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等级公路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以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国强 司子黄 银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目的】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耦合,为明确公路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深层次关系,以期对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宁市作为案例,建立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指标体系,利用... 【目的】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耦合,为明确公路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深层次关系,以期对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宁市作为案例,建立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指标体系,利用缓冲区分析,探究不同等级公路与各指数间时空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公路影响域内建设用地占比最高,且比例逐渐增加;各级公路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乡镇道路及其他道路对景观格局破碎化作用最明显;公路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影响随缓冲区距离增加而减弱,且这一影响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大。【结论】表明不同等级公路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具有类别选择性和影响方向性差异,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这一影响遵循距离衰减效应,且最大影响距离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经济体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西宁市
下载PDF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为例
2
作者 卢业勤 赵鹏军 +3 位作者 马国强 肖人荣 司子黄 赵东一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结合降水、地形、植被、土壤、水文和土地利用等数据构建最大熵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相融合的乡镇单元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为案例进行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梵净山地质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主要... 结合降水、地形、植被、土壤、水文和土地利用等数据构建最大熵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相融合的乡镇单元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为案例进行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梵净山地质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梵净山东北侧的寨英镇、怒溪镇以及梵净山西侧的罗场镇、缠溪镇,中部的自然保护地灾害发生概率较低;梵净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关系更大,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为距居民点的距离;降雨是梵净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催化变量,能够强化多个影响因子的作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以及Kvamme增益统计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90和0.885,Kvamme增益统计值为0.89,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精度较高,划分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区分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最大熵模型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