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1
作者
叶杞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6期169-171,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原理、技术路线和研究现状,并探讨该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捕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原理、技术路线和研究现状,并探讨该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新能源领域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
新能源领域
应用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QDs/C_(3)N_(5)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氧化去除NO
2
作者
叶杞宏
黄汉源
杨婧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867,共9页
以碳量子点(CQDs)和C_(3)N_(5)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QDs/C_(3)N_(5)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QDs/C_(3)N_(5)对NO的光催化氧化效果及其反应机理。表征结果显示:CQDs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C_(3)N_(5)的表面,且未...
以碳量子点(CQDs)和C_(3)N_(5)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QDs/C_(3)N_(5)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QDs/C_(3)N_(5)对NO的光催化氧化效果及其反应机理。表征结果显示:CQDs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C_(3)N_(5)的表面,且未出现团聚;与C_(3)N_(5)相比,CQDs/C_(3)N_(5)的带隙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出更强的光响应能力和更高的载流子利用效率。在质量空速(WHSV)为1.2×10^(6)mL/(g·h)、光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经CQDs-8/C_(3)N_(5)(CQDs与C_(3)N_(5)的质量比为8%)光催化氧化处理后,NO去除率为77.9%;CQDs-8/C_(3)N_(5)具有良好的耐湿性、重复使用性和运行稳定性;CQDs-8/C_(3)N_(5)光催化氧化NO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_(2)^(-)、·OH、光生电子和空穴。反应机理为:在光照条件下,CQDs/C_(3)N_(5)被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电子转移至导带与O_(2)分子结合产生·O_(2)^(-),或还原NO_(2)为NO_(2)^(-);空穴转移至价带,促进·OH的产生,进而将NO氧化为NO_(2);NO和NO_(2)^(-)与·O_(2)^(-)反应产生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3)N_(5)
碳量子点
光催化
NO
载流子分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型材行业VOC废气治理方法与技术分析
3
作者
叶杞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3期117-118,121,共3页
在我国提倡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必须合理处置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目前,铝型材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废气,对外界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重大危害。为探究废气的处理方法与技术,...
在我国提倡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必须合理处置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目前,铝型材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废气,对外界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重大危害。为探究废气的处理方法与技术,本文选择A工厂作为研究对象,在简单探讨VOC废气危害以及常见处理技术的前提下,结合A工厂选择的VOC废气工艺处理方案,探讨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铝型材行业发展中VOC废气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型材行业
VOC废气
废气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
7
4
作者
叶杞宏
魏在山
+3 位作者
肖盼
李华琴
张再利
樊青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58-2562,共5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有机废气,研究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循环液喷淋密度和pH值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能高效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甲苯去除率可达99%.适宜运行条件为:pH值为7.2、停留时间为6.4 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2.5 m...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有机废气,研究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循环液喷淋密度和pH值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能高效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甲苯去除率可达99%.适宜运行条件为:pH值为7.2、停留时间为6.4 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2.5 m3.(m2.h)-1.采用GC-MS分析出口气样,研究结果表明乙醛酸(C2H2O3)和乙烯基甲酸(C3H4O2)为甲苯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机制为甲苯气体通过中空纤维膜传质到生物膜,被生物降解为乙醛酸和乙烯基甲酸,然后继续好氧降解为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苯
原文传递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一氧化氮废气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叶杞宏
魏在山
+3 位作者
李华琴
张再利
樊青娟
孙建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1-207,共7页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一氧化氮(NO)废气,考察系统长时间运行稳定性、闲置后恢复生物降解情况,研究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液体喷淋量及pH对氮氧化物净化效率与传质系数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100d长时间高效稳定运行,闲置38...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一氧化氮(NO)废气,考察系统长时间运行稳定性、闲置后恢复生物降解情况,研究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液体喷淋量及pH对氮氧化物净化效率与传质系数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100d长时间高效稳定运行,闲置38d后能在1周内迅速恢复;膜生物反应器对NO的净化效率最高可达93.8%,适宜运行条件:液体pH值为7.4,气体停留时间为32s,液体喷淋量为3mL·min-1,其对应的膜传质系数为7.39×10-5mol·m-·2s-1.膜生物反应器提高系统的NO传质效率,增强了降解效果,具有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能适应非连续性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一氧化氮
传质
生化降解
原文传递
生物滴滤塔处理苯酚气体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何觉聪
黄倩茹
+3 位作者
陈洲洋
叶杞宏
罗雨薇
魏在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0-525,共6页
采用生物滴滤塔处理苯酚气体,考察了苯酚去除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能高效处理苯酚气体,苯酚去除效率可达99.5%,长期运行平均去除效率在98%左右.适宜的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20.6 s,循环液pH值7.0,喷淋密度1.67 m3·(m2&...
