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叶颂霖 刘海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跟骨骨折病例,36例行经皮撬拔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32例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跟骨骨折病例,36例行经皮撬拔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32例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经张铁良足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分,撬拨复位组优17例,良12例,中6例,差1例,优良率80.6%;切开复位组优17例,良9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1.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撬拨复位组手术时间短,术后针口感染2例,无皮肤缺血坏死;切开复位组术后切口感染6例,皮肤坏死2例,但在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方面优于撬拨复位组。结论:撬拨复位支架外固定是一种微创手术,损伤小,费用低,术后切口感染少,但支架针口外露,需定期换药处理,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损伤大,剥离广泛,有一定的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的风险,两种固定方法均是治疗跟骨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外固定支架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DHS与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显性与隐性失血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颂霖 刘海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DHS与PFNA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显性与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其中28例患者应用DHS内固定术,30例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 目的:比较DHS与PFNA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显性与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其中28例患者应用DHS内固定术,30例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备添加红细胞4 U术中用,DHS组术中显性失血量约(273±137)ml,术后引流显性失血量(136±38)ml,隐性失血量(239±83)ml,总失血量(793±68)ml,PFNA组术中显性失血量约(116±34)ml,术后隐性失血量(628±96)ml,总失血量(776±73)ml。两组患者显性失血DHS组明显高于PFNA组,隐性失血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DHS与PFNA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显性与隐性失血量的对比,术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需密切观察失血情况,特别重视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观察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显性失血 隐性失血
下载PDF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叶颂霖 刘海亮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玻璃酸钠注射联合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微骨折术、玻璃酸钠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仅给予微骨折术治疗。结果两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治疗方案完成率均为...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玻璃酸钠注射联合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微骨折术、玻璃酸钠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仅给予微骨折术治疗。结果两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治疗方案完成率均为100.00%。治疗前膝关节功能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量表得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微骨折术、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治疗可获得更优疗效,有利于提高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微骨折术 玻璃酸钠 联合应用效果
下载PDF
侧入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叶颂霖 汪洋 +1 位作者 周武忠 孙俊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经过适应证选择,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腰腿痛术后改善情况。结...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经过适应证选择,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腰腿痛术后改善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6个月,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直腿抬高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对比,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缓解,日常工作不受影响,疗效满意。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辅助射频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射频消融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带筋膜蒂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颂霖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9期2-4,共3页
目的:分析运用带筋膜蒂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例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的患者,运用带筋膜蒂桡骨瓣移植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0个月,平均随... 目的:分析运用带筋膜蒂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例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的患者,运用带筋膜蒂桡骨瓣移植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0个月,平均随访18.8个月,术后6个月从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疼痛情况及腕关节活动度三方面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前与术后的对比,发现带筋膜蒂桡骨瓣移植能有效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使骨折转化为2期愈合,减轻腕关节疼痛,使腕关节的活动功能得到改善,是治疗腕舟状骨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筋膜蒂 桡骨瓣 陈旧性 舟状骨骨折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洋 周武忠 叶颂霖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间惠州华康骨伤医院脊柱创伤科诊治的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间惠州华康骨伤医院脊柱创伤科诊治的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窗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3.3)d vs(11.2±4.6)d]、切口长度[(1.1±0.4)cm vs(4.2±1.8)cm]和术中出血量[(21.5±9.8)m L vs(35.2±14.5)m L]比较,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2周、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3.5±1.5)vs(4.3±1.9)]及术后2周的VAS评分[(2.7±1.2)vs(3.4±1.6)]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c Nab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1.8%和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和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能早期减轻患者疼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 椎板间开窗 椎间盘 髓核 疗效
下载PDF
罗哌卡因局麻与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武忠 叶颂霖 +1 位作者 孙俊 汪洋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对照实验,将髋部骨折术后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皮肤缝合前术区行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予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采...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与自控镇痛泵对髋部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对照实验,将髋部骨折术后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皮肤缝合前术区行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予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后10 h内的疗效进行评估,比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于髋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因此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是髋部骨折术后镇痛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浸润麻醉 镇痛泵 术后疼痛
