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乙烯亚胺介导小鼠IL-12基因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的细胞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3 位作者 吴强 杨操 李进 许伟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8,104,共4页
目的 确定多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最佳的转染条件。以 PEI为载体,将 mIL-12基因导入MG63细胞。方法 以MTT法检测PEI的细胞毒性。以PEI为载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将荧光素酶基因和mIL-12基因导入 MG63 细胞,分别检测其转染效... 目的 确定多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最佳的转染条件。以 PEI为载体,将 mIL-12基因导入MG63细胞。方法 以MTT法检测PEI的细胞毒性。以PEI为载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将荧光素酶基因和mIL-12基因导入 MG63 细胞,分别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 PEI的细胞毒性较低。当N/P比值为8时,PEI的转染效率最高。PEI可以成功的将 mIL-12 基因导入 MG63 细胞。结论 PEI是一种低毒性、高效率的DNA载体,可以广泛应用于体内外基因治疗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乙烯亚胺 基因转染 骨肉瘤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肿瘤靶向性载体介导的IL-12基因增强裸鼠抗骨肉瘤免疫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1 位作者 杨操 许伟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5-307,310,324,共5页
目的观察以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rinpolyethylenimine,TfPEI)为靶向性载体,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2(murineinterleukin12,mIL12)基因,治疗裸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以TfPEI为载体,体外转染mIL12基因入人骨肉瘤细胞,并以游... 目的观察以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rinpolyethylenimine,TfPEI)为靶向性载体,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2(murineinterleukin12,mIL12)基因,治疗裸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以TfPEI为载体,体外转染mIL12基因入人骨肉瘤细胞,并以游离转铁蛋白竞争性拮抗TfPEI,观察基因表达情况。将TfPEI包裹mIL12基因直接注入荷瘤裸鼠的肿瘤局部,检测此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TfPEI可以靶向性的将mIL12基因导入人骨肉瘤细胞。在TfPEI/DNA治疗组小鼠的肿瘤局部,mIL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小鼠脾细胞NK活性增强。结论TfPEI是一种高效率的肿瘤靶向性基因转染载体,它可以成功的将mIL12基因导入裸鼠骨肉瘤模型,mIL12基因治疗可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乙烯亚胺 转铁蛋白 肿瘤靶向 骨肉瘤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4 位作者 许伟华 吴星火 王晶 刘先哲 欧阳柳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16例(18髋),截骨线距臼周缘2 cm,做穹隆状截骨,凿断后再用弧度骨凿将髋臼向前外下方旋转。髋臼矫正到较正常位置后,截骨间隙呈楔形状,用类似...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16例(18髋),截骨线距臼周缘2 cm,做穹隆状截骨,凿断后再用弧度骨凿将髋臼向前外下方旋转。髋臼矫正到较正常位置后,截骨间隙呈楔形状,用类似间隙大小的楔形同种异体骨块嵌入,并用可注射状人工骨填满间隙,最后用2枚可吸收螺钉固定。测定并比较术前和术后JOA评分、CE角和Sharp角。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442个月。术后摄片髋关节复位位置好,股骨头及髋臼形状基本正常。髋臼旋转截骨及植入骨块2个月后骨性愈合,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7髋,较差1髋,无患髋的骨性关节炎病变继续恶化。JOA评分:术前为75.2分±3.1分,术后为93.5分±3.5分;CE角:术前为15.8°±1.3°,术后为33.4°±1.7°;Sharp角:术前为47.3°±2.5°,术后为29.8°±2.1°。JOA评分术后增加18.3分;CE角增加17.6°,Sharp角减少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可矫正头臼间异常的匹配关系,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使骨性关节炎的过程得到有效遏制,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合并早、中期骨性关节炎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髋臼/外科学 髋发育不良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体外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3 位作者 吴强 杨操 李进 许伟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价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tin-polyethylenimine,Tf-PEI)靶向性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的转染条件。方法以Tf-PEI为载体,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分别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及荧光素... 目的评价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tin-polyethylenimine,Tf-PEI)靶向性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的转染条件。方法以Tf-PEI为载体,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分别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及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其转染效率。以游离转铁蛋白竞争性拮抗Tf-PEI,并观察它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Tf-PEI可以高效的、靶向性的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当N/P比值为5时,Tf-PEI的转染效率最高。游离转铁蛋白能够显著的拮抗Tf-PEI的转染。结论Tf-PEI是一种高效率、低毒性、肿瘤靶向性的基因转染载体,它可以作为体外恶性肿瘤基因治疗试验的一个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乙烯亚胺 转铁蛋白 转染 骨肉瘤 基因疗法 LM8细胞
下载PDF
肿瘤靶向DNA载体——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体外介导小鼠IL-12基因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2 位作者 杨操 吴强 郜勇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 评价转铁蛋白 -多聚乙烯亚胺 (Transferrin -polyethylenimine ,Tf-PEI)靶向性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的可行性。以Tf-PEI为载体 ,将小鼠IL -1 2基因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方法 以Tf-PEI为载体 ,将荧光素酶基因和小鼠IL -1 2基因分别... 目的 评价转铁蛋白 -多聚乙烯亚胺 (Transferrin -polyethylenimine ,Tf-PEI)靶向性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的可行性。以Tf-PEI为载体 ,将小鼠IL -1 2基因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方法 以Tf-PEI为载体 ,将荧光素酶基因和小鼠IL -1 2基因分别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 ,并检测其转染效率。