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怡馨 商佳璐 +1 位作者 蔡国云 尹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炒白芍、炙甘草、炒白芍-炙甘草药液2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采用析因设计、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建立HPLC-DAD分析方法,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后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降低(P<0.01),且配伍组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低于炒白芍组、炙甘草组(P<0.05,P<0.01);析因设计结果显示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存在交互效应,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含量分别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酸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炒白芍-炙甘草多成分含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与控制。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可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_(2)表达,且化学成分含量与抗炎作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白芍-炙甘草 配伍 化学成分 抗炎作用 相关性 大鼠
下载PDF
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仙芎骨康颗粒中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的含量
2
作者 叶怡馨 商佳璐 +2 位作者 汪轩 章建华 尹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仙芎骨康颗粒中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多波长切换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SB-C_(18),以乙腈-1%冰醋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目的建立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仙芎骨康颗粒中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多波长切换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SB-C_(18),以乙腈-1%冰醋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仙芎骨康颗粒中淫羊藿苷等4成分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102.4%(RSD<3.0%,n=6)。3批样品中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含量限度分别为3.852、3.919、0.3553、0.9358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方法重复性好,可用于仙芎骨康颗粒的质量控制,为制定质量标准草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芎骨康颗粒 淫羊藿苷 朝藿定C 宝藿苷I 阿魏酸 HPLC含量测定
下载PDF
层次分析-正交试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法优选仙芎骨康颗粒的提取工艺
3
作者 商佳璐 叶怡馨 +2 位作者 汪轩 章建华 尹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872,共4页
目的研究建立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齐墩果酸、桂皮醛等6成分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成分的... 目的研究建立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次数、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淫羊藿苷、朝藿定C、宝藿苷I、阿魏酸、齐墩果酸、桂皮醛等6成分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成分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分别为淫羊藿苷0.35、朝藿定C 0.14、宝藿苷I 0.09、阿魏酸0.2、齐墩果酸0.13、桂皮醛0.09),采用多波长切换-梯度洗脱技术建立仙芎骨康药液6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法确定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3批验证试验。结果影响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固液比例。仙芎骨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结论优选得到的仙芎骨康提取工艺能较完全地提取药效成分,方法稳定重现,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芎骨康颗粒 提取工艺 层次分析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