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源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望娟 雷文平 +4 位作者 周杏荣 周佳豪 汪镇南 刘成国 周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以5株乳源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株,通过pH和胆盐耐受性试验、胃肠液耐受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抑菌活性试验、黏附Caco-2细胞试验、抗氧化活性试验考察5株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 以5株乳源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株,通过pH和胆盐耐受性试验、胃肠液耐受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抑菌活性试验、黏附Caco-2细胞试验、抗氧化活性试验考察5株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5株乳杆菌对环境胁迫均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抑菌圈直径均分别>10 mm、>20 mm、>13 mm;其中鼠李糖乳杆菌260益生特性较优,黏附能力较强,黏附率为4.1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6.36%、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23.09%、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5.26μmol/mL,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黏附性 抗氧化活性 益生特性
下载PDF
体外评估乳杆菌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望娟 周佳豪 +4 位作者 刘成国 罗洁 张锋 唐霞 周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5,共5页
该研究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体外评估实验室保藏的5株乳杆菌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免疫活性分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期... 该研究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为阳性对照菌,体外评估实验室保藏的5株乳杆菌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免疫活性分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分泌水平的影响,以期从中筛选出具良好免疫调节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260具有更优的免疫调节作用,在特定乳杆菌活菌浓度时,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活性、吞噬活性及NO、TNF-α和IL-10的分泌水平(P<0.05)。最高细胞增殖率为196.62%;最低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为554.36 U/100 mL;最高吞噬活性为136.86%;最高NO分泌量为5.70μmol/L;最高IL-10分泌量为15.56 pg/mL,最高TNF-α分泌量为50.98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巨噬细胞RAW264.7 免疫活性
下载PDF
高活菌数干酪乳杆菌LZ183E冻干保护剂的制备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佳豪 雷文平 +3 位作者 刘成国 周辉 周杏荣 叶望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38-143,共6页
在高密度培养的基础上,以干酪乳杆菌LZ183E为研究对象,菌株存活率和菌剂产酸能力为响应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4种保护剂(海藻糖、低聚木糖、脱脂乳粉和谷氨酸钠)用量对菌株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保护剂进行复配优化,并... 在高密度培养的基础上,以干酪乳杆菌LZ183E为研究对象,菌株存活率和菌剂产酸能力为响应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4种保护剂(海藻糖、低聚木糖、脱脂乳粉和谷氨酸钠)用量对菌株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保护剂进行复配优化,并对最优条件下的菌剂的活力和产酸能力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海藻糖、低聚木糖、脱脂乳粉以及谷氨酸钠对干酪乳杆菌LZ183E在冻干过程中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并且其最佳复配参数为海藻糖用量6.0%、低聚木糖用量8.5%、脱脂乳粉用量11.5%和谷氨酸钠用量1.0%(均为质量分数)。此条件菌株存活率为(98.236±0.137)%,显著高于未加保护剂的菌剂的存活率(79.241±0.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冻干保护剂 菌株存活率 产酸能力 高活菌数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LZ183E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杏荣 周佳豪 +3 位作者 雷文平 叶望娟 周辉 刘成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4-68,共5页
为提高干酪乳杆菌LZ183E在发酵培养液中的菌体密度,首先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培养菌株,测定48 h内菌液的OD600 nm值并作出生长曲线,得到菌株最适培养温度为37℃、接种时间为16 h及收获时间30 h。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探究不同... 为提高干酪乳杆菌LZ183E在发酵培养液中的菌体密度,首先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培养菌株,测定48 h内菌液的OD600 nm值并作出生长曲线,得到菌株最适培养温度为37℃、接种时间为16 h及收获时间30 h。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探究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初始pH值以及接种量对菌株LZ183E活菌数和OD600 nm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Z183E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5 g/L、酵母膏20 g/L、南瓜汁24 g/L、初始pH 6.5以及接种量2%。此优化条件下,干酪乳杆菌LZ183E的活菌数对数值达到了9.20±0.04,满足高密度培养要求,并且比原始MRS培养基活菌数对数值(8.12±0.06)高出一个数量级,为干酪乳杆菌LZ183E的冻干保护提供了足够的活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高密度培养 优化 活菌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