以游离转铁蛋白竞争性拮抗Tf-PEI,并观察其对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 Tf-PEI可以高效的、靶向性的转染小鼠骨肉瘤细胞。当N/P比值为 5时 ,Tf-PEI的转染效率最高。游离转铁蛋白能够显著的拮抗Tf-PEI的转染。Tf-PEI还可以成功地将小鼠IL -1 2基因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结论 Tf-PEI是一种高效、低毒、肿瘤靶向性的基因转染载体 ,它能成功地将mIL -1 2基因导入骨肉瘤细胞 ,广泛应用于体内外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 体外介导 小鼠 IL-12 基因转染 骨肉瘤 靶向性转染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多聚乙烯亚胺介导基因转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1 位作者 杨操 吴强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确定多聚乙烯亚胺最佳的转染条件 ,评价PEI替代其它转染试剂的可能性。方法 以MTT法检测PEI的细胞毒性。以PEI为载体 ,在不同的N P比值的条件下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分别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 ,以荧光显微镜酶检测... 目的 确定多聚乙烯亚胺最佳的转染条件 ,评价PEI替代其它转染试剂的可能性。方法 以MTT法检测PEI的细胞毒性。以PEI为载体 ,在不同的N P比值的条件下 ,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分别导入小鼠骨肉瘤细胞 ,以荧光显微镜酶检测系统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 PEI的细胞毒性较低。当N P比值为 8时 ,PEI的转染效率最高。结论 PEI是一种价格低廉、低毒性、高效率的基因转染载体 ,可以广泛应用于体内外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转染效率 细胞毒性 PEI 介导 比值 骨肉瘤细胞 酶检测 体内 MTT法
下载PDF
多聚乙烯亚胺介导IL-12基因增强裸鼠抗骨肉瘤免疫
7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2 位作者 许伟华 杨操 李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 :观察以多聚乙烯亚胺 (polyethylenimine ,PEI)为载体 ,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inter leukin 12 ,mIL 12 )基因 ,治疗裸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 :以PEI为载体 ,体外转染mIL 12基因入人骨肉瘤细胞 ,并观察此基因表达情况。... 目的 :观察以多聚乙烯亚胺 (polyethylenimine ,PEI)为载体 ,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inter leukin 12 ,mIL 12 )基因 ,治疗裸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 :以PEI为载体 ,体外转染mIL 12基因入人骨肉瘤细胞 ,并观察此基因表达情况。建立裸鼠骨肉瘤动物模型 ,将PEI包裹mIL 12基因直接注入肿瘤局部 ,检测此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和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 (NK)活性。结果 :在PEI/DNA治疗组小鼠的肿瘤局部 ,mIL 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小鼠脾NK细胞活性增强。结论 :PEI可以成功的将mIL 12基因导入裸鼠骨肉瘤模型 ,m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乙烯亚胺 基因转染 骨肉瘤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介导IL-12基因对小鼠抗骨肉瘤免疫的增强作用
8
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1 位作者 许伟华 杨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221-7223,i006,共4页
目的:研究以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rin-polyethylenimine,Tf-PEI)为靶向性载体,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2(murineinter-leukin-12,mIL-12)基因治疗小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分别以PEI和Tf-PEI为载体,将mIL-12基因导入体外... 目的:研究以转铁蛋白-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rin-polyethylenimine,Tf-PEI)为靶向性载体,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2(murineinter-leukin-12,mIL-12)基因治疗小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分别以PEI和Tf-PEI为载体,将mIL-12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小鼠骨肉瘤细胞,并观察游离转铁蛋白对Tf-PEI转染效率的影响。建立小鼠骨肉瘤动物模型,在荷瘤部位将Tf-PEI包裹mIL-12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检测此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和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结果:Tf-PEI组mIL-12蛋白表达效率显著高于PEI组(t=38.15,P<0.001)。游离转铁蛋白可显著抑制Tf-PEI组的转染效率(t=44.36,P<0.001)。在注射有mIL-12基因的肿瘤组织中,小鼠IL-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为(72±5)ng/L(F=3.449,P<0.001),小鼠脾细胞NK,CTL活性增强(t=5.04,t=6.13,P<0.001)。结论:Tf-PEI是一种高效率的肿瘤靶向性基因转染载体,它可以成功的将mIL-12基因导入小鼠骨肉瘤模型,mIL-12基因治疗可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多聚乙烯亚胺 IL-12基因 小鼠 骨肉瘤 免疫增强作用
下载PDF
支撑架植入防止髓芯减压后狗股骨头塌陷的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锐英 杨述华 +5 位作者 杨操 肖宝均 李进 夏天 叶树楠 郜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治疗实验性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取新鲜狗股骨27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9对,每对股骨随机选取其中一侧,分别采用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治疗实验性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取新鲜狗股骨27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9对,每对股骨随机选取其中一侧,分别采用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的方法进行处理,另一侧做正常对照,处理后进行股骨头力学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标准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髓芯减压组和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组的刚度及最大负载无明显差异,但其刚度及最大负载均明显低于正常组。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组股骨头的刚度及最大负载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钛合金支撑架植入能够为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力,能起到防止股骨头塌陷,维持股骨头外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架 髓芯减压 动物模型 股骨头塌陷 机械支撑力 松质骨块移植
下载PDF
