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得泉等: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1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T005-T006,115-116,共2页
海拉尔盆地发现了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青元岗组和大磨拐河组。建立了2个介形类化石组合,Talicypridea组合和Limnocypridea组合。描记了3个新种Talicypridea hailarensis sp.nov.,T.qingyuangangensis sp.nov.,T.,subranaformi... 海拉尔盆地发现了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青元岗组和大磨拐河组。建立了2个介形类化石组合,Talicypridea组合和Limnocypridea组合。描记了3个新种Talicypridea hailarensis sp.nov.,T.qingyuangangensis sp.nov.,T.,subranaformis sp.nov.。对盆地中白垩纪沉积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根据元素分析结果,讨论了各组地层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大磨拐河组 介形类 地层表 伊敏组 沉积环境 贝尔湖 组合带 明水组 元素分析结果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尔塔什剖面白垩—第三系界线事件的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7
2
作者 叶得泉 唐文松 +2 位作者 魏景明 徐道一 毛雪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2-208,共7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阿尔塔什剖面白垩—第三系界线事件的标志研究表明,存在着铱异常和伴生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异常,这是灾变事件的地球化学标志,据此可划分白垩—第三系界线,同时可将界线置于吐依洛克组底面上约1.42m处。
关键词 盆地 地层划分 白垩纪 第三纪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30,115-116,共14页
海拉尔盆地发现了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青元岗组和大磨拐河组。建立了2个介形类化石组合,Talicypridea组合和Limnocypridea组合。描记了3个新种Talicypridea hailarensis sp.nov.,T.qingyuangangensis sp.nov.,T.,subranaformi... 海拉尔盆地发现了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青元岗组和大磨拐河组。建立了2个介形类化石组合,Talicypridea组合和Limnocypridea组合。描记了3个新种Talicypridea hailarensis sp.nov.,T.qingyuangangensis sp.nov.,T.,subranaformis sp.nov.。对盆地中白垩纪沉积进行了元素含量分析,根据元素分析结果,讨论了各组地层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介形类 地层 沉积环境 白垩纪 化石组合 发现 新种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在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得泉 钟筱春 +3 位作者 唐文松 徐静慧 徐道一 严正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应用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研究方法,对新疆阿尔塔什海相剖面和连木沁陆相剖面的白垩系-第三系界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均发现了碳同位素异常和铱等元素异常,并与国外K/T界线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 应用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研究方法,对新疆阿尔塔什海相剖面和连木沁陆相剖面的白垩系-第三系界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均发现了碳同位素异常和铱等元素异常,并与国外K/T界线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连木沁陆相剖面的K/T界线层中首次发现了碳同位素异常和铱等元素异常,为铱在全球性的分布增添了实例,同时也为海、陆相K/T界线准确的洲际对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地层学 事件地层学 白垩纪 第三纪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得泉 徐静慧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属、种数量及壳饰变化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介形类组合特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认为介形类属的分布是岩石地层组划分的重要依据,种的分布控制了岩石地层段的划分,并可将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属、种数量及壳饰变化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介形类组合特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认为介形类属的分布是岩石地层组划分的重要依据,种的分布控制了岩石地层段的划分,并可将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进一步细分。同时指出松辽盆地介形类的盛衰与湖盆的发育关系密切,介形类的演化周期与湖盆的发育、收缩和沉积旋回相一致,在湖盆最发育的时期,也是介形类繁盛的高峰,湖盆发育的初期和末期,往往是介形类的发生和衰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生物地层学 松辽盆地 白垩纪
下载PDF
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介形类化石的分布特征与扶、杨油层细分 被引量:8
6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1-363,共13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的沉积特征,详细讨论了泉头组三、四段及其所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介形类化石的分布,总结出划分油层和油层组的介形类标志化石。利用这些介形类标志化石可进一步将扶余油层细分为三个油层组,杨大... 本文简要叙述了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的沉积特征,详细讨论了泉头组三、四段及其所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介形类化石的分布,总结出划分油层和油层组的介形类标志化石。利用这些介形类标志化石可进一步将扶余油层细分为三个油层组,杨大城子油层细分为五个油层组,为油层细分层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油层细分 泉头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古龙及邻区高台子油层介形类分布特征及其生物相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1-250,共10页
本文依据介形类的分布特征对古龙及邻区高台子油层进行了划分,并对介形类化石的分布、数量、分异度等进行了详细统计;结合化石的生态特征与环境因素,进行了生物相分析,建立了本区高台子油层的生物相标志,划出了深湖、浅湖、滨湖和... 本文依据介形类的分布特征对古龙及邻区高台子油层进行了划分,并对介形类化石的分布、数量、分异度等进行了详细统计;结合化石的生态特征与环境因素,进行了生物相分析,建立了本区高台子油层的生物相标志,划出了深湖、浅湖、滨湖和三角洲前缘等4种生物相。同时作出了高台子油层高四、高三、高二和高一4个油层组的生物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分布 生物相 高台子油层
下载PDF
延吉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对延吉盆地介形类化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介形类化石的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据此将其划分为三个介形类化石带,六个亚带。通过东西部露头与钻井岩心中介形类对比,解决了盆地内东、西部露头对比问题。建立了新的地层层序。
关键词 延吉盆地 白垩纪 介形类化石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叶得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2,共12页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化石分布的地层意义和介形类化石的盛衰与磁性地层的关系。认为介形类属是控制地层组的划分标志,介形类种是控制地层段的划分标志。讨论了介形类的盛衰与地层磁性变化的关系,并将介形类的分层与磁性柱进...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化石分布的地层意义和介形类化石的盛衰与磁性地层的关系。认为介形类属是控制地层组的划分标志,介形类种是控制地层段的划分标志。讨论了介形类的盛衰与地层磁性变化的关系,并将介形类的分层与磁性柱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介形类 生物 地层 磁性地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油田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
