美国课程与进入美国实地学习相结合;学习内容上采用互补和剪裁策略,课程标准互补与适当剪裁教材内容相结合;教学方式上采用借鉴和融合的策略,借鉴美国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合国内外优秀经验,形成符合学校价值核心的课程文化。在评价中,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引领和培养,进行双向学业评价,分别以中美课程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国际化 跨文化整合 课程建设 课程评价
下载PDF
学校课程融创的背景、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49,共7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义务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多元开放的格局,但也存在照搬国外课程教材、忽视国家利益和主权意识等问题。因此,国家和地方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对课程教材使用、招生入学等予以规范引导。它对于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义务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多元开放的格局,但也存在照搬国外课程教材、忽视国家利益和主权意识等问题。因此,国家和地方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对课程教材使用、招生入学等予以规范引导。它对于体现国家教育主权,确保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应当坚守课程价值取向,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融创的路径,凸显本土的课程优势与面向未来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开展过程性评价,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灵魂的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志 课程价值 融合创新
下载PDF
国际化学校课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46,共7页
教育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上学问题,更是事关一个国家精神传承、文化认同和政治主权的根本问题。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中国灵魂内涵、强调中国国家认同、融通中西共有价值取向的融合课程,是国际化学校的核心。但受其特定的管理体... 教育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上学问题,更是事关一个国家精神传承、文化认同和政治主权的根本问题。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凸显中国灵魂内涵、强调中国国家认同、融通中西共有价值取向的融合课程,是国际化学校的核心。但受其特定的管理体制、教育对象、教师结构等因素影响,有的国际化学校在课程内容与教学上存在着国家认同不足、民族意识不强、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为此,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国际教育从业者要顺势而变,主动应对,系统扭转,切实跟进,以遵从国家认同的制度基础为课程价值,以根植于国家认同的理念愿景为课程内核,以融入国家认同的语文学习为基本载体,丰富国家认同的德育课程实践,提升国家认同的教师教学素养,从而全方位地强化国际化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国际化学校 学校课程 德育引导 教师素养
下载PDF
教师评价素养:概念与行动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延武 张加健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2,共3页
教师评价素养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学校有必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评价素养,学校如何筛选或整合评价素养的内涵;评价素养包含哪些方面,如何确定校本化内容。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具体做法: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意识... 教师评价素养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学校有必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评价素养,学校如何筛选或整合评价素养的内涵;评价素养包含哪些方面,如何确定校本化内容。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具体做法: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意识,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运用,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以及设计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素养 教师评价素养:评价意识 评价方案 连续性评价
下载PDF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基于一所样本学校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共7页
样本学校的初期实验表明,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先进的,方向是正确的,它引发了学校管理实践的深刻变革。但课改也面临不少问题,诸如课程目标适切、教师培训实效、课标教材完善、配套措施改革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 样本学校的初期实验表明,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先进的,方向是正确的,它引发了学校管理实践的深刻变革。但课改也面临不少问题,诸如课程目标适切、教师培训实效、课标教材完善、配套措施改革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课改持续健康地发展。解决问题的途径除了学校层面需加强课改的总体规划和落实,教师层面需提高课程素养和适应能力等,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还必须强化行政手段,创设良好环境,改革评价体系,调控推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课程改革 实验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学校发展必须注入文化创新的因子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延武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第8期42-43,共2页
为什么有的学校在成为一个时期的名校后,逐渐复归平庸?为什么一些学校在经历快速发展期后,难以持续发展?学校在发展中又该如何突破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关键词 学校发展 文化创新 因子 持续发展 培养问题 创新人才 发展期 名校
下载PDF
从升学竞争走向课程经营——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16
作者 叶延武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使高中教育由传统的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由单一的升学竞争走向全面的课程经营。课程经营就是将课程资源要素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课程功能和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活动,使新课程所凸显的先... 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使高中教育由传统的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由单一的升学竞争走向全面的课程经营。课程经营就是将课程资源要素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课程功能和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活动,使新课程所凸显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全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使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样,课程实施由统一走向选择,课程评价由唯一走向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课改 目标多样 选择性 综合评价 高考改革
下载PDF
校本行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内驱力——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提供的一个视角
17
作者 叶延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30,共7页
源于学校的内驱力应是顺利推进新课程的关键。校本行动是学校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一种基于学校自身的主动创新和自主实践,它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为核心,强调学校自发参与变革以及使变革灵活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建设... 源于学校的内驱力应是顺利推进新课程的关键。校本行动是学校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一种基于学校自身的主动创新和自主实践,它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为核心,强调学校自发参与变革以及使变革灵活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建设。校本行动的主体是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校本培训是校本行动的切入点,校本教研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主攻点,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是彰显学校特色的生长点,校本评价是学生发展的落脚点。校本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性地提高实验高中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课程改革 校本行动 内驱力
下载PDF
学生推着我前行:一个“老”校长的“新”成长
18
作者 叶延武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19,共3页
讲述一个高中学校的"老"校长,到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新"校长后,在与学生的心灵撞击中经历的心态的转换和教育状态的改变。孩子们推着校长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使学校提出了"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一个孩子&q... 讲述一个高中学校的"老"校长,到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新"校长后,在与学生的心灵撞击中经历的心态的转换和教育状态的改变。孩子们推着校长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使学校提出了"用教育家文化滋养每一个孩子"的核心理念,构筑了以"责任、阳光、服务"为核心要素的学生人格养成模式,推动了以"思维课堂"为基本概念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文化 一生一案 人格养成模式 公民教育 教学改革 “思维课堂”
下载PDF
淡化基础教育重点校 实现学校多元化发展
19
作者 叶延武 《基础教育参考》 2005年第3期4-5,共2页
教育公平是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教育观念,它要求教育满足每一个人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并得到充分的发展。但目前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客观存在,却在客观上制造和扩大着人们受教育的不平等... 教育公平是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教育观念,它要求教育满足每一个人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并得到充分的发展。但目前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客观存在,却在客观上制造和扩大着人们受教育的不平等。重点校在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长期优待下,享有特殊的地位,占用着大量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大部分学生所在的一般学校和地区却资源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校 基础教育 学习需要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民主 教育公平 教育观念 多元化发展 扩大 占用
下载PDF
立足实践造就教育家型教师
20
作者 叶延武 《辽宁教育》 2014年第12X期36-37,共2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实现新突破的最佳生长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明确而合理的职业理想定位。"教育家型教师"恰好能够在"好教师"与"教育家"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教育家型教师很难仅仅凭借教师个人努力产生...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实现新突破的最佳生长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明确而合理的职业理想定位。"教育家型教师"恰好能够在"好教师"与"教育家"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教育家型教师很难仅仅凭借教师个人努力产生,其成长必须以学校文化为沃土。在造就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中,应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专业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的重要性。找准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实现突破的最佳生长点,是学校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外国语学校 专业发展需要 职业理想 教学观 教育行动 学习过程 文化特质 多元评价 外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