采用生物滴滤塔处理苯酚气体,考察了苯酚去除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能高效处理苯酚气体,苯酚去除效率可达99.5%,长期运行平均去除效率在98%左右.适宜的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20.6 s,循环液pH值7.0,喷淋密度1.67 m3·(m2·h)-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处理苯酚气体的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内有5种降解苯酚的优势菌种:Polaromonas sp.、Acinetobacter sp.、Acidovorax sp.、Veillonella parvula和Corynebacterium sp..采用GC-MS分析出口气样,结果表明丙酮酸(CH3COCOOH)为生物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并推测了苯酚生物降解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滴滤塔
PCR—DGGE
GC—MS
机制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苯乙烯有机气体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
9
7
作者
何觉聪
黄倩茹
+2 位作者
叶杞宏
罗雨薇
魏在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35-4939,共5页
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处理高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研究了进气苯乙烯浓度、臭氧浓度、停留时间、O3/C8H8摩尔比对苯乙烯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净化苯乙烯有机废气,苯乙烯去除效率可达66.6%。适宜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为3...
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处理高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研究了进气苯乙烯浓度、臭氧浓度、停留时间、O3/C8H8摩尔比对苯乙烯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净化苯乙烯有机废气,苯乙烯去除效率可达66.6%。适宜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为3.6 s,O3/C8H8摩尔比为0.46。采用GC-MS分析臭氧氧化苯乙烯出口气样,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醛(C6H5CHO)和苯甲酸(C6H5COOH)为臭氧氧化苯乙烯的中间产物。臭氧高级氧化苯乙烯机制为苯乙烯气体被臭氧氧化为苯甲醛和苯甲酸,然后继续臭氧氧化为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高级氧化
苯乙烯
原文传递
O_3/H_2O_2氧化苯乙烯气体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
2
8
作者
何觉聪
黄倩茹
+4 位作者
叶杞宏
罗雨薇
张再利
樊青娟
魏在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72-3776,共5页
O3/H2O2体系能产生大量自由基,臭氧与自由基的耦合氧化作用能提高苯乙烯的氧化去除效率.采用O3/H2O2氧化高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研究了臭氧投加量、停留时间、H2O2体积分数、循环液喷淋密度和O3/C8H8摩尔比对苯乙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O3/H2O2体系能产生大量自由基,臭氧与自由基的耦合氧化作用能提高苯乙烯的氧化去除效率.采用O3/H2O2氧化高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研究了臭氧投加量、停留时间、H2O2体积分数、循环液喷淋密度和O3/C8H8摩尔比对苯乙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3/H2O2气液两相氧化能高效净化苯乙烯有机废气,苯乙烯去除率可达85.7%.适宜运行条件:停留时间为20.6 s,H2O2体积分数为10%,喷淋密度为1.72 m3·(m2·h)-1,O3/C8H8摩尔比为0.46.采用GC-MS分析O3/H2O2气液两相高级氧化苯乙烯出口气样,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醛(C6H5CHO)和苯甲酸(C6H5COOH)为O3/H2O2氧化苯乙烯的中间产物,并推测出苯乙烯的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H2O2
苯乙烯
自由基
性能
GC-MS
机制
原文传递
中空纤维膜吸收甲苯气体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倩茹
叶杞宏
+2 位作者
李华琴
罗雨薇
魏在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62-2666,共5页
采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DVF)中空纤维膜为气液接触膜,n-甲酰吗啉(NFM)水溶液为吸收剂,研究了膜吸收技术分离甲苯/空气混合气的性能。考察了进气气体浓度、气体停留时间、吸收液体积分数和吸收液流量等诸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
采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DVF)中空纤维膜为气液接触膜,n-甲酰吗啉(NFM)水溶液为吸收剂,研究了膜吸收技术分离甲苯/空气混合气的性能。考察了进气气体浓度、气体停留时间、吸收液体积分数和吸收液流量等诸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吸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甲苯/空气混合气,甲苯去除率可达90%;提高NFM吸收液的浓度和流量可同时增加甲苯的去除效率η和总传质系数K;气体停留时间的减小导致η降低,K反而增大;进气甲苯浓度的增加导致η下降,同时降低总传质系数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吸收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苯
原文传递
题名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1
作者
叶杞宏
机构
佛山市叶绿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6期169-171,共3页
文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其原理、技术路线和研究现状,并探讨该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新能源领域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
新能源领域
应用前景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new energy field
application prospect
分类号
TS5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QDs/C_(3)N_(5)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氧化去除NO
2
作者
叶杞宏
黄汉源
杨婧羚
机构
佛山市叶绿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
