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叶阗芬 杨卫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98-100,147,共4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上肢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术后的患者60例,等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和系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上肢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术后的患者60例,等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和系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时分别做手功能评定及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肌电图(EMG)检查.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时手功能评定及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是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恢复功能的有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周围神经 损伤 康复 高压氧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3CL1和受体CX3CR1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在神经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乐驰 王舒加 +2 位作者 叶阗芬 岳寿伟 张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0-1615,共6页
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病变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包含多种外周或中枢性疾病的疼痛综合征[1]。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以及痛觉超敏,发病率约为6.9%—10%[2]。NP的病因包括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病变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包含多种外周或中枢性疾病的疼痛综合征[1]。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以及痛觉超敏,发病率约为6.9%—10%[2]。NP的病因包括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疼痛综合征 自发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 自身免疫疾病 多发性硬化症 代谢障碍 躯体感觉
下载PDF
tDCS后效应对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叶阗芬 余齐卫 +2 位作者 刘毅 袁振 徐颖 《中国康复》 201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后效应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15例。所有治疗组都进行系统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1给予作业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后效应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15例。所有治疗组都进行系统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1给予作业治疗(OT)及tDCS治疗,OT在tDCS治疗前进行(即OT+tDCS),观察组2给予tDCS治疗后联合OT训练,OT在tDCS治疗后即刻开始(即tDCS+OT)。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及Jebsen-Taylor手功能(JTT)评定,评估患者手功能及运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U-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且观察组2评分更高于观察组1(P<0.05)。治疗后,3组患者JTT手功能评测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测试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且观察组2治疗前后时间差值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结论:tDCS后效应期加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手功能 经颅直流电 后效应 作业治疗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叶阗芬 杜林娟 方明杰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2期4545-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上肢肌群(三头肌、肱三头肌与前臂肌群)肌电图(EMG)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定量表(FMA)评分与腕部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传导速度、桡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65.4±4.2)m/s比(63.2±4.1)m/s,(65.6±3.2)m/s比(63.3±3.1)m/s,(65.3±2.2)m/s比(63.1±2.3)m/s](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三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群EM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5.5±3.2)分比(42.1±3.1)分,(37.4±3.3)分比(34.3±3.1)分,(36.3±3.2)分比(32.2±3.1)分](P<0.05);两组治疗1、3个月FAM评分[观察组:(26.5±2.3)分、(31.5±3.6)分比(17.4±1.6)分;对照组:(24.3±2.2)分、(28.9±3.5)分比(17.4±1.5)分]和腕部AROM[(49±3)°、(59±5)°比(39±4)°;(45±3)°、(54±4)°比(39±3)°]均较治疗前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上升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增加脑卒偏瘫患者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上肢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