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亚致死剂量三唑锡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us解毒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叶调琴
杨顺义
李文平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为明确三唑锡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叶片喷雾法,以亚致死剂量LC_(10)(0.159 mg/L)和LC_(30)(0.247 mg/L)三唑锡处理二斑叶螨敏感品系后,测定不同时间段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
为明确三唑锡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叶片喷雾法,以亚致死剂量LC_(10)(0.159 mg/L)和LC_(30)(0.247 mg/L)三唑锡处理二斑叶螨敏感品系后,测定不同时间段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酶比活性,为二斑叶螨对三唑锡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二斑叶螨用LC_(10)和LC_(30)剂量的三唑锡处理3、6、12、24和48 h后,与对照相比,其体内GSTs、CarEs和MFOs酶比活性,随时间增长,均不同程度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LC_(30)处理组GSTs酶比活性明显高于LC_(10)处理组,在6和24 h时达到最大;LC_(30)处理组的CarEs酶比活性高于LC_(10)处理组;LC_(30)处理组的MFOs酶比活性高于LC_(10)处理组且LC_(10)处理组CarEs和MFOs酶比活性均在48 h时达到最大。3种解毒酶的酶比活性随三唑锡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三唑锡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参碱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金晶
杨顺义
+1 位作者
尚素琴
叶调琴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6期89-94,共6页
探讨了亚致死剂量苦参碱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比活力的影响,以解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苦参碱的抗性,为苦参碱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分别用苦参碱的亚致死剂量LC10(0.021 mg/L)和LC30(0.385 mg/L)处理二...
探讨了亚致死剂量苦参碱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比活力的影响,以解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苦参碱的抗性,为苦参碱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分别用苦参碱的亚致死剂量LC10(0.021 mg/L)和LC30(0.385 mg/L)处理二斑叶螨雌成螨,处理3、6、12、24、48 h后测定分析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以及多功能氧化酶(MFO)的酶比活力。结果发现:LC10和LC30处理后,与对照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斑叶螨雌成螨体内CarE、GSTs和MFO的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LC30处理组CarE、MFO(除3 h外)比活力均高于LC10处理组,在12~24 h比活力最大;GSTs比活力在3、6和12 h的3个时间点LC10处理组高于LC30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24 h后达最大。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CarE、MFO比活力增大,而GSTs比活力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苦参碱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丁醚脲二斑叶螨种群筛选及生化抗性机理初探
3
作者
叶调琴
杨顺义
李文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究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丁醚脲的抗性发展情况及生化抗性机理,以期为二斑叶螨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用丁醚脲对二斑叶螨进行持续抗性选育33代;用生化分析方法,每隔6代测定二斑叶螨丁...
【目的】探究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丁醚脲的抗性发展情况及生化抗性机理,以期为二斑叶螨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用丁醚脲对二斑叶螨进行持续抗性选育33代;用生化分析方法,每隔6代测定二斑叶螨丁醚脲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s,MFOs)和几丁质酶(Chitinases)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二斑叶螨经丁醚脲汰选至33代时,抗性指数达到18.610倍;抗性种群体内CarEs、GSTs和MFOs活性较敏感种群显著提高(P<0.05),其相对倍数分别为1.909、2.119和7.436倍,同时几丁质酶的活性较敏感种群无显著差异(P>0.05),其相对倍数为0.594。【结论】二斑叶螨对丁醚脲的抗性主要与MFOs活性升高和几丁质酶活性降低有关,其次,GSTs和CarEs活性升高也参与了丁醚脲抗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丁醚脲
抗性培育
解毒酶
几丁质酶
原文传递
题名
亚致死剂量三唑锡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us解毒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叶调琴
杨顺义
李文平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专项基金(GAU-XKJS-2018-153)。
文摘
为明确三唑锡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叶片喷雾法,以亚致死剂量LC_(10)(0.159 mg/L)和LC_(30)(0.247 mg/L)三唑锡处理二斑叶螨敏感品系后,测定不同时间段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酶比活性,为二斑叶螨对三唑锡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二斑叶螨用LC_(10)和LC_(30)剂量的三唑锡处理3、6、12、24和48 h后,与对照相比,其体内GSTs、CarEs和MFOs酶比活性,随时间增长,均不同程度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LC_(30)处理组GSTs酶比活性明显高于LC_(10)处理组,在6和24 h时达到最大;LC_(30)处理组的CarEs酶比活性高于LC_(10)处理组;LC_(30)处理组的MFOs酶比活性高于LC_(10)处理组且LC_(10)处理组CarEs和MFOs酶比活性均在48 h时达到最大。3种解毒酶的酶比活性随三唑锡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三唑锡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系
Keywords
Tetranychus urticus
azocyclotin
sublethal dose
detoxification enzymes
分类号
S433.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参碱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金晶
杨顺义
尚素琴
叶调琴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
出处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6期89-94,共6页
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专项基金(GAU-XKJS-2018-153)。
文摘
探讨了亚致死剂量苦参碱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比活力的影响,以解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苦参碱的抗性,为苦参碱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分别用苦参碱的亚致死剂量LC10(0.021 mg/L)和LC30(0.385 mg/L)处理二斑叶螨雌成螨,处理3、6、12、24、48 h后测定分析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以及多功能氧化酶(MFO)的酶比活力。结果发现:LC10和LC30处理后,与对照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斑叶螨雌成螨体内CarE、GSTs和MFO的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LC30处理组CarE、MFO(除3 h外)比活力均高于LC10处理组,在12~24 h比活力最大;GSTs比活力在3、6和12 h的3个时间点LC10处理组高于LC30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24 h后达最大。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CarE、MFO比活力增大,而GSTs比活力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苦参碱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
Keywords
Tetranychus urticae
matrine
sublethal dose
detoxifying enzymes
分类号
S481.2 [农业科学—农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丁醚脲二斑叶螨种群筛选及生化抗性机理初探
3
作者
叶调琴
杨顺义
李文平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1,共8页
基金
甘肃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基金(GAU-XKJS-2018-07)。
文摘
【目的】探究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对丁醚脲的抗性发展情况及生化抗性机理,以期为二斑叶螨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用丁醚脲对二斑叶螨进行持续抗性选育33代;用生化分析方法,每隔6代测定二斑叶螨丁醚脲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多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s,MFOs)和几丁质酶(Chitinases)的活力变化情况。【结果】二斑叶螨经丁醚脲汰选至33代时,抗性指数达到18.610倍;抗性种群体内CarEs、GSTs和MFOs活性较敏感种群显著提高(P<0.05),其相对倍数分别为1.909、2.119和7.436倍,同时几丁质酶的活性较敏感种群无显著差异(P>0.05),其相对倍数为0.594。【结论】二斑叶螨对丁醚脲的抗性主要与MFOs活性升高和几丁质酶活性降低有关,其次,GSTs和CarEs活性升高也参与了丁醚脲抗性的形成。
关键词
二斑叶螨
丁醚脲
抗性培育
解毒酶
几丁质酶
Keywords
Tetranychus urticae
diafenthiuron
resistance breeding
detoxification enzyme
chitinase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亚致死剂量三唑锡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us解毒酶系的影响
叶调琴
杨顺义
李文平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苦参碱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金晶
杨顺义
尚素琴
叶调琴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丁醚脲二斑叶螨种群筛选及生化抗性机理初探
叶调琴
杨顺义
李文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