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相关性肌减少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甘静娣 周靖 +4 位作者 涂艳梅 钟彩珍 谭姣燕 叶梁莹 周继远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肌减少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肌减少评估、甲烷⁃氢呼气试验、C13⁃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分析肌减少...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肌减少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肌减少评估、甲烷⁃氢呼气试验、C13⁃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分析肌减少的发生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肌减少的发生率高达50.85%,并随肝功能分级的进展,肌减少发生率上升(P<0.05);肝硬化患者肌减少的发生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呈正相关(χ^(2)=3.33,P<0.01);肝硬化患者肌减少的发生与幽门螺杆感染呈正相关(χ^(2)=4.05,P<0.05)。结论: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是否失衡,可初步提示患者肌减少发生的风险程度。肝硬化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及时根治,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以预防肌减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肌减少 肠道菌群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2
作者 黄启涛 钟梅 +9 位作者 高云飞 赵笑林 马思原 周琳 叶梁莹 余秋敏 万雅慧 刘晓露 陈剑虹 余艳红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孕夫妇行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临床结局,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主题词的方法,检索PubM ed、Embase、WileyO 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Google S...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孕夫妇行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临床结局,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主题词的方法,检索PubM ed、Embase、WileyO 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年5月,查找关于HBV感染的夫妻行IVF/ICSI后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和Stata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个观察性研究,共9 3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夫妻双方单纯一方感染HBV的人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受精率、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女方感染HBV的人群,流产发生风险较高(RR=1.57,95%CI为1.05~2.36,P=0.03)。夫妻双方均感染HBV的人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胚胎植入率有统计学意义(RR=0.44,95%CI为0.25~0.78,P=0.005),但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女方感染HBV的人群,流产发生风险较高。当夫妻双方均为HBV感染时,IVF/ICSI胚胎植入率可能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IVF/ICSI 种植 妊娠率
下载PDF
比较改良NIH与AFIP胃肠问质瘤危险度分级标准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韬 邱海波 +9 位作者 冯兴宇 张鹏 叶梁莹 胡彦锋 刘浩 余江 陶凯雄 李勇 周志伟 李国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评估并比较改良NIH标准和AFIP标准对胃肠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4家医疗中心确诊为原发性GIST且未服用或不规范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53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其中南... 目的评估并比较改良NIH标准和AFIP标准对胃肠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4家医疗中心确诊为原发性GIST且未服用或不规范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53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43例,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38例,广东省人民医院102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院附属协和医院156例。分别采用改良NIH及AFIP标准对这组病例进行危险度分级,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危险度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分级标准预测术后复发的准确度。结果539例GIST患者中男性283例,女性256例,年龄(56.5 ± 12.5)岁;390例(72.4%)肿瘤位于胃;178例(33.0%)肿瘤直径〉 5 cm;164例(30.4%)肿瘤核分裂数〉 5/50高倍镜视野。随访时间(37.5 ± 13.6)月,按改良NIH标准,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平均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52.0、57.0、56.9和53.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56.0、58.1、58.2和51.2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按AFIP标准,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平均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54.1、57.8、55.5和52.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57.3、56.6、54.9和50.4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0)。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时,AFIP分级标准较改良NIH分级标准的ROC曲线具更大的曲线下面积(0.689比0.641,P 〈 0.05)。结论相比改良NIH分级标准,AFIP分级标准更能准确地预测GIST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复发风险 改良NIH标准 AFIP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