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优化的价值依据、现实需要及实现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得 《北京青年研究》 2022年第2期78-83,共6页
精神生活是精神活动与精神状态的有机统一。精神生活是青年满足精神需要的重要实践方式,是优化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价值依据。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存在乐观追求与精神焦虑的反差,价值认同与价值践履的冲突,奋斗精神与“躺平”心态的对抗等矛... 精神生活是精神活动与精神状态的有机统一。精神生活是青年满足精神需要的重要实践方式,是优化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价值依据。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存在乐观追求与精神焦虑的反差,价值认同与价值践履的冲突,奋斗精神与“躺平”心态的对抗等矛盾,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优化的现实需要。充分发挥个体自主构建、学校教育引领及社会文化熏染的合力作用,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优化的有效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精神生活 优化 价值依据 现实需要 实现机制
下载PDF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得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4-77,82,共5页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出现的新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人是最活跃的要素;人的改变要求方法做出适应性的改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何以影响思想政治...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出现的新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人是最活跃的要素;人的改变要求方法做出适应性的改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何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内在机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增强方法运用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方法相适应,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有效性 教育者 教育对象 影响
下载PDF
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双重向度及实践逻辑
3
作者 叶得 张艳斌 《青少年学刊》 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
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是互联网和新媒体共同催生的新兴行业。“为自己而活”以及“劳动去标准化”是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产生的现实基础。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在个体化实践中取得了形塑自我认同、积累社会资本的效度,但同时也面临易逝... 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是互联网和新媒体共同催生的新兴行业。“为自己而活”以及“劳动去标准化”是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产生的现实基础。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在个体化实践中取得了形塑自我认同、积累社会资本的效度,但同时也面临易逝的工作机会、“制度化”的工作处境以及错乱的职业道德认同的限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陌生人的联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帮助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实现从个体化迈向社会融合、拓展职业发展前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互联网内容创作者 个体化 双重向度 社会融合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研究——基于构成要素分析的视角
4
作者 叶得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3-87,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不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结果有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直接呈现,构成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研究的本质深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不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结果有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直接呈现,构成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研究的本质深入。通过要素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活动要素、目的要素、理论要素以及思维要素。要素的效能、要素的协同以及要素的组合状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增强要素效能、促进要素协同、优化要素组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部适应以及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外部适应,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有效性 要素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