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与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外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汪一波 盛国安 +9 位作者 王莉 陈学清 孙曙平 陈继升 张晓红 叶淮松 徐芬 王宁夫 李虹 郭士遵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1418-1421,1447,共5页
目的探索医院与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规范化管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选择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 894例,随机分为3组:医院社区联合组630例,其中男352例,女278例,平均年龄(69.39±12.46)岁;医院对社区全科医师进... 目的探索医院与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规范化管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选择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 894例,随机分为3组:医院社区联合组630例,其中男352例,女278例,平均年龄(69.39±12.46)岁;医院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心力衰竭诊疗技能及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医院与社区共同制定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方案,社区全科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防治管理。医院组631例,其中男359例,女272例,平均年龄(68.51±12.15)岁;由专科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随访干预。社区组633例,其中男356例,女277例,平均年龄(68.50±12.51)岁;不开展对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由社区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0±1.6)个月。结果医院社区联合组、医院组患者的一级终点事件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力衰竭急诊率较社区组分别下降17.53%、15.71%、19.11%、1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终点事件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社区组,心力衰竭恶化率较社区组下降15.59%(均P<0.05);平均住院日较社区组减少4.56d(P<0.05);社区全科医师的心力衰竭诊治及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对院外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提高社区全科医师的心力衰竭诊治及管理水平,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再次住院率、心力衰竭急诊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依从性、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与社区联合 院外干预管理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健 杨勇明 +7 位作者 邵宝尔 王建江 丁丽君 叶淮松 阮华娟 方亚平 程向东 郑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250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下部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及螺旋CT检查,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250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下部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及螺旋CT检查,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对比增强超声造影预测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71 2%、70.3%、88.5%、0.588,螺旋CT预测结果分别为71.4%、66.4%、89.9%、0.563,两者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联合应用的预测准确率为82.5%。对比增强超声造影预测第3、8a、8p组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预测第1、11p组淋巴结转移准确率明显低于螺旋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比增强超声造影预测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联合螺旋CT检查可提高预测胃下部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对比增强超声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与冠心病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左室功能对比分析
3
作者 叶淮松 汪一波 +2 位作者 郑花萍 付美媛 钟婷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12期895-896,共2页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与冠心病(CHD)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以及评价预后的依据。方法将72例患者分成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n=38)和冠心病心衰组(CHD组,n=33)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心脏结构和功能...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与冠心病(CHD)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以及评价预后的依据。方法将72例患者分成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n=38)和冠心病心衰组(CHD组,n=33)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多项参数。结果DCM组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内径(LVD)、右室内径(RVD)和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与CH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CM组的二尖瓣返流(MR)程度均明显高于CHD组。DCM组以弥漫性室壁运动障碍为其特征,CHD组则多表现为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为DCM与CHD心衰患者的鉴别诊断以及评价预后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 左室功能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动脉血流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付美媛 叶淮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045-204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0例正常人和49例EH患者的双侧肾脏段动脉(SRA)及叶间动脉(IRA)的血流频谱,对各项测定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H患者SRA、IR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0例正常人和49例EH患者的双侧肾脏段动脉(SRA)及叶间动脉(IRA)的血流频谱,对各项测定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H患者SRA、IR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EDV)、S/D与正常组相比较低,但无显著性差异;EH患者SRAI、RA的RI、PI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临床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病 肾动脉血流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与左室重量指数的关系和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汪一波 叶淮松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36例高血压病患者(EH组)、35例糖尿病患者(DM组)和34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M+DM组)的尿微量蛋白,并对3组患者作超声心...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36例高血压病患者(EH组)、35例糖尿病患者(DM组)和34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M+DM组)的尿微量蛋白,并对3组患者作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LVM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尿微量蛋白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范围,EH+DM组尿微量白蛋白(ALB)、LVMI较EH组、DM组显著升高(均P<0.05)。LVMI与ALB、尿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可引起尿微量蛋白的增高,并且与LVMI相关,两者并存可以加重心、肾等脏器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患者 左室重量指数 超声心动图检查 LVMI 高血压病患者 尿微量白蛋白 免疫发光法 尿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相互关系 比较分析 正常范围 ALB 正相关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与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学清 汪一波 +1 位作者 叶淮松 孙曙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EH患者血清CTnT水平与LVH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68例EH患者的血清CTnT,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RWT、LVMI、LVEF,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室肥厚组(47例)、非肥厚组(21例)、心功能正常组(45例)、心功能... 目的探讨EH患者血清CTnT水平与LVH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68例EH患者的血清CTnT,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RWT、LVMI、LVEF,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左室肥厚组(47例)、非肥厚组(21例)、心功能正常组(45例)、心功能不全组(23例),对各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室肥厚组、心功能不全组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肥厚组、心功能正常组。CTnT与LVMI、LVEDD显著正相关,与LVEF、RWT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CTnT水平与EH患者LVH及心功能不全有显著相关性,CTnT水平对评价EH患者心肌损伤及病情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高压病 血清肌钙蛋白 左室肥厚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重构及心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汪一波 叶淮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脏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3 8例DCM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其中的2 2例联用卡维地洛。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及6个月后心脏结构及左心室收...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脏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3 8例DCM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其中的2 2例联用卡维地洛。