下载PDF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际平 叶颂霖 刘海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行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闭合复位组,42例行切开复位桡骨远...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行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闭合复位组,42例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为切开复位组。结果:9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闭合复位组优、良、可、差分别为20、21、6、3例,优良率82.0%;切开复位组优、良、可、差分别为18、19、4、1例,优良率8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两组患者6周时影像学测量及8周时腕部功能情况比较,切开复位组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不如内固定精确,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倾角复位后存在一定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夹板 钢板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亮 叶颂霖 +2 位作者 罗顺宁 庞贵春 邹而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运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克氏针组及钢板组,分别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固定效果。... 目的:比较运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克氏针组及钢板组,分别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19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是治疗锁骨骨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内固定物易松动致骨折畸形愈合;钢板内固定稳定可靠,但切口大、损伤大、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切开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术 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克氏针内固定联合钢丝套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际平 叶颂霖 伍见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钢丝套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75例手指断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克氏针内固定联合钢丝套圈内固定治疗,40例)和单纯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术后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钢丝套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75例手指断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克氏针内固定联合钢丝套圈内固定治疗,40例)和单纯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断指成活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感觉和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优良率(97.50%)显著高于单纯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断指成活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少于单纯组,感觉评分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骨不愈合、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联合钢丝套圈内固定在断指再植患者中进行治疗,能提高内固定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断离 断指再植术 克氏针内固定 钢丝套圈内固定
下载PDF
中医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9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海亮 叶颂霖 +2 位作者 罗顺宁 庞贵春 邹而标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2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运用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中药黄水纱外敷及配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19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结果:192例均获得随访,优102... 目的:分析中医运用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中药黄水纱外敷及配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19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结果:192例均获得随访,优102例,良81例,差9例,总优良率95.3%。结论:闭合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并且具有经济、创伤小,愈合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闭合手法复位 小夹板“8”字绷带 屈肘固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际平 叶颂霖 伍见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720-722,共3页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9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行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观察其治疗前...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9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行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功能评分、疼痛情况变化,分析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总时间(23.7±1.8)d、手术总时间(74.9±10.8)min、术中总出血量(37.1±6.2)ml、术后总出血量(286.5±23.7)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4.7±0.9)d、伤口愈合时间(12.1±1.1)d、C反应蛋白变化率(77.9±4.1)%;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升高,自术后24h达到高峰并开始逐渐下降,术后72 h降至(1.58±0.37)分,较术前的(1.88±0.81)分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HSS、Baird-Jackson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能够解决单一治疗方案在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中疗效不佳的弊端,其促进愈合、控制感染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4
13
作者 庞贵春 叶颂霖 +3 位作者 刘海亮 邹尔标 张瑞常 巫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病例298例,均采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拉力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按Gustil... 目的探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内固定治疗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病例298例,均采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拉力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按Gustilo分型:Ⅰ型82例、Ⅱ型106例、ⅢA型74例、ⅢB型33例、ⅢC型3例。软组织缺损39例,面积4cm×2cm~16cm×6cm,6例骨缺损。急诊行骨折固定和血管修复,Ⅱ期对软组织或骨缺损采用8种39块组织瓣移位或移植修复,成活36块,成活率92%。术后骨折顺利愈合287例,延迟愈合8例,不愈合3例;经植骨9例、外固定支架加压治疗2例均治愈,无截肢病例。结果返院随访282例,入户随访16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6个月,主要观察软组织、骨痂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Johner-Wruhs疗效分析法进行疗效评定:优187例,良87例,可18例,差6例;优良率91.9%。结论小腿开放骨折,初期清创并采用双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拉力螺丝钉、克氏针固定骨折,严重的ⅢB或ⅢC型骨折Ⅱ期采用适当的组织瓣移植修复软组织或骨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损伤 固定术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伍见锋 叶颂霖 张靖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5例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筛选后选中64例患者,依照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5例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筛选后选中64例患者,依照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均采用PFNA方法予以固定骨折部位,手术切皮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配入250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对照组在同样手术治疗的同时,在手术切皮前10 min静脉滴注250 ml生理盐水。术后5 d比较两组的总失血量、输入血量、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并于术后15 d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证实下肢有无静脉血栓形成。结果研究组的总失血量、输入血量与隐性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未出现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4例肌间静脉血栓,但未见其他部位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2.5%,两组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有明显降低作用,同时不会使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产生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转子间骨折 隐性失血
