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膀胱副神经节瘤12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
1
作者 王子豪 李铮 +2 位作者 司马晨阳 陈欢欢 杨锦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 提高原发性膀胱副神经节瘤(PGL)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与误诊。方法 收集2012-08—2022-12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例原发性膀胱PG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2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经尿道膀胱... 目的 提高原发性膀胱副神经节瘤(PGL)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与误诊。方法 收集2012-08—2022-12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例原发性膀胱PG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2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余8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膀胱PGL,免疫组化上皮源性标记物角蛋白(CK)均为阴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突触素(Syn)和嗜铬蛋白颗粒A(CgA)均为阳性。1例失访,余11例术后随访45.36个月(范围:8~84个月),复发3例,其中1例死于全身多发转移。结论 原发性膀胱PGL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术后密切随访是提高疾病控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 误诊 治疗
下载PDF
Ⅹ型胶原蛋白α1通过激活黏着斑激酶通路影响前列腺癌的进展
2
作者 丁亚飞 司马晨阳 +4 位作者 冯源康 刘景明 杨文龙 黄珍林 顾朝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α1(COL10A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497例前列腺癌组织和52例前列腺正常组织中基因COL10A1的表达差异。将人源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转染空载...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α1(COL10A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497例前列腺癌组织和52例前列腺正常组织中基因COL10A1的表达差异。将人源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转染空载质粒和COL10A1过表达质粒, 转染2 d后, 使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细胞的迁移能力, 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探索COL10A1与p-DDR2之间的关系, 并验证其对黏着斑激酶(FAK)通路的影响。两实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实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EdU着色细胞比例低于实验组[22RV1:(14.760±2.255)%比(53.850±4.463)%, t=7.816, P<0.05;DU145:(20.560±3.198)%比(65.470±2.857)%, t=10.470, P<0.05]、培养96 h后吸光度低于实验组(22RV1:2.076±0.090比2.538±0.075, F=27.820, P<0.05;DU145:2.194±0.078比2.856±0.087, F=190.700, P<0.05)、克隆形成数低于实验组(22RV1:48.330±5.364比162.700±13.120, t=8.067, P<0.05;DU145:132.000±12.100比297.300±17.320, t=7.825, P<0.05)、划痕愈合率低于实验组[22RV1:(21.330±1.202)%比(31.330±1.453)%, t=5.303, P<0.05;DU145:(25.330±0.882)%比(48.670±2.906)%, t=7.683, P<0.05]、迁移细胞数低于实验组(22RV1:55.670±4.910比154.000±6.557, t=12.000, P<0.05;DU145:28.330±5.608比90.330±11.050, t=5.003, P<0.05)。同时, COL10A1能显著增加p-DDR2蛋白的表达(22RV1:0.621±0.010比0.690±0.017, t=3.417, P<0.05;DU145:0.557±0.010比0.734±0.010, t=12.580, P<0.05)、升高FAK蛋白的表达(22RV1:0.487±0.008比0.608±0.005, t=13.530, P<0.05;DU145:0.441±0.010比0.511±0.011, t=4.658, P<0.05)。结论 COL10A1能够通过DDR2/FAK轴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Ⅹ型胶原蛋白 黏着斑激酶 盘状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2
原文传递
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3
作者 司马晨阳 丁亚飞 +3 位作者 汪涛 黄珍林 贾占奎 杨锦建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2-458,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原发性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34.3%),女23例(65.7%)。年龄(61.1±13.0)岁。临床症状包括尿道梗阻13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原发性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34.3%),女23例(65.7%)。年龄(61.1±13.0)岁。临床症状包括尿道梗阻13例(37.1%),血尿7例(20.0%),尿道出血6例(17.1%),尿路刺激症状5例(14.3%),尿失禁1例(2.9%),腰痛1例(2.9%),阴囊溃疡1例(2.9%),自行查体发现1例(2.9%)。所有患者均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活检病理为尿路上皮癌16例,鳞癌7例,腺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尿路上皮癌合并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肉瘤样癌1例,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肿瘤位于近端尿道13例(37.1%),远端尿道22例(62.9%)。肿瘤最大径<3cm14例(40.0%),≥3cm16例(45.7%),仅表现为黏膜异常5例(14.3%)。肿瘤分期T_(1)期12例,T_(2)期9例,T_(3)期7例,T_(4)期7例。影像学检查评估淋巴结:N_(1)期25例,N_(2)期2例,N2期8例。术前3例行淋巴结活检,术中8例清扫盆腔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检查提示6例淋巴结转移。1例初诊时伴远处转移。31例行手术治疗,16例行根治性尿道切除术,8例行尿道肿物切除术,7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4例未行手术治疗,1例为上皮样血管肉瘤,行放疗联合化疗;2例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1例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5例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2(2,122)个月。17例生存,18例死亡,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3(13,未达到)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T分期(P=0.019)、肿瘤最大径(P=0.016)和肿瘤位置(P=0.00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cm(HR=2.673,P=0.029)和肿瘤位于近端尿道(HR=3.064,P=0.023)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治疗方式、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辅助化疗、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临床N分期、病理N分期对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女性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是预后的影响因素(Х^(2)=17.246,P<0.01)。结论原发性尿道癌临床罕见,症状多样,整体预后差。肿瘤最大径≥3 cm和肿瘤位于尿道近端是影响原发性尿道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尿道肿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