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年芦溪,百年安茶
1
作者 叶成霞 《江淮文史》 2024年第1期147-154,共8页
1984年的一天,安徽省茶叶公司收到一个不期而至的包裹,打开看是一篓怪茶:外为发黄椭圆篾篓,内衬箬叶.拨开箬叶,是一团乌褐板结茶块,重量约一斤.篓内还有底票、腰票、报单、面票四张,票上一段文字,耐人寻味:"上有龙团佳味字印,并秋... 1984年的一天,安徽省茶叶公司收到一个不期而至的包裹,打开看是一篓怪茶:外为发黄椭圆篾篓,内衬箬叶.拨开箬叶,是一团乌褐板结茶块,重量约一斤.篓内还有底票、腰票、报单、面票四张,票上一段文字,耐人寻味:"上有龙团佳味字印,并秋叶印为记,方是真孙义顺安茶,庶不致误.新安孙义顺谨启."公司几位专家,一时面面相觑,望茶发愣,根本不知此茶何名.幸喜随茶而来有一信件,大意如下:此茶叫安茶,是半世纪前的茶品,产自安徽祁门,历来在广东、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一带畅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祁门 港澳台 箬叶 东南亚
下载PDF
徽州“健讼”现象的历史实态与文本书写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成霞 刘伯山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50,F0003,共13页
学术界多判定传统徽州社会是“健讼”社会,历史文献也多有关于徽州“健讼”的文本书写。其实,“健讼”现象在徽州的存在,时间发展上不具有全程一贯性,空间分布上也不具有全域共同性;涉讼的种类相对集中,“累讼不休”的多是风水祖坟地之... 学术界多判定传统徽州社会是“健讼”社会,历史文献也多有关于徽州“健讼”的文本书写。其实,“健讼”现象在徽州的存在,时间发展上不具有全程一贯性,空间分布上也不具有全域共同性;涉讼的种类相对集中,“累讼不休”的多是风水祖坟地之争,“不直不已”的多是主仆之争。传世文献中关于徽州“健讼”的文本书写,数量最多是出自任职徽州的外籍官员之手,书写皆有语境,一般多是感觉判断大于理性判断、价值判断大于事实判断;其次是出于徽州本土士绅之口,大都与劝勉和评价外籍官员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关联,两者皆融有主观情感和价值评判于其中,未必能反映历史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健讼 实态 种类 文本书写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伯山 叶成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8,共12页
长三角地区的乡村在社会构成上具有同质性,即皆是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族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同属性,即皆有儒家文化的厚实沉淀;在社会建构上具有同构性,即所进行的皆是礼仪之邦的伦理打造。如此乡村共同体的存在,可望在乡村社会治理上构... 长三角地区的乡村在社会构成上具有同质性,即皆是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族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同属性,即皆有儒家文化的厚实沉淀;在社会建构上具有同构性,即所进行的皆是礼仪之邦的伦理打造。如此乡村共同体的存在,可望在乡村社会治理上构建出共同的模式,以此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传统徽州乡村社会的治理,有一个产生于徽州社会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在“礼仪之邦”的前置优势下,本着“礼法兼治”的原则,分三道程序来化解和解决社会的矛盾与纠纷,即当事者凭中人协商以议约的方式和解、寻求调解与仲裁、鸣官诉讼。如此分级分层的一整套方式,所能解决的问题近乎涵盖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所能产生矛盾与纠纷的全部,且在每一步的解决上都本着“礼法兼治”的原则,“情理”与“法理”皆备于其中,实现自治、法治与德治的内在结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坚持和发展好“枫桥经验”的前提下,总结与探讨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的方式与机制,寻求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或许能发现其在长三角地区乡村治理上的模式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乡村共同性 徽州 乡村治理 机制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叶成霞 《河北科技图苑》 2020年第2期17-20,16,共5页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冲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资源、加强用户互动三个...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冲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资源、加强用户互动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图书馆 服务转型
下载PDF
黟县碧阳镇碧山村乡村治理模式及成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成霞 《乡村科技》 2020年第10期23-25,共3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治理提出具体且明确的要求,绘制乡村治理蓝图,构筑乡村治理基石,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正此契机下,安徽省黟县碧阳镇碧山村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治理提出具体且明确的要求,绘制乡村治理蓝图,构筑乡村治理基石,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正此契机下,安徽省黟县碧阳镇碧山村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内在需求,借鉴传统时期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实现了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通过实地考察,以碧山村为个案研究,分析该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以及所形成的治理模式,以该村为蓝本,为当代乡村治理提供一种可借鉴的路径,推动全国乡村社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老年人协会 农家书屋 碧山村
下载PDF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现代图书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研究
6
作者 叶成霞 《兰台内外》 2019年第17期42-43,共2页
重视遵循人本原则开展各环节管理及服务操作,对促进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文主要围绕人本理念下的现代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展开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创新策略,以期为促进现代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未来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图书馆 管理 服务 创新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研究
