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伯夷“义不食周粟”原因探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文章以析史解难的方法,再现殷周时代的剧变,分析伯夷"义不食周粟"故事背后隐藏的政治、伦理、宗教等深层原因。并指出伯夷"义不食周粟"与武王伐纣同样值得肯定。由此可见,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迥异的结论。
-
关键词
伯夷
义不食周粟
原因
-
Keywords
Bo Yi
"No Eating of Zhou Millet"
reas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考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8-42,共5页
-
基金
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度校长青年基金(人文社科类)项目[2007qns11]资助
-
文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发生的时间与孔子"与点"的原因,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两个问题。以"侍坐"发生的时间为切入点,考证"侍坐"不可能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也不可能发生在孔子晚年归鲁之后,具体当发生于孔子教育生涯前期的最后两年,即孔子四十八九岁时;并由此动态地把握孔子"与点"的原因,"喟然与点"是"与点叹己"与"与点与己"交融的复杂体验,是对曾点的关照,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反思。最后,试图解决孔子"与点"这一文化史上的悬案,真正领悟本章的主旨,非"与点",仅"各言其志"。
-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侍坐
时间
“与点”
-
Keywords
Confucian
The Confucian Analect
sitting in attendance
time
“agreeing with Zengxi”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闻一多与《楚辞》的“不解之缘”
- 3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6,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39)
-
文摘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斗士三位一体,学者时期最长,其中,又以"楚辞"研究为闻一多耗时最多,用力最勤,成果最突出,最能彰显其学术个性的领域。"楚辞"是闻一多唯一带有生命体验去研究与创作的,《九歌新编》脱稿不久,闻一多遇难。闻一多研究"楚辞",从1932年春天到1942年12月恰"十年左右的光阴"。但,闻一多起步较晚,到三十四岁时才投身"楚辞"研究。闻一多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有些特别,根源于闻屈相通,闻一多深味屈子之心。
-
关键词
闻一多
楚辞
不解之缘
-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闻一多论《离骚》是“仙真人诗”述评
- 4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28-33,134,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闻一多的楚辞研究"
编号:2012SQRW039
-
文摘
闻一多关于《离骚》总的观点为:《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仙真人体的寓言诗或歌舞剧,并以此解诂《离骚》。这一观点是受了近代经学大师廖平"离骚是仙真人诗"的启发,但青出于蓝,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闻一多对《离骚》作这样的理解,与其神秘主义气质、浪漫主义性情、艺术观、宗教观都有一定的关联。
-
关键词
闻一多
《离骚》
仙真人诗
-
Keywords
Wen Yiduo
Lisao
poem of mystical excursion of immortal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九歌》辨疑
- 5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5-39,共5页
-
文摘
《九歌》是在郊天祭歌的基础上为怀王朝创作的宫庭祭歌,是在体裁上以崭新的歌舞剧形式创作的宫廷祭歌的典范。对《九歌》性质的误解,源于其歌舞剧式体裁的特殊性,但我们还不能说它就是中国早期歌舞剧的源头,只能说《九歌》中诸多的戏剧因子,使之成为早期歌舞剧的雏形。
-
关键词
屈原
《九歌》
宫廷祭歌
巫神合一
歌舞剧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九歌》性质考辨
- 6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4年第Z1期27-31,共5页
-
文摘
对《九歌》的“民间祭歌”说,作了较系统的考察和批评;从“东皇太一”神的至上性特点,《九歌》创作的神话及经学依据,考辨《九歌》的性质为宫廷祭歌;通过破译诗句中的情感暗码,进一步推论《九歌》的创作时间。
-
关键词
宫廷祭歌
东皇太一
情感暗码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闻一多“屈原三论!”
- 7
-
-
作者
叶罕云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闻一多的楚辞研究"(2012SQRW039)资助
-
文摘
闻一多研究"楚辞",因其特殊的专业背景、人生经历、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往往得出一般传统学者讥讽的"可怪之论",如"屈原死在怀王入秦以前","屈原是‘文学弄臣’","屈原是‘人民’的诗人"。然而,正是"楚辞"研究,最能彰显闻一多的学术个性。
-
关键词
闻一多
屈原
新论
-
Keywords
Wen Yiduo
Qu Yuan
a new discussio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