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细胞活化因子的纯化和复性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吉清 钟小林 +3 位作者 高会广 李蓉芬 彭家和 何凤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 获得高纯度和高活性的B细胞活化因子 (BcellactivatingfactorbelongingtotheTNFfamily ,BAFF)。 方法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 pQE 80L BAFF112 2 85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rhBAFF112 2 85,超声碎菌 ,提取包涵体 ,经Ni2 + ... 目的 获得高纯度和高活性的B细胞活化因子 (BcellactivatingfactorbelongingtotheTNFfamily ,BAFF)。 方法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 pQE 80L BAFF112 2 85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rhBAFF112 2 85,超声碎菌 ,提取包涵体 ,经Ni2 + NTA亲和层析和SepharcrylS 2 0 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 ,选择不同氧化还原条件进行复性 ,进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 结果 得到了有较高纯度和较好生物学活性的rhBAFF112 2 85蛋白。结论 优化了BAFF蛋白的纯化和复性的参数 ,所获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BAFF) 包涵体 纯化 复性
下载PDF
从噬菌体构象型7肽库中筛选BLyS的抑制性短肽 被引量:1
2
作者 吉清 何凤田 +4 位作者 李蓉芬 高会广 郑英如 钟小林 郑汉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 :从噬菌体构象型 7肽库中筛选BLyS的抑制性短肽。方法 :用重组人BLyS筛选噬菌体构象型 7肽库 ,用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细胞增殖活性试验鉴定噬菌体克隆。结果 :经过 3轮亲和筛选 ,噬菌体的回收率增加 ,阳性克隆得到富集。所获两... 目的 :从噬菌体构象型 7肽库中筛选BLyS的抑制性短肽。方法 :用重组人BLyS筛选噬菌体构象型 7肽库 ,用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细胞增殖活性试验鉴定噬菌体克隆。结果 :经过 3轮亲和筛选 ,噬菌体的回收率增加 ,阳性克隆得到富集。所获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能特异性地抑制BLyS刺激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 :获得了噬菌体呈现的能够抑制BLyS的两个短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YS 噬菌体肽库 小肽
下载PDF
消化内镜手术技能阶梯式规范化教学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吉清 肖天利 彭贵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02-102,共1页
近年来,消化内镜手术技术蓬勃发展,紧跟国际趋势,各类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层出不穷。临床消化内科的诊断和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镜手术已成为现代内科手术主流趋势,病患得益于其中微创快捷方便治疗的同时,对消化内镜专业... 近年来,消化内镜手术技术蓬勃发展,紧跟国际趋势,各类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层出不穷。临床消化内科的诊断和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镜手术已成为现代内科手术主流趋势,病患得益于其中微创快捷方便治疗的同时,对消化内镜专业医生的培训机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手术技能 规范教学
下载PDF
肥胖基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吉清 何风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肥胖基因又称瘦素基因,Ob基因,位于第7对染色体q31.3位点处,长约20 kb,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只有成熟的黄脂肪细胞才表达。其编码产物瘦素为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通常血液浓度约为10^(-9)g/ml。瘦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肥胖基因又称瘦素基因,Ob基因,位于第7对染色体q31.3位点处,长约20 kb,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只有成熟的黄脂肪细胞才表达。其编码产物瘦素为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通常血液浓度约为10^(-9)g/ml。瘦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和相应的信号转导体系调节下丘脑的饱食中枢发挥作用,它的作用机制与促黑皮质素、神经肽Y、刺鼠相关蛋白、黑素凝聚素等一系列相关分于有关。此外,瘦素还和胰岛素等多种内分泌激素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在神经、消化、生殖等系统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基因 瘦素 OB基因
下载PDF
包涵体复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吉清 何凤田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6期516-518,共3页
大肠杆菌表达的外源基因产物通常是不可溶的包涵体。包涵体需要经过溶解和复性才能得到有活性的蛋白质。复性是蛋白质从未折叠到折叠形式的过程 ,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变性剂对包涵体的溶解度、变性剂的去除、一些小分子对复性的帮... 大肠杆菌表达的外源基因产物通常是不可溶的包涵体。包涵体需要经过溶解和复性才能得到有活性的蛋白质。复性是蛋白质从未折叠到折叠形式的过程 ,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变性剂对包涵体的溶解度、变性剂的去除、一些小分子对复性的帮助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涵体 蛋白复性 大肠杆菌表达 研究进展 相关因素 影响 蛋白质 变性剂 外源基因 小分子
下载PDF
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纯化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6