出处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86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0605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655)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21QN020272)。
文摘
以碳量子点(CQDs)和C_(3)N_(5)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QDs/C_(3)N_(5)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QDs/C_(3)N_(5)对NO的光催化氧化效果及其反应机理。表征结果显示:CQDs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C_(3)N_(5)的表面,且未出现团聚;与C_(3)N_(5)相比,CQDs/C_(3)N_(5)的带隙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出更强的光响应能力和更高的载流子利用效率。在质量空速(WHSV)为1.2×10^(6)mL/(g·h)、光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经CQDs-8/C_(3)N_(5)(CQDs与C_(3)N_(5)的质量比为8%)光催化氧化处理后,NO去除率为77.9%;CQDs-8/C_(3)N_(5)具有良好的耐湿性、重复使用性和运行稳定性;CQDs-8/C_(3)N_(5)光催化氧化NO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_(2)^(-)、·OH、光生电子和空穴。反应机理为:在光照条件下,CQDs/C_(3)N_(5)被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电子转移至导带与O_(2)分子结合产生·O_(2)^(-),或还原NO_(2)为NO_(2)^(-);空穴转移至价带,促进·OH的产生,进而将NO氧化为NO_(2);NO和NO_(2)^(-)与·O_(2)^(-)反应产生NO_(3)^(-)。
关键词
C_(3)N_(5)
碳量子点
光催化
NO
载流子分离
Keywords
C_(3)N_(5)
carbon quantum dots(CQDs)
photocatalysis
NO
carriers separation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型材行业VOC废气治理方法与技术分析
3
作者
叶杞宏
机构
佛山市叶绿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3期117-118,121,共3页
文摘
在我国提倡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必须合理处置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目前,铝型材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废气,对外界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重大危害。为探究废气的处理方法与技术,本文选择A工厂作为研究对象,在简单探讨VOC废气危害以及常见处理技术的前提下,结合A工厂选择的VOC废气工艺处理方案,探讨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铝型材行业发展中VOC废气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铝型材行业
VOC废气
废气处理
Keywords
aluminum profile industry
VOC exhaust gas
waste gas treatment
分类号
TS5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
7
4
作者
叶杞宏
魏在山
肖盼
李华琴
张再利
樊青娟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58-256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A030700010)
企业委托横向项目(7102651
7101614)
文摘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有机废气,研究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循环液喷淋密度和pH值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能高效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甲苯去除率可达99%.适宜运行条件为:pH值为7.2、停留时间为6.4 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2.5 m3.(m2.h)-1.采用GC-MS分析出口气样,研究结果表明乙醛酸(C2H2O3)和乙烯基甲酸(C3H4O2)为甲苯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机制为甲苯气体通过中空纤维膜传质到生物膜,被生物降解为乙醛酸和乙烯基甲酸,然后继续好氧降解为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苯
Keywords
membrane bioreact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toluene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一氧化氮废气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叶杞宏
魏在山
李华琴
张再利
樊青娟
孙建良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1-20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1A030700010)
企业委托横向项目(No.7102651
7101614)~~
文摘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一氧化氮(NO)废气,考察系统长时间运行稳定性、闲置后恢复生物降解情况,研究了进气浓度、停留时间、液体喷淋量及pH对氮氧化物净化效率与传质系数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100d长时间高效稳定运行,闲置38d后能在1周内迅速恢复;膜生物反应器对NO的净化效率最高可达93.8%,适宜运行条件:液体pH值为7.4,气体停留时间为32s,液体喷淋量为3mL·min-1,其对应的膜传质系数为7.39×10-5mol·m-·2s-1.膜生物反应器提高系统的NO传质效率,增强了降解效果,具有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能适应非连续性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一氧化氮
传质
生化降解
Keywords
membrane bioreactor
NO
mass transfer
biodegradation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滴滤塔处理苯酚气体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何觉聪
黄倩茹
陈洲洋
叶杞宏
罗雨薇
魏在山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0-525,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A030700010)
广州开发区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0Q-P161)
企业委托项目(7102651,7101614)
文摘
