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导品读 理解感悟——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春旭 《教师》 2011年第9期79-79,共1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 语文阅读能力 理解感悟 品读 引导 初中 创造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 阅读教学
下载PDF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课”构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春旭 《成才之路》 2015年第32期50-50,共1页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微课"的构建,要立足教材、立足学生与课堂,不断赋予"微课"内涵,借助"微课"更好地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 微课 构建
下载PDF
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早日成才——“先教后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3
作者 叶春旭 《成才之路》 2014年第30期14-15,共2页
语文学习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伴随这种"个性化"行为而来的便是学习者个体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然而,这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在日常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或许出于传授者对于接受者存在一种... 语文学习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伴随这种"个性化"行为而来的便是学习者个体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然而,这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在日常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或许出于传授者对于接受者存在一种不予认可的认识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被给予"替代"了,故而"满堂灌",一味地讲解、一味地解释,一味地灌输,挤占了学习者大部分宝贵的学习时间,结果两边不讨好,一面是讲得声嘶力竭,一面是听得疲惫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者个体 教学效果 思维过程 接受者 阅读教学 具体教学实践 朗读技巧 自主学习 抽象概括能力
下载PDF
创设问题 引导质疑 实施点拨 促进阅读理解
4
作者 叶春旭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0年第6期116-117,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关键词 创设问题 引导质疑 阅读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 点拨 阅读教学 个性化 对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