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石砚子墓地颅骨缺损个体的古病理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群 王晓阳 +1 位作者 叶惠媛 张全超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598,共13页
本文对出土于宁夏东汉时期的石砚子墓地中一例罕见颅骨病理性损伤个体进行了古病理学诊断分析,该男性个体颅骨上可见不规则形大面积骨质破坏,累及额骨、左侧顶骨、左侧颞骨以及右侧顶骨,缺损周缘可见成骨性、溶骨性反应混合特征,呈向内... 本文对出土于宁夏东汉时期的石砚子墓地中一例罕见颅骨病理性损伤个体进行了古病理学诊断分析,该男性个体颅骨上可见不规则形大面积骨质破坏,累及额骨、左侧顶骨、左侧颞骨以及右侧顶骨,缺损周缘可见成骨性、溶骨性反应混合特征,呈向内、外翻卷状,边缘伴有骨膜反应,颅内壁可见较深血管压迹。通过CT影像分析骨骼损伤形态、骨骼损伤区域特征,并结合临床医学资料进行鉴别诊断,排除了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骨血管瘤、Gorham-Stout综合征、骨髓瘤和非特异性感染,推测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导致的继发性颅骨转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颅骨缺损 CT技术 石砚子墓地 汉代
下载PDF
甘肃齐家文化中仪式性开颅手术初探(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Jenna M DITTMAR 詹小雅 +4 位作者 Elizabeth BERGER 毛瑞林 王辉 赵永生 叶惠媛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9-397,共9页
作为脑外科手术的一种,开颅术在世界多地史前遗址中均有发现。大量发现表明开颅术在颅骨上的尺寸、位置及手术原因千差万别。开颅术在中国境内亦有发现;但在齐家文化(2300-1500BC)遗址中十分少见。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潭县陈旗... 作为脑外科手术的一种,开颅术在世界多地史前遗址中均有发现。大量发现表明开颅术在颅骨上的尺寸、位置及手术原因千差万别。开颅术在中国境内亦有发现;但在齐家文化(2300-1500BC)遗址中十分少见。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潭县陈旗乡的磨沟遗址是一处重要的齐家文化墓葬遗址。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例磨沟出土的开颅个体,该成年男性个体(M179:R2)颅骨上有愈合程度较高的开颅术的痕迹;同时,将其与其他同时期(3000~0BC)中国出土的开颅术个体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论证阐述开颅术实行的原因及过程。该个体左侧顶骨冠状缝后侧位置处有一圆形穿孔,其小孔边缘不甚规则,且有明显愈合痕迹。穿孔切口的特征显示该穿孔由刮削法完成。但由于该穿孔高度愈合,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完成穿孔所使用的工具。该个体上开颅术的特征以及相关考古学资料使得作者们认为M179:R2进行开颅术的原因或与巫术仪式有关。同时,磨沟出土的其他带有开颅术个体(大多数是男性,且颅骨开颅处愈合程度较高)也支持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术 外科手术 中国西北 磨沟 青铜时代
下载PDF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疾病历史与人群健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辉 贝丽姿 +1 位作者 叶惠媛 文少卿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1-287,共7页
疾病历史和人群健康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研究焦点。古病理学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已发现结核病、密螺旋体疾病和寄生虫病等疾病,存在由于暴力所造成的创伤。生活方式的变化能够导致不同的骨骼病变并影响人类健康。磨沟墓地的人... 疾病历史和人群健康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研究焦点。古病理学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已发现结核病、密螺旋体疾病和寄生虫病等疾病,存在由于暴力所造成的创伤。生活方式的变化能够导致不同的骨骼病变并影响人类健康。磨沟墓地的人群患有肺结核、败血病、骨质疏松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受饮食或生活方式的影响有严重的慢性生理压力。黑水国墓地人群牙齿磨耗程度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的生活方式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高发病率的上颌窦病变则由多种综合性因素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疾病历史 人群健康
原文传递
商周时期黄土高原居民的生存环境对其上颌窦炎的影响——以陕西省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为例
4
作者 傅家钰 詹小雅 +4 位作者 钱耀鹏 陈洪海 王振 叶惠媛 陈靓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0-1470,共11页
上颌窦炎是研究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国内目前仍未对考古遗址出土人骨的上颌窦健康状况给予足够的关注。“古豳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对“古豳地”居民上颌窦炎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商周时期人群和中国古代... 上颌窦炎是研究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国内目前仍未对考古遗址出土人骨的上颌窦健康状况给予足够的关注。“古豳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对“古豳地”居民上颌窦炎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商周时期人群和中国古代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呼吸健康状况。本研究以肉眼宏观观察和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了来自“古豳地”枣树沟脑遗址27例个体的45个上颌窦,发现个体(24/27)和上颌窦个数(40/45)的患病率均为88.89%,患病率很高;经过统计学检验,枣树沟脑人群的上颌窦炎患病率在性别、年龄、上颌窦左右侧别间无明显差异,且口腔疾病对上颌窦炎的影响也很有限;综合考古学背景、历史文献等资料,枣树沟脑人群的上颌窦炎是不利的气候环境、集约化农业生产、室内用火、通风不畅等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枣树沟脑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持续暴露于不利于上颌窦健康的环境条件中,并可能普遍存在不适反应。虽然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但通过对枣树沟脑遗址居民的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的重建,仍不失为了解生存环境对呼吸健康状况影响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炎 黄土高原 商和西周时期 生物考古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