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桑树病虫害特征及为害症状的识别检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楚华 程薇 +3 位作者 柯利堂 程斌锋 邓文 吴恢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28-31,共4页
根据桑树病虫害的主要特征及为害症状,对湖北省桑树上19种病害、39种虫害列出识别检索表,以便识别与防治。
关键词 桑树病虫害 特征 为害症状 识别检索
下载PDF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楚华 胡兴明 +2 位作者 邓文 郝瑜 叶伟彬 《中国蚕业》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桑树 多倍体 鄂桑1号品种 选育 经济性状鉴定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鄂西蚕区桑树栽培现状及可持续生产的建议
3
作者 叶楚华 胡兴明 +4 位作者 邓文 于翠 吴恢 李勇 吴洪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700-5703,共4页
通过对鄂西蚕区气候条件的分析、桑园土壤肥力的调查及桑园栽培的桑树品种、密度、树型现状的比较,结合当地蚕农桑园管理的习惯,并针对栽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生产管理要求,提出了鄂西蚕区桑园高产优质生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桑树栽培 现状 措施 鄂西
下载PDF
湖北省桑树病虫害名录
4
作者 叶楚华 程薇 +2 位作者 叶伟彬 邓文 柯利堂 《湖北农业科学》 1999年第6期43-45,共3页
对湖北省主产蚕区桑树病虫害的调查结果, 湖北省桑树病害共有21 种, 桑树虫害共有43 种,其中桑黄化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蓟马、桑螟、桑尺蠖、桑瘿蚊、桑象虫等病虫为害比较严重。
关键词 桑树 病虫害 名录 湖北
下载PDF
桑树穗芽和砧木的生育状况对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叶楚华 徐有海 +1 位作者 邓文 吴恢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54-55,共2页
用不同发育时期的穗芽与不同生长年限的砧木嫁接,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穗芽只有经过越冬休眠,嫁接才会成活;芽接时以休眠芽和刚萌动膨芽嫁接为宜,所用砧木应以生命活动旺盛、愈合能力强的1年生实生桑为好。
关键词 桑树 嫁接 砧木 接穗 成活率
下载PDF
鄂桑1号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叶楚华 邓文 叶伟彬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介绍了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栽培研究与技术应用,对鄂桑1号多倍体品种的产量和质量性状发挥提供了栽培技术依据,为实现良种良法奠定了技术应用基础。
关键词 多倍体桑品种 鄂桑1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东桑西移”工程湖北桑树栽培技术措施
7
作者 叶楚华 陈登松 +2 位作者 邓文 张鸿 吴恢 《山东蚕业》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桑树栽培 东桑西移 桑园管理 桑苗 技术措施 密植桑园 树型养成 蚕期 蚕桑基地 成林桑园
下载PDF
桑品种杂优一号在鄂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
8
作者 叶楚华 徐有海 +1 位作者 廖友新 叶伟彬 《中国蚕业》 1995年第4期23-25,共3页
杂优一号(沙二×伦109号)是广东顺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配的桑树优良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产叶量高,投产快。近年来在湖北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超过15万亩。但因该组合源于珠江三角洲,北移后,因受生态环境及栽培技术上... 杂优一号(沙二×伦109号)是广东顺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配的桑树优良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产叶量高,投产快。近年来在湖北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超过15万亩。但因该组合源于珠江三角洲,北移后,因受生态环境及栽培技术上的限制,其优良性状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本文对该组合北移后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杂优一号 栽培 适应性
下载PDF
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邓文 于翠 +6 位作者 彭波 李勇 黄淑君 郭冬各 熊超 叶楚华 胡兴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1-388,共8页
多倍体桑树品种具有生长势旺、叶片肥大、叶质优良等特点。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试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和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植株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多倍体桑树品种高产、优质的光合生... 多倍体桑树品种具有生长势旺、叶片肥大、叶质优良等特点。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试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和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植株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多倍体桑树品种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光补偿点(LCP)为鄂桑2号[55.89μmol/(m2·s)]>湖桑32号[39.90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鄂桑2号[1 332.44μmol/(m2·s)]<湖桑32号[1 572.06μmol/(m2·s)];鄂桑2号和湖桑32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差异不显著,而光合能力(Pm)和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大再生速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鄂桑2号<湖桑32号;鄂桑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13日>8月30日,而湖桑3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9月13日>9月22日>8月12日>8月30日,各测定时期湖桑32号叶片的Pn均大于鄂桑2号;鄂桑2号与湖桑32号不同叶位叶片的Pn差异不显著(P>0.05);鄂桑2号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湖桑32号,且第5、7、9、11位叶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鄂桑2号叶片的光合性能低于湖桑32号,但其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显著高于湖桑32号,这可能是鄂桑2号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四倍体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叶面积
下载PDF
桑树间作大豆对桑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文 胡兴明 +4 位作者 于翠 叶楚华 李勇 熊超 杜寒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7-1003,共7页
