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共轭算子谱分解定理的简证及教学实践(数学系实分析、泛函分析课程十年教学改革系列成果之四)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怀安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5年第4期21-24,共4页
自共轭算子谱分解定理的简证及教学实践(数学系实分析、泛函分析课程十年教学改革系列成果之四)叶怀安自共轭算子谱分解定理是现代分析数学中十分深刻和有用的定理,也是泛函分析课程教学的难点。此定理证明的关键,是先证有界的情形... 自共轭算子谱分解定理的简证及教学实践(数学系实分析、泛函分析课程十年教学改革系列成果之四)叶怀安自共轭算子谱分解定理是现代分析数学中十分深刻和有用的定理,也是泛函分析课程教学的难点。此定理证明的关键,是先证有界的情形,这散见各种文献的方法已不下七、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分解定理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泛函分析 自共轭 实分析 二次泛函 投影算子 生成算子 可测函数
下载PDF
导算子连续和一致连续的充要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怀安 《数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专著[1]论及导算子连续和一致连续的充要条件,给出过于下的定理。 设T_r={x|‖x-x_o‖<r},则 1°df(z)在T_r连续的充要条件为f在T_r局部一致可微且df(z)在T_r局部有界。 2°df(x)在T_r一致连续的必要条件为f在T_r一致可微且d... 专著[1]论及导算子连续和一致连续的充要条件,给出过于下的定理。 设T_r={x|‖x-x_o‖<r},则 1°df(z)在T_r连续的充要条件为f在T_r局部一致可微且df(z)在T_r局部有界。 2°df(x)在T_r一致连续的必要条件为f在T_r一致可微且df(x)有界,充分条件是f在T_r一致可微且df(x)在T_(r+σ)(σ>0)有界.(见[1]36面定理3.8) 本文改进了以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算子连续 一致连续 充要条件
下载PDF
乘积测度的教学处理(数学系实分析课十年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成果之三)
3
作者 叶怀安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5年第3期39-41,共3页
乘积测度的教学处理(数学系实分析课十年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成果之三)叶怀安乘积测度概念是测度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由两个全有限测度的乘积过度到两个σ-有限测度的乘积这一过程需涉及较多、较深的数学知识和技巧,难点相... 乘积测度的教学处理(数学系实分析课十年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成果之三)叶怀安乘积测度概念是测度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由两个全有限测度的乘积过度到两个σ-有限测度的乘积这一过程需涉及较多、较深的数学知识和技巧,难点相对集中,不易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积测度 教学改革实践 教学处理 σ-有限 有限测度空间 分析课 数学系 实变函数 泛函分析 可测空间
下载PDF
改善积分定义,建立更完善的积分理论教学新体系(数学系实分析课十年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成果之一)
4
作者 叶怀安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4年第2期29-36,共8页
改善积分定义,建立更完善的积分理论教学新体系(数学系实分析课十年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成果之一)叶怀安一般积分(或称抽象积分)的定义,在一些经典教科书中,给出过数种不同形式的等价表述,注意到这些形式不同的积分定义,都是只针... 改善积分定义,建立更完善的积分理论教学新体系(数学系实分析课十年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成果之一)叶怀安一般积分(或称抽象积分)的定义,在一些经典教科书中,给出过数种不同形式的等价表述,注意到这些形式不同的积分定义,都是只针对可测函数的,即可积的前提必须可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值 教学新体系 可测函数 测度空间 教学改革 可测空间 分析课 乘积测度 负函数 经典积分
下载PDF
教学例谈:如何处置学生的意外实验结果?
5
作者 叶怀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8年第9期75-75,共1页
  [案例]今天,组内小陈老师上公开课,课题是<物质的组成>.在讲到'分子之间有间隙'时,小陈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用两只同样的量筒分剐量出20ml的水和20ml的酒精,然后将它们倒在一只量筒中...   [案例]今天,组内小陈老师上公开课,课题是<物质的组成>.在讲到'分子之间有间隙'时,小陈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用两只同样的量筒分剐量出20ml的水和20ml的酒精,然后将它们倒在一只量筒中混合并用玻璃棒搅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液 陈老师 实验结果
原文传递
《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
6
作者 叶怀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5年第12期40-41,共2页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