7
作者 叶成霞 《西部学刊》 2019年第4期64-67,共4页
日军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发表抗日宣言与决议,表明坚定立场,号召广大人民把日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东北党组织高举抗日大旗,发动各阶层群众开展反日斗争,建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在此基础上成立东北人民... 日军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发表抗日宣言与决议,表明坚定立场,号召广大人民把日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东北党组织高举抗日大旗,发动各阶层群众开展反日斗争,建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在此基础上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组为东北抗日联军。党领导的这些东北抗日武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先后建立东南满、北满和吉东三块游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对于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中国共产党 东北 抗日
下载PDF
安徽省碧山村乡村治理模式
8
作者 叶成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治理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绘制出乡村治理的蓝图,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安徽省碧山村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内在需求,...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治理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绘制出乡村治理的蓝图,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安徽省碧山村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内在需求,并借鉴传统时期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实现了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通过实地考察,以碧山村为个案研究,分析该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具体措施以及所形成的治理模式,为当代乡村治理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路径,以推动全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山村 乡村治理 模式研究
下载PDF
礼与法--传统徽州乡村社会的治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伯山 叶成霞 《徽州社会科学》 2020年第3期13-14,12,共3页
徽州传统社会自南宋以来,保持了千百年的稳定与繁荣,社会文化获得极大发展,形成了“徽州文化”。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诸多内在根据。其中,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礼法兼治”的具体实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徽州是个移民社会。东汉... 徽州传统社会自南宋以来,保持了千百年的稳定与繁荣,社会文化获得极大发展,形成了“徽州文化”。这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诸多内在根据。其中,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礼法兼治”的具体实践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徽州是个移民社会。东汉末年以后,中原一带战乱频仍,世家大族纷纷南迁,徽州位居江南,处“万山丛中”,自成一统;土著的山越人由于在东吴政权统治期间,几遭平复,已接受了“王化”和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家大族 徽州文化 移民社会 徽州乡村 东汉末年 礼法兼治 内在根据 礼与法
原文传递
黟县万村韩氏旌表文书年代考
10
作者 叶成霞 刘伯山 《徽学》 2020年第1期220-226,共7页
旌表文书在民间很少有遗存,新发现的黟县万村韩氏旌表文书是难得的文本实物。从文书的形制和内容看,此份文书当是地方采访机构为黟县十都万村监生万士烻之妻韩氏题请建坊而向其族人下达的下行旌表公文,颇具研究价值。但该文书没有标明... 旌表文书在民间很少有遗存,新发现的黟县万村韩氏旌表文书是难得的文本实物。从文书的形制和内容看,此份文书当是地方采访机构为黟县十都万村监生万士烻之妻韩氏题请建坊而向其族人下达的下行旌表公文,颇具研究价值。但该文书没有标明行文的具体时间,需要加以考证。本文紧扣文书出现的人名和官名,充分结合正史、实录、奏折、族谱、方志、日记等史料,通过探究万士烻夫妇生活的年代与他们任职时间的各种交集,进行逐级归减,不断缩小时段,最终考证出此份文书的行文时间当在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徽州文书目前已经发现很多,但得到整理的还是极小的一部分,而文书的整理首先要给出文书产生的年代时间。本文不啻为文书年代考证之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黟县文书 万村韩氏 旌表
原文传递
近二十年来徽州文书整理综述
11
作者 叶成霞 《徽州社会科学》 2019年第4期45-50,共6页
二十世纪以来,受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中国史学日益科学化,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研究方兴未艾,民间历史文献的收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徽州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造就和存留了极为丰富的民间历史文献,徽州文书是这些民间历史文... 二十世纪以来,受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中国史学日益科学化,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研究方兴未艾,民间历史文献的收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徽州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造就和存留了极为丰富的民间历史文献,徽州文书是这些民间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文书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完整性强,通过对其的整理研究可弥补正史记载之不足,“再现”明清时期徽州普通民众的生活实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还原”历史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书 整理研究 历史文献 综述 历史地理环境 二十世纪 史学理论 中国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