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理论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小峰 叶榕婷 +1 位作者 柏林 乔恒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健康监测数据繁杂、性能退化特征不明显、缺乏有效的健康指数构建与剩余寿命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多监测参量优化选择与融合及全阶时间幂灰色预测模型(FOTP-GM(1,1))方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航空发... 针对航空发动机健康监测数据繁杂、性能退化特征不明显、缺乏有效的健康指数构建与剩余寿命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多监测参量优化选择与融合及全阶时间幂灰色预测模型(FOTP-GM(1,1))方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航空发动机的高维监测物理参量的性能退化状态表征能力进行参数化度量,结合线性相关分析对监测参量进行优化选择;其次,利用灰色接近关联度对优化选择的特征进行加权融合,构建航空发动机的统一健康指标(HI),并以训练发动机HI失效阈值为参照,采用滑动窗欧氏距离比对法确定测试发动机的HI失效阈值;最后,采用FOTP-GM(1,1)对测试发动机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通过实验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航空发动机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并比传统方法得到更高的预测准确度,该方法为实现航空发动机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 寿命预测 失效阈值 灰色关联 全阶时间幂灰色模型预测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榕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34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方法与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方法后...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方法与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方法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同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更平稳,将观察组的研究数据和对照组研究结果相比之后得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缬沙坦 氢氯噻嗪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不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春生 姚月娴 +4 位作者 蔡文钦 张忠武 叶榕婷 阮君炜 王世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3期19-23,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和CKD-EPI公式]及胱抑素C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在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肾功能分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于福建省老年医院住院且进行^(... 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和CKD-EPI公式]及胱抑素C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在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肾功能分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于福建省老年医院住院且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胱抑素C及血肌酐等检测的14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的GFR_(核素)结果将患者肾功能分为5级,根据胱抑素C及血肌酐计算推测GFR(GFR_(胱抑素C)、GFR_(MDRD)、GFR_(C-G)及GFR_(CKD-EPI))。结果^(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111例(75%)高血压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不同计算公式的灵敏度及特异性:GFR_(胱抑素C)灵敏度为70.27%,特异性为84.68%;GFR_(MDRD)灵敏度为73.00%,特异性为87.39%;GFR_(C-G)灵敏度为70.27%,特异性为90.00%;GFR_(CKD-EP)灵敏度为78.38%,特异性为86.4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公式计算的GFR值之间及其与GFR_(核素)呈正相关,与胱抑素C、血肌酐呈负相关(P<0.01)。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分别为GFR_(胱抑素C)=0.372,GFR_(MDRD)=0.356,GFR_(C-G)=0.396,GFR_(CKD-EPI)=0.408(P<0.01)。四个计算公式总体正确分级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血清肌酐(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和CKD-EPI公式)及胱抑素C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敏感和可靠的指标,分级准确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MDRD简化公式 COCKCROFT-GAULT公式 CKD-EPI公式 肾功能分期
下载PDF
自聚肽承载的Ephrin-b2/Fc重组蛋白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缓释效应
4
作者 王晓庆 张成炜 +1 位作者 叶榕婷 王挹青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9-994,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观测和体内实验探讨自聚肽RAD16-Ⅱ对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控制释放效应及其免疫原性,解决心肌梗死蛋白质治疗中裸露的蛋白质在机体有效作用时间短且易被降解的问题。方法体外观测RAD16-Ⅱ的塑型及对Ephrin-b2/Fc重组蛋... 目的通过体外观测和体内实验探讨自聚肽RAD16-Ⅱ对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控制释放效应及其免疫原性,解决心肌梗死蛋白质治疗中裸露的蛋白质在机体有效作用时间短且易被降解的问题。方法体外观测RAD16-Ⅱ的塑型及对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控制释放;构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存活大鼠分为2组分别予心肌内注射Ephrin-b2/Fc蛋白(E组,n=25)和自聚肽Ephrin-b2/Fc蛋白凝胶(ES组,n=25),在设定的时间点(1 h,3h,24 h,7 d,14 d)各收集心肌组织和血清样本5个,分别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eprhin-b2蛋白驻留和丢失情况;皮下注射RAD16-Ⅱ,5 W后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滴度,评估RAD16-Ⅱ的免疫原性。结果 RAD16-Ⅱ在PBS中可自我聚合组装成纳米纤维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在体外可使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释放持续144 h,其中超过50%量在120 h内释放;免疫荧光显示除注射后1 h外,Ephrin-b2/Fc蛋白在ES组的驻留量明显高于同期的E组(P<0.05);免疫印迹显示注射早期,ES组Ephrin-b2/Fc蛋白的血液释入量明显少于同期的E组(P<0.05);ELISA法检测血清抗RAD16-Ⅱ抗体效价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RAD16-Ⅱ可明显地延缓Ephrin-b2/Fc重组蛋白的释放,是承载Ephrin-b2/Fc蛋白用于心肌梗死治疗和缺血性研究的较为可靠和安全的生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16-Ⅱ 自聚肽 Ephrin-b2/Fc重组蛋白 缓释效应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世红 林璋 叶榕婷 《蛇志》 2019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LCZ696)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21例)与对照组(n=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将常规抗...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LCZ696)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21例)与对照组(n=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将常规抗心衰治疗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换为LCZ696。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6min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评价两组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基线水平较比,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显著降低(P<0.05),LVEF、LVFS、6MWD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显著降低(P<0.05),LVEF、LVFS、6MWD显著升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NT-proBNP、LVEF、LVFS、6MWD与同组基线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CREA)、尿素氮(BUN)、血钾(K+)、血钠(Na+)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低血压、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结论LCZ696在改善RHF患者的活动耐量及心脏功能的效果好,安全性高,为RHF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难治性心力衰竭 脑啡肽酶抑制剂 脑利钠肽 疗效
下载PDF
伴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 张艳平 +1 位作者 叶榕婷 王焱 《慢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近三十年来,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药物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似乎已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植入性器械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逐渐进入了心力衰竭的治疗领域,例如: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左室辅助装置及心脏移植等。上... 近三十年来,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药物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似乎已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植入性器械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逐渐进入了心力衰竭的治疗领域,例如: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左室辅助装置及心脏移植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科医生就试图通过外科手术来阻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进展;但由于手术复杂、创伤较大、手术效果不确切,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近年来出现的多种侵入性更小的植入性器械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结合冠脉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特点,结合近期的器械手段的进展,探讨伴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尖部室壁瘤 左室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