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香港培正中学虚拟协作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叶赐添
李克东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香港培正中学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虚拟协作学习小区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虚拟协作学习小区,可以加强学生与网上其他参与者的交往,促进知识转换循环,提升学习绩效。香港培正中学为了增强虚拟学习小区的效能,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小区讨论,特别构建了一个不记名的e-小区进行协作学习,组织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参与,扩展学生学习领域及学习网络,以提升学生学习绩效,成效显著。本文将分别对e-小区的框架结构、虚拟社会协作环境、个体责任环境及知识建构支持环境的构建作详尽的探讨。
-
关键词
虚拟学习小区
虚拟社会协作
协作学习
集体智慧库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香港培正中学“明日校园”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叶赐添
李克东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出处
《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
文摘
香港培正中学创校于1889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及澳门建校。百多年来,培育杰出人材无数,著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教授、费尔兹数学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均源出培正。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特区政府大力推动信息科技教育发展,培正中学被甄选为香港特区“信息科技先导学校计划”成员,随后,获特区政府优质教育基金拨款推行“P.C. Spirit培正中学强化信息科技特别计划”,总投资超过港币1600万元,培正中学成为香港信息科技教育典范学校。2006年,香港特区教育改革进入新纪元,全港中学课程由七年制过渡至六年制,与国际主流教育接轨。为迎接新学制来临,香港培正中学再次筹集资金超过港币1000万元建设“明日校园”,目标是将培正建设成为面向明天,跨越明天,优美而具有现代气息的学习型校园。本文将对培正“明日校园”计划的理念、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作详尽阐述和探讨。
-
关键词
香港回归
中学
校园
诺贝尔物理学奖
信息科技
教育发展
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
-
分类号
G639.2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发挥学校计算机资源的潜质
- 3
-
-
作者
叶赐添
-
机构
香港培正中学
-
出处
《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第4期10-10,共1页
-
文摘
学校是否需要投放大量资源经常更新计算机设施?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昨天的设施能够教好昨天的学生,为什么昨天的设施不能教好今天的学生?”
-
关键词
计算机资源
学校
计算机设施
学生
-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