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及6个月后心脏结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心脏结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均明显改善。用卡维地洛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进一步显著改善。结论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DCM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卡维地洛 心脏重构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学清 汪一波 叶淮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HRT在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有关资料,测量计算TO、TS、LVEDD、LVEF,比较对照组与CHF的存活组、心源性猝死组、非猝死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TO、TS与LVEDD、LVEF的相... 目的分析HRT在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有关资料,测量计算TO、TS、LVEDD、LVEF,比较对照组与CHF的存活组、心源性猝死组、非猝死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TO、TS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CHF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心源性猝死组、非猝死组TO明显高于存活组、TS明显低于存活组,均有显著性差;LVEDD、LVEF与TO、TS明显相关。结论CHF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对CHF患者的心源性猝死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震荡 预后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晓荣 李先浪 +4 位作者 郑志军 杜纯忠 叶淮松 俞怡 邵宝尔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9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TIA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外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12名TIA患者,采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临床特征和疾病情况,进行头部CT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CCA-IMT与TIA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对患者... 目的探讨TIA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与颅外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212名TIA患者,采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临床特征和疾病情况,进行头部CT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CCA-IMT与TIA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CCA-IMT与颅外血管事件以及脑卒中复发的预测效应。结果共发生24例颅外血管事件(18例冠心病和6例外周血管病)和16例脑卒中复发。CCA-IMT与TIA多种风险因素相关,男性年龄>60岁以及具有高血压、冠心病患病史的患者中CCA-IMT显著增加。生存分析结果 CCA-IMT对颅外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应,CCA-IMT值>0.939mm患者颅外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P=0.000)。结论 CCA-IMT较高TIA患者颅外血管事件风险增加,CCA-IMT对TIA患者颅外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CCA—IMT脑卒中 颅外血管事件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294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赵立明 叶淮松 王成龙 《浙江医学教育》 2006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脾破裂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住院的294例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超声检查结果和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结果。结果: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法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对44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241例患者...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脾破裂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住院的294例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超声检查结果和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结果。结果: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法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对44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241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9例患者因大出血及严重复合伤死亡。结论:参照超声检查结果能更好地选择符合脾破裂手术指征的患者,使脾破裂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超声检查 脾切除术
下载PDF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建江 杨勇明 +6 位作者 丁丽君 崔健 叶淮松 阮华娟 方亚平 程向东 郑志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285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通过超声造影进行Borrmann分型,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285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通过超声造影进行Borrmann分型,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的总体准确率为92.3%(263/285),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准确率分别为100%(12/12)、90.6%(77/85)、92.6%(126/136)、95.7%(45/47)和3/5。结论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Borrmann分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BORRMANN分型 对比增强超声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健 杨勇明 +5 位作者 丁丽君 欧阳宏 叶淮松 阮华娟 黄品同 郑志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的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造影.并与正常胃螺旋CT增强造影结果相对照:对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的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造影.并与正常胃螺旋CT增强造影结果相对照:对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8例正常胃壁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动脉期、平衡期呈3层结构,门脉期呈单层结构。3层结构中内层轻度增强相应于黏膜层:中间层低增强相应于黏膜下层:外层明显增强相应于肌肉-浆膜层。62例经腹超声检查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2.9%.对比增强超声造影T分期准确率为88.1%,两者T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P=0.036)。结论正常胃壁在对比增强超声造影下可显示单层或3层结构.这为判断胃癌浸润深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分期 对比增强超声
原文传递
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成龙 杨勇明 +5 位作者 崔健 欧阳宏 王哲民 叶淮松 阮华娟 郑志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1-704,共4页
目的评价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手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胃窗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2.9%,其中T1、T2、T3和T4期的准确率... 目的评价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手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胃窗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2.9%,其中T1、T2、T3和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60.0%、76.9%和71.4%;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4.5%(35/47),特异度为66.7%(8/12),准确率为72.9%(43/59),Youden指数为0.41。双重超声造影T分期的准确率为88.1%,其中T1、T2、T3和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80.0%、89.7%和10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5.0%,准确率为86.4%,Youden指数为0.76。胃窗超声造影和双重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但两者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超声造影 胃肿瘤 分期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检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变化
14
作者 叶淮松 汪一波 +2 位作者 钟婷 董小群 罗小芬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12-712,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糖尿病 左心室肥厚 流行病学 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华波 叶淮松 +1 位作者 付美媛 姚礼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7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医院就诊并进行超声检查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起在构建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流程,2017年4~9月为实施前,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医院就诊并进行超声检查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起在构建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流程,2017年4~9月为实施前,2017年10月~2018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00例。由管理小组对实施前后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期间的超声诊断设备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流程管理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后超声诊断设备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流程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评分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评价超声诊断设备的管理质量,明显改善了管理质量与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设备 管理质量 质量控制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