干扰RNA沉默HIF-1α在缺氧状态下对骨肉瘤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强 杨述华 +3 位作者 王锐英 叶树楠 夏天 马德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H IF-1α是肿瘤适应低氧微环境、诱导血管新生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低氧培养条件下骨肉瘤细胞系SaOS-2中H IF-1α和VEGF的表达,探讨H IF-1α在骨肉瘤缺氧激活血管新生调控途径中的作用。方法:CoCl...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H IF-1α是肿瘤适应低氧微环境、诱导血管新生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低氧培养条件下骨肉瘤细胞系SaOS-2中H IF-1α和VEGF的表达,探讨H IF-1α在骨肉瘤缺氧激活血管新生调控途径中的作用。方法: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环境。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不同缺氧时相中H IF-1α和VEGF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构建针对H IF-1α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SaOS-2细胞。免疫印迹沉淀观察转染后H IF-1α的基因沉默效果,RT-PCR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 IF-1α短基因沉默后SaOS-2细胞中VEGF的变化。结果:低氧条件下,SaOS-2细胞H IF-1αm RNA水平稳定,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VE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构建的H IF-1α短发夹状小干扰RNA表达载体转染SaOS-2细胞后能够显著下调H IF-1α基因的表达,同时VEGF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缺氧促使SaOS-2细胞H 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H IF-1α通过转录激活VEGF的机制促进骨肉瘤缺氧状态下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短发夹状小干扰RNA
下载PDF
bFGF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3 位作者 杜靖远 李进 许伟华 叶树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 :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探索新方法。方法 :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真核表达质粒pCD rbFGF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 ,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学分析股骨头内... 目的 :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探索新方法。方法 :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真核表达质粒pCD rbFGF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 ,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学分析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及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RT PCR及免疫组化证实转染bFGF基因的股骨头内有bFGF表达。术后 2周股骨头内血管生长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 8周股骨头内新骨形成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利用bFGF基因转染可刺激股骨头坏死内血管再生和新骨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实验研究
下载PDF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早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述华 李进 +4 位作者 刘国辉 许伟华 杨操 叶树楠 胡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方法]对19例23个椎间盘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了随访。随诊时间:8~76个月,平均29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其...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方法]对19例23个椎间盘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了随访。随诊时间:8~76个月,平均29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其他4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5~52岁,平均40.5岁。单节段置换16例,双节段2例,3节段1例。[结果]术中或术后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JOA评分从平均8.6分增加到15.8分。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稳定并部分恢复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前屈和后伸活动范围是4.68°(3.6°~6.1°);左右侧屈的活动范围是3.51°(2.5°~4.6°)、3.42°(2.6°~4.3°)。CT和MRI随访表明2/23节段的假体偏移〈1.5mm。颈椎的生理弧度没有明显的丢失。置换节段假体周围没有骨化。[结论]19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最大的不同点是患者恢复快,没有颈椎活动受限的缺陷。但至少需要5年的长期随访来评价假体的功能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假体 人工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突出症 退行性颈椎间盘疾病
下载PDF
骨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东 华文彬 +7 位作者 叶树楠 杨述华 陈超 王小红 禹虔 刘先哲 索进平 聂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背景:目前还难以建立合适的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个简单、标准和可靠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用于实验研究。方法:X射线透视下将新西兰兔右侧股骨头中心钻孔并注入无水乙醇,左侧不做处理做对照。经过2,4和6周麻醉下处死... 背景:目前还难以建立合适的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个简单、标准和可靠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用于实验研究。方法:X射线透视下将新西兰兔右侧股骨头中心钻孔并注入无水乙醇,左侧不做处理做对照。经过2,4和6周麻醉下处死动物获取股骨头。结果与结论:大体及X射线观察显示,造模侧股骨头第2周关节软骨颜色变暗、骨质密度不均匀;第6周,关节面有轻微凹陷,骨质低密度影较前进一步增大。MRI显示,造模侧股骨头第2周,T1加权股骨头负重区显示线样或不规则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第6周,股骨头变性,软骨下骨折,关节面塌陷,新月体形成。对照侧第2,4,6周股骨头结果均常。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造模侧股骨头第2周后,骨细胞核固缩、变性坏死。结果证实,2周后兔股骨头均发生了部分坏死,股骨头坏死的完整的外观形态,大体循环和关节软骨与人类早期股骨头坏死是相似的,提示实验建立了良好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乙醇 X射线 MR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较 被引量:61
14
作者 靖光武 叶树楠 杨述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28-4031,共4页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28例,低分子肝素组(达肝素)30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与达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利伐沙班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全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安全性
下载PDF