10
作者 叶得泉 张莹 +1 位作者 徐静惠 王韧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12,共6页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南部油田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建立了地层划分对比的介形类化石标志,为正确划分、对比地层,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田 地层 介形类 化石 组合特征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阶的同位素地层标志及其与海相Cenomanian阶的对比 被引量:28
11
作者 万晓樵 李罡 +2 位作者 陈丕基 于涛 叶得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本研究利用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中部的岩心样品进行了青山口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通过化学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提出了青山口阶的顶底标志。在青山口组底部同位素值最低,为- 32 .2‰,与介形虫Cypridea elliptica的消失界面吻合。同位... 本研究利用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中部的岩心样品进行了青山口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通过化学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提出了青山口阶的顶底标志。在青山口组底部同位素值最低,为- 32 .2‰,与介形虫Cypridea elliptica的消失界面吻合。同位素值随后迅速上升,形成底界之上的第一个峰值,为- 2 8.1‰。随后的4个峰值自下而上分别是- 2 8‰、- 2 7.8‰、- 2 7.3‰和- 2 6 .6‰,相间的低峰值一般处于- 30‰~- 2 9‰左右。最为重要的是,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值在青山口组顶部出现一个明显的异常,由- 2 9.5‰急剧升为- 2 3.1‰,随后又迅速降为- 30 .12‰,形成一个明显的正向峰值。这一正向偏移的位置与介形类Cypridea panda和Triangulicyprisfusiformis的消失界面基本吻合,并与全球Cenom anian- Turonian界线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据此,将这一稳定同位素正向偏移确定为青山口阶顶界的化学标志。通过这一标志可以将青山口阶的顶界与海相Cenom anian阶顶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地层标志是陆相与海相地层的对比的渠道。青山口阶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值具有全球一致的意义,与我国西藏南部海相地层,乃至全球重要地区Cenomanian- Turonian阶稳定同位素界线均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纪 青山口阶 同位素地层标志 海相Cenomanian阶
下载PDF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 被引量:32
12
作者 陈丕基 施泽龙 +1 位作者 叶宁 叶得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0-385,共6页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陈丕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施泽龙叶宁叶得泉(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大庆市163712)关键词松花江生物群地层序列白垩系“松花江生物群”一名系小林贞一等(Ko...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陈丕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施泽龙叶宁叶得泉(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大庆市163712)关键词松花江生物群地层序列白垩系“松花江生物群”一名系小林贞一等(Kobayashietal.,1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生物群 生物群 地层序列 白垩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生物群分布特征与富烃源岩层的形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清华 梁万林 +1 位作者 叶得泉 曹维福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6,共7页
松辽盆地是我国白垩纪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晚白垩世两次大的湖侵事件导致了微体生物群的繁盛和富烃源岩层的形成。在论述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古生物群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以微体生物为核心的松花江生物群的发育与富烃源岩层形... 松辽盆地是我国白垩纪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晚白垩世两次大的湖侵事件导致了微体生物群的繁盛和富烃源岩层的形成。在论述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古生物群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以微体生物为核心的松花江生物群的发育与富烃源岩层形成的关系。认为大型富营养湖泊的发育为松花江生物群的繁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湖盆内繁盛的微体生物群则为富烃源岩层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长期继承性深水构造凹陷和非补偿沉积则是富烃源岩层形成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群 烃源岩层 深水构造凹陷 非补偿沉积 白垩纪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地区晚白垩世青元岗组介形类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清华 陈世平 +2 位作者 叶得泉 党毅敏 王立群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3,共8页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ltanicypris-obesa Talicypridea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augusta Talicypridea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ltanicypris-obesa Talicypridea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augusta Talicypridea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现为以具冠状壳喙类型的Altanicypris,Talicypridea, Chinocypridea和网纹发育的Harbinia等属繁盛为特征,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四方台组的介形类动物群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Maastrichtian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海拉尔盆地 南部地区 晚白垩世 青元岗组 介形类 化石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振文 黄清华 叶得泉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9-321,共13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地层层序 ,深入分析了介形类化石纵、横向展布规律 ,建立了 5个化石组合序列 :1. L imnocypridea subscalara- H ailaeria dignata组合 ;2 . Cypridea badalahuensis- H ailaeria cre-tacea组合 ... 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地层层序 ,深入分析了介形类化石纵、横向展布规律 ,建立了 5个化石组合序列 :1. L imnocypridea subscalara- H ailaeria dignata组合 ;2 . Cypridea badalahuensis- H ailaeria cre-tacea组合 ;3. Ilyocyprimorpha hongqiensis- Rhinocypris rivulosus组合 ;4 . Altanicypris obesa- 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 ;5 . Chinocypridea augusta- T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进而根据介形类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介形类 化石 生物地层特征 组合序列 内蒙古 白垩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