采用生物滴滤塔处理苯酚气体,考察了苯酚去除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能高效处理苯酚气体,苯酚去除效率可达99.5%,长期运行平均去除效率在98%左右.适宜的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20.6 s,循环液pH值7.0,喷淋密度1.67 m3·(m2·h)-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处理苯酚气体的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结果表明,生物滴滤塔内有5种降解苯酚的优势菌种:Polaromonas sp.、Acinetobacter sp.、Acidovorax sp.、Veillonella parvula和Corynebacterium sp..采用GC-MS分析出口气样,结果表明丙酮酸(CH3COCOOH)为生物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并推测了苯酚生物降解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苯酚
生物滴滤塔
PCR—DGGE
GC—MS
机制
Keywords
phenol
bio-trickling filter (BTF)
PCR-DGGE
GC-MS
mechanism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臭氧氧化苯乙烯有机气体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
9
7
作者
何觉聪
黄倩茹
叶杞宏
罗雨薇
魏在山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35-4939,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1C262144132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Z2-C361)
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2011-C-22)
文摘
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处理高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研究了进气苯乙烯浓度、臭氧浓度、停留时间、O3/C8H8摩尔比对苯乙烯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能有效净化苯乙烯有机废气,苯乙烯去除效率可达66.6%。适宜运行条件为:停留时间为3.6 s,O3/C8H8摩尔比为0.46。采用GC-MS分析臭氧氧化苯乙烯出口气样,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醛(C6H5CHO)和苯甲酸(C6H5COOH)为臭氧氧化苯乙烯的中间产物。臭氧高级氧化苯乙烯机制为苯乙烯气体被臭氧氧化为苯甲醛和苯甲酸,然后继续臭氧氧化为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高级氧化
苯乙烯
Keywor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ozone oxidation
styrene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O_3/H_2O_2氧化苯乙烯气体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
2
8
作者
何觉聪
黄倩茹
叶杞宏
罗雨薇
张再利
樊青娟
魏在山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72-377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1C262144132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Z2-C361)
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2011-C-22)
文摘
O3/H2O2体系能产生大量自由基,臭氧与自由基的耦合氧化作用能提高苯乙烯的氧化去除效率.采用O3/H2O2氧化高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研究了臭氧投加量、停留时间、H2O2体积分数、循环液喷淋密度和O3/C8H8摩尔比对苯乙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3/H2O2气液两相氧化能高效净化苯乙烯有机废气,苯乙烯去除率可达85.7%.适宜运行条件:停留时间为20.6 s,H2O2体积分数为10%,喷淋密度为1.72 m3·(m2·h)-1,O3/C8H8摩尔比为0.46.采用GC-MS分析O3/H2O2气液两相高级氧化苯乙烯出口气样,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醛(C6H5CHO)和苯甲酸(C6H5COOH)为O3/H2O2氧化苯乙烯的中间产物,并推测出苯乙烯的降解机制.
关键词
O3
H2O2
苯乙烯
自由基
性能
GC-MS
机制
Keywords
O3/H2O2
styrene
free hydroxyl radical
performance
GC-MS
mechanism
分类号
X5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空纤维膜吸收甲苯气体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倩茹
叶杞宏
李华琴
罗雨薇
魏在山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62-2666,共5页
基金
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资助项目(20100126)
文摘
采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DVF)中空纤维膜为气液接触膜,n-甲酰吗啉(NFM)水溶液为吸收剂,研究了膜吸收技术分离甲苯/空气混合气的性能。考察了进气气体浓度、气体停留时间、吸收液体积分数和吸收液流量等诸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吸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甲苯/空气混合气,甲苯去除率可达90%;提高NFM吸收液的浓度和流量可同时增加甲苯的去除效率η和总传质系数K;气体停留时间的减小导致η降低,K反而增大;进气甲苯浓度的增加导致η下降,同时降低总传质系数K。
关键词
膜吸收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苯
Keywords
membrance absorp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toluene
分类号
X70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叶杞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QDs/C_(3)N_(5)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氧化去除NO
叶杞宏
黄汉源
杨婧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铝型材行业VOC废气治理方法与技术分析
叶杞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甲苯性能及机制
叶杞宏
魏在山
肖盼
李华琴
张再利
樊青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原文传递
5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一氧化氮废气研究
叶杞宏
魏在山
李华琴
张再利
樊青娟
孙建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6
生物滴滤塔处理苯酚气体研究
何觉聪
黄倩茹
陈洲洋
叶杞宏
罗雨薇
魏在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原文传递
7
臭氧氧化苯乙烯有机气体性能及机制
何觉聪
黄倩茹
叶杞宏
罗雨薇
魏在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原文传递
8
O_3/H_2O_2氧化苯乙烯气体性能及机制
何觉聪
黄倩茹
叶杞宏
罗雨薇
张再利
樊青娟
魏在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9
中空纤维膜吸收甲苯气体
黄倩茹
叶杞宏
李华琴
罗雨薇
魏在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