下载PDF
中医闭合复位屈曲与伸直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海亮 叶颂霖 +2 位作者 庞贵春 罗顺宁 邹而标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比较运用中医闭合复位屈曲与伸直两种不同外固定方法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76例闭合性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伸直位外固定治疗,36... 目的:比较运用中医闭合复位屈曲与伸直两种不同外固定方法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76例闭合性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运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伸直位外固定治疗,36例运用握绷带并指屈曲位绷带外固定治疗。结果:7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采用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疗效评定标准[1]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外固定方法简单,可行,但小夹板伸直位外固定疗效明显优于握绷带并指屈曲位绷带外固定治疗,小夹板伸直位外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是一种切实有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闭合复位 掌骨颈 骨折 屈曲 伸直 外固定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海亮 叶颂霖 +2 位作者 张靖 刘琰 古治中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4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运用手法复位、中药黄水纱外敷及自制杉树皮小夹板超肩关节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运用手法复位、中药黄水纱外敷及自制杉树皮小夹板超肩关节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参照Constan-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记录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功能及肌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治疗费用低、取材方便、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特别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外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海亮 叶颂霖 +2 位作者 庞贵春 罗顺宁 邹而标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0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07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闭合性掌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夹板外固定组及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组,30例运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 目的探讨运用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07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闭合性掌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夹板外固定组及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组,30例运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0例运用闭合复位经皮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外固定方法简单,可行,但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疗效明显优于夹板外固定,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骨折牢靠稳定,是一种创新有较可行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骨折 小夹板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
下载PDF
48例骨水泥髁式针钢丝组成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庞贵春 叶颂霖 +5 位作者 刘海亮 邹尔标 张靖 陈锐 张瑞常 巫东 《广州医药》 2010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骨水泥、髁式针、钢丝组成外固定支架治疗指、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应用骨水泥、髁式针、钢丝组成外固定支架治疗指、掌骨骨折48例,并随机抽取髁式针内固定法治疗指骨、... 目的探讨研究骨水泥、髁式针、钢丝组成外固定支架治疗指、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应用骨水泥、髁式针、钢丝组成外固定支架治疗指、掌骨骨折48例,并随机抽取髁式针内固定法治疗指骨、掌骨骨折病例4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照。结果所有病例平均18个月随访,治疗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5W,对照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3.5W。关节功能按照TAM系统评定优良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6.7%。经2χ检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与传统髁式针内固定疗法相比,采用骨水泥、髁式针组合成外固定支架治疗指骨、掌骨骨折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方便换药、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可缩短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关节功能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外固定支架 指掌骨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围术期隐性出血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际平 叶颂霖 伍见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80例行PFB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后1、2、3d隐血出血量,并分析性别...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80例行PFB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后1、2、3d隐血出血量,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手术时间、合并症、是否放置引流管等相关因素对隐形出血影响。结果患者术后第1天隐性出血量显著多于术后第2、3天,呈逐渐减少趋势,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骨折类型为Ⅳ~Ⅴ级,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手术时间≥1.5h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出血量相对增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骨折类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手术时间均为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隐性出血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出血易发生于术后24h内,临床中对高龄、骨折类型为Ⅳ~Ⅴ级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手术时间〉1.5h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检测血常规,积极预防隐性出血所引起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隐性出血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术结合益气生血汤及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海亮 叶颂霖 +1 位作者 张靖 刘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结合益气生血汤及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术后以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生血汤治疗。治疗4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结合益气生血汤及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术后以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生血汤治疗。治疗4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术结合益气生血汤及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益气生血汤 骨化醇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