利用稀释平板法与Biolog-Eco技术对桑树单作、桑树-大豆间作的桑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以及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桑树合理间作其它作物改良桑园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桑树间作大豆的桑园,桑树根际(IMR)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 利用稀释平板法与Biolog-Eco技术对桑树单作、桑树-大豆间作的桑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以及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桑树合理间作其它作物改良桑园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桑树间作大豆的桑园,桑树根际(IMR)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可培养细菌种群结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平均单孔颜色变化率(AWCD)及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高于单作桑园,而真菌数量低于单作桑园。争论贪噬菌(Variovorax paradoxus)和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是间作桑园的桑树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菌属。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及主成分分析表明,糖类、氨基酸、聚合物和混合物是间作桑园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利用强度均显著高于单作桑园的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间作桑园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显著高于单作桑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桑树间作大豆改变了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增强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养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桑树 大豆 土壤微生物 碳源利用能力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案对露地和盆栽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翠 胡兴明 +3 位作者 黄淑君 邓文 叶楚华 熊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906,共8页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而土壤施肥方案又影响微生物种类与数量。采用常规的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分别测定露地和盆栽桑树按3 00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A)、3 75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而土壤施肥方案又影响微生物种类与数量。采用常规的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分别测定露地和盆栽桑树按3 00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A)、3 75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B)、与TA等氮的尿素(TC)、与TA等氮磷钾的复合肥(TD)4种方案施肥后根围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并对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施肥处理前,露地和盆栽桑树根围微生物中的细菌约占95%左右。TB施肥方案处理的露地和盆栽桑树在施肥后10、40、90 d,根围细菌数量均高于其它施肥方案处理,且在施肥后90 d根围放线菌和解磷细菌数量高于其它处理,但露地桑树根围真菌数量低于其它处理。露地桑树按TA和TB施肥方案处理的根围细菌多样性随施肥后时间呈升高趋势,而按TC和TD施肥方案处理后则呈降低趋势,施肥后90 d,TA、TB施肥方案处理的露地和盆栽桑树根围细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TC、TD处理;盆栽桑树TA和TB 2种施肥方案处理在施肥后10 d,TC和TD 2种施肥方案处理在施肥后90 d,根围细菌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各处理区细菌均匀度指数均于施肥后10 d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桑树根围细菌的数量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土壤有机肥 根围微生物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蚕茧干壳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兴明 吴恢 +3 位作者 叶楚华 邓文 杨光友 周国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1-785,共5页
蚕茧无损检测中的核心问题是蚕茧干壳量的测定。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研究了一种无损检测蚕茧干壳量的方法,并实现了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等功能。系统首先提取并选择蚕茧振动信号中与蚕蛹质量相关的特征值,再将选择的特征... 蚕茧无损检测中的核心问题是蚕茧干壳量的测定。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研究了一种无损检测蚕茧干壳量的方法,并实现了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等功能。系统首先提取并选择蚕茧振动信号中与蚕蛹质量相关的特征值,再将选择的特征值训练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用训练得到的这两种类型网络作为神经网络集成的输入,以蚕蛹质量作为神经网络集成的输出。检测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最高检测准确率达到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干壳量 无损检测 虚拟仪器 神经网络集成 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桑树光合特性及产叶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翠 叶楚华 +4 位作者 邓文 李勇 熊超 彭波 胡兴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0-655,共6页
连续4年对试验桑园分别按3 000 kg/hm2施用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A),3 750 kg/hm2施用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B),以及仅施用与TA处理等氮的尿素(TC),与TA处理等氮磷钾的复合肥(TD)。于试验第3、第4年,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 连续4年对试验桑园分别按3 000 kg/hm2施用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A),3 750 kg/hm2施用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B),以及仅施用与TA处理等氮的尿素(TC),与TA处理等氮磷钾的复合肥(TD)。于试验第3、第4年,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定4种施肥处理组的桑树叶片光合生理参数。TA和TB处理组桑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TC与TD处理组的桑树叶片(P<0.05);TB处理组桑树叶片的蒸腾速率(E)显著低于其它施肥处理组的桑树叶片(P<0.05),而桑树叶片光合能力(Pm)、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1,5-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大再生速率(RUBPmax)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组的桑树叶片,且CE和RUBPmax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TB处理组的桑树单株产叶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施肥处理的桑树(P<0.05)。研究结果提示,桑园按照3 750 kg/hm2的用量施入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可提高桑树的光合能力和产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有机-无机复混肥 光合能力 产叶量
下载PDF
3种土壤类型桑园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翠 胡兴明 +4 位作者 李欣 邓文 叶楚华 李勇 熊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研究湖北省蚕区3种土壤类型桑园获取3种土壤类型桑园的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与代谢功能多样性,为改善桑园土壤质量及改进桑园肥培管理提供依据。7个采样点获取3种土壤类... 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研究湖北省蚕区3种土壤类型桑园获取3种土壤类型桑园的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与代谢功能多样性,为改善桑园土壤质量及改进桑园肥培管理提供依据。7个采样点获取3种土壤类型桑园的桑树根际细菌数量(黄棕壤土样2-2除外)、种群结构、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并且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均是对糖类的利用能力最强,而对胺类和其他混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较低。黄棕壤土样2-1检测到的桑树根际细菌数量、多样性指数、AWCD值及对氨基酸类、糖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高于其他桑园土壤样品,而石灰岩土样1-2检测到的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与真菌数量、AWCD值最低,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亦表明该土样采集桑园与其他土壤类型桑园间的差异较大。