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中的阈限空间与社会拟剧
1
作者 徐明莺 司文畅 《语言教育》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美国作家约翰·契弗以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为对象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的典型情节模式是一种社会拟剧,阈限空间是这种社会拟剧情节模式的构造方式。以维克多·特纳的社会拟剧理论和阈限性理论为依据,可以发现在契弗的短篇小说中,... 美国作家约翰·契弗以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为对象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的典型情节模式是一种社会拟剧,阈限空间是这种社会拟剧情节模式的构造方式。以维克多·特纳的社会拟剧理论和阈限性理论为依据,可以发现在契弗的短篇小说中,地理性阈限空间作为叙事场景支撑起社会拟剧的基本结构,仪式性阈限空间作为伦理表征实现了社会拟剧的伦理塑造,体验性阈限空间作为经验路径提供了社会拟剧的读者经验。阈限空间与社会拟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有助于考察契弗在小说中表达经验观念的具体方式以及该表达方式的目的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契弗 阈限空间 社会拟剧
下载PDF
哲学诠释学视角下《占有》中的主体间性
2
作者 徐明莺 司文畅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81-87,共7页
当代英国作家A.S.拜厄特在《占有》中以一种诠释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作为女性历史经验和生存经验的主要传递机制。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基础,小说体现的两种诠释学主体间性的显现方式可被总结为思辨性阐释和视域融合。哲学诠释... 当代英国作家A.S.拜厄特在《占有》中以一种诠释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作为女性历史经验和生存经验的主要传递机制。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基础,小说体现的两种诠释学主体间性的显现方式可被总结为思辨性阐释和视域融合。哲学诠释学对经验实践性的强调是诠释学主体间性能够成为小说中女性经验传递机制的重要原因。通过发掘女性经验的实践性维度,拜厄特表达了对女性经验状况的理想愿景,即一种经验共享、互相理解、跨越历史隔阂和主观臆断的女性经验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拜厄特 哲学诠释学 主体间性 女性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