髓心减压及异体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述华 吴星火 +3 位作者 杨操 许伟华 李进 叶树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4-59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院于2000年2月~2006年8月间收治早期股骨头坏死76例(78髋),均采用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院于2000年2月~2006年8月间收治早期股骨头坏死76例(78髋),均采用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术后预防性的静脉给予抗生素及抗凝治疗,并限制负重。临床评估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定期行X线检查。[结果]76例均获得随访(24—68个月),术后进行疗效评估。参考Harris评分系统,术前的平均Harris评分为62.8分,术后平均评分为81.6分。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结论]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骨坏死的修复和重建,适合于Ⅰ期和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笼 髓心减压 脱钙骨基质 自体骨
下载PDF
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涛 杨述华 +1 位作者 刘国辉 叶树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9月对58例脊柱结核伴不同程度截瘫病人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男32例,女26例;年龄28~68岁,平均38.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9月对58例脊柱结核伴不同程度截瘫病人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男32例,女26例;年龄28~68岁,平均38.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1~2个椎体破坏塌陷42例,≥3个椎体16例,均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s角18°~50°,平均36°。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侧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1年。[结果]58例截瘫患者随访20~48个月,平均28个月。症状完全缓解34例,治愈率58.62%;部分改善19例。好转率32.76%,合计恢复率为91.38%。所有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30.4°,最终一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8.4。,后凸角度平均丢失2°。[结论]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侧前路病灶清除 钛网植骨 钉棒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3 位作者 杜靖远 李进 许伟华 叶树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299,共6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对离体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寻找骨髓基质细胞新的载体材料。方法:取2周龄幼兔的长骨采集骨髓,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1周后,种植于纯壳聚糖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的表面。在倒置光学显... 目的:研究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对离体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寻找骨髓基质细胞新的载体材料。方法:取2周龄幼兔的长骨采集骨髓,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1周后,种植于纯壳聚糖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的表面。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辅助下,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种植7d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功能状况,用MTT方法检测种植后2d、4d、6d、8d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和纯壳聚糖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并保持其在机体内的形态。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表面的骨髓基质细胞功能活跃。在材料表面和培养板表面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均能持续增殖,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能显著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保持了壳聚糖的某些生物活性,同时由于加入明胶,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杨操 杨述华 +3 位作者 杜靖远 肖宝钧 李进 叶树楠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后 2、4周修复区血管生成情况及术后 6、8周股骨头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免疫组化证实基因转染组股骨头内有VEGF表达 ,组织形态学检测发现术后 2、4周转染基因的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快于对照组 ,术后 4、8周转染基因股骨头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利用VEGF基因转染刺激坏死骨组织内血管再生 ,可促进坏死骨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数”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19
作者 叶树楠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
随着人门老龄化,骨关节炎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最常见的关节疾病,特别是老年人以及50岁以上的肥胖型患者。其中发生在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更为“偏爱”老年人。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肥胖型患者 关节疾病 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骨关节炎 老年人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劲松 杨述华 +3 位作者 许伟华 叶树楠 迮仁浩 雷鸣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用多孔钽金属棒植入和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移植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FicatⅠ-Ⅱ期)43例(48髋),A组:在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后植入多孔钽金属... 目的用多孔钽金属棒植入和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移植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FicatⅠ-Ⅱ期)43例(48髋),A组:在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后植入多孔钽金属棒;B组:用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移植修复股骨头坏死。A组24例(29髋),B组19例(19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影像学进展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8-32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最终评价依据。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X线影像学进展情况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钽棒微创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相比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瓣移植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早期临床效果优良,对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塌陷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多孔钽 骨瓣 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