石灰岩土样1-1和黄棕壤土样2-1、2-2、2-3检测到的桑树根际优势菌属中均有Rhizobium,且桑树根际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其他采样点桑园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细菌数量与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两两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或显著相关水平(P<0.05),而真菌数量除与AWCD值呈正相关外,与其他各指标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综上认为,黄棕壤土样2-1采集桑园的土壤能够为桑树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石灰岩土样1-2采集桑园则应通过耕作、施肥措施为桑树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微生物种群结构 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 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盐分胁迫对不同果桑品种幼苗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翠 胡兴明 +3 位作者 黄淑君 邓文 叶楚华 熊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果桑品种大10、红果2号、安杂1号和台湾72C002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中不同浓度盐分胁迫对果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作为探讨果桑幼苗对盐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西部盐渍化地区栽植果桑品种的耐盐性能评价依据。土壤低浓度盐分(0.1%NaCl)胁... 以果桑品种大10、红果2号、安杂1号和台湾72C002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中不同浓度盐分胁迫对果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作为探讨果桑幼苗对盐分胁迫的响应机制及西部盐渍化地区栽植果桑品种的耐盐性能评价依据。土壤低浓度盐分(0.1%NaCl)胁迫下,安杂1号和台湾72C002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生物量均增加,并且即使在高浓度盐分(0.5%NaCl)胁迫下,安杂1号幼苗叶片的Pn、Gs、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也下降较少,与对照相比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表明安杂1号具有抵御高浓度盐分胁迫的能力。大10在高浓度盐分(0.5%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的Pn、Gs、Fv/Fm、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表明该品种抵御高浓度盐分胁迫的能力较差。在盐分胁迫下,不同果桑品种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同,安杂1号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果桑品种,与大10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提示在果桑幼苗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过程中,叶片中高POD活性可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不同品种间表现出的酶活性差异性可能与品种的耐盐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幼苗 氯化钠胁迫 光合特性 过氧化物酶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桑树种质资源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彭波 胡兴明 +2 位作者 邓文 叶楚华 张鸿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9-784,共6页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72个桑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在172份材料中共检测出了6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6.7个等位变异,其中多态性标记为66个,多态性比率为98....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72个桑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在172份材料中共检测出了6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6.7个等位变异,其中多态性标记为66个,多态性比率为98.51%。利用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个种分为三类,白桑、鲁桑、广东桑可聚为一类,山桑、瑞穗桑各为一类。其中白桑与鲁桑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系数为0.9935,山桑和瑞穗桑的亲缘关系最远,相似性系数为0.6866,这一结果与桑树形态学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17
作者 叶楚华 王元安 +1 位作者 常治军 谢勇 《蚕桑茶叶通讯》 2007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建设 蚕桑产业 “十一五”规划 农村工作会议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文 叶伟彬 +2 位作者 徐有海 廖友新 叶楚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7,共3页
经化学处理杂交实生桑幼苗,通过单株选择、系统选择育成的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具有生长快、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等特性。每公顷产叶量达46065kg,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50.9%。
关键词 桑品种 鄂桑2号 人工四倍体 选育
下载PDF
桑树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淑君 于翠 +3 位作者 熊超 邓文 叶楚华 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028-5031,共4页
立足于提高桑树光能利用率及桑树经济价值,从光合速率及其变化规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桑树光合特性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对未来桑树光合作用研究要重点加强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桑树 光合作用 光能利用率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ITS标记分析湖北省收集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仁芳 胡仁俊 +3 位作者 李萤 沈曦彤 胡兴明 叶楚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利用ITS标记从分子水平探讨湖北省境内收集的5个野生桑种、1个栽培桑种、1个变种共17份桑种质资源与外省区的6份桑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发掘和利用该地区特有的桑种质资源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基于ITS标记的系统进化树与经典分类方... 利用ITS标记从分子水平探讨湖北省境内收集的5个野生桑种、1个栽培桑种、1个变种共17份桑种质资源与外省区的6份桑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发掘和利用该地区特有的桑种质资源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基于ITS标记的系统进化树与经典分类方法的结果接近,其中湖北省的4份华桑与四川省的川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在一个分支;收集的3份蒙桑、1份变种鬼桑、1份鸡桑、5份白桑、1份山桑与广东桑、浙江省的瑞穗桑、云南省的滇桑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与收集的2份长穗桑以及来自广西的钦州长果桑同在一个分支。利用DnaSP软件分析供试桑种质材料的ITS序列核苷酸多样性,符合被子植物ITS致同进化(concerted evolution)规律,变异主要发生在ITS1。利用AMOVA分析供试桑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间,种间遗传变异率为79.49%,种内遗传变异率为20.51%(P<0.001)。分布于湖北省的桑种质资源处于抗寒屏障范围,是桑属植物迁移到此地后形成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种质资源 ITS标记 亲缘关系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