作者 吉清 何凤田 +5 位作者 高会广 李蓉芬 彭家和 郑英如 周红 钟小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获得高纯度和高活性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方法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QE 80L BLyS112 -2 85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rhBLyS112 -2 85,超声碎菌 ,提取包涵体 ,经Ni2 + NTA亲和层析和SepharcrylS 2 0 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 ,... 目的 获得高纯度和高活性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方法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QE 80L BLyS112 -2 85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rhBLyS112 -2 85,超声碎菌 ,提取包涵体 ,经Ni2 + NTA亲和层析和SepharcrylS 2 0 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 ,选择不同氧化还原条件进行复性 ,进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得到了有较高纯度和较好生物学活性的rhBLyS112 -2 85蛋白。结论 优化了BLyS蛋白的纯化和复性的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包涵体 纯化 复性
下载PDF
细胞因子TNFSF13B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7
作者 吉清 何凤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4-347,共4页
TNFSF13B是于 1999年发现并克隆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 ,它广泛参与了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调节。该文介绍TNFSF13B的结构及功能特点、TNFSF13B在相关疾病 (如免疫功能低下、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某些肿瘤等 )
关键词 TNFSF13B 免疫调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人HMGB1 B Box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 何凤田 +7 位作者 黎松 李蓉芬 钟小林 高会广 吉清 戴双双 陈麟凤 邢效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经RTPCR从人新鲜扁桃体组织中扩增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中的Bbox(88~162残基)的cDNA,构建于载体pUC19,经测序后与GenBank中报道的已知序列完全一致,再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DHFR中,表达并鉴定目的蛋白.经Ni2+亲和层析柱、多粘... 经RTPCR从人新鲜扁桃体组织中扩增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中的Bbox(88~162残基)的cDNA,构建于载体pUC19,经测序后与GenBank中报道的已知序列完全一致,再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DHFR中,表达并鉴定目的蛋白.经Ni2+亲和层析柱、多粘菌素B层析柱纯化获得高纯度的DHFRHMGB1Bbox蛋白,然后将此重组HMGB1Bbox加入到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37℃,5%CO2下,刺激PBMCs6h,用ELISA检测PBMCs释放TNFα、IL6的量,经检测后证明纯化后的重组HMGB1Bbox能显著地刺激PBMCs释放致炎因子TNFα、IL6.HMGB1Bbox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MGB1Bbox的作用机制以及新型抗炎制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B BOX RT-PCR 表达 纯化 ELISA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结肠癌单抗MC5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可变区片段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凤田 李蓉芬 +4 位作者 张艳 吉清 陈宝军 乔太东 樊代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639,共4页
背景与目的:MC5是一种特异性良好的针对人结肠癌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而将鼠源性抗体小型化可使其用于在体研究时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MC5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方法:从分泌MC5的杂交... 背景与目的:MC5是一种特异性良好的针对人结肠癌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而将鼠源性抗体小型化可使其用于在体研究时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MC5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方法:从分泌MC5的杂交瘤细胞分离mRNA,RT-PCR分别扩增抗体的重、轻链可变区DNA(VH和VLDNA),两者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噬粒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辅助噬菌体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以高表达MC5结合抗原的细胞株SW480对重组噬菌体抗体ScFv进行两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克隆经ELISA筛选呈现MC5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经竞争ELISA对阳性克隆结合抗原的能力进行鉴定。结果: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340bp、320bp和750bp。在随机筛检的25个克隆中得到10个呈现MC5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其中结合抗原能力强的克隆有3个。结论:用噬菌体呈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单抗MC5的ScFv,为拓展该抗体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单克隆抗体 单链可变区片段 噬菌体呈现技术
下载PDF
掺Tm^(3+)光纤激光器的热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茂 任钢 +3 位作者 吉清 刘文兵 刘全喜 钟鸣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469,共5页
随着泵浦源功率的提高和双包层抽运技术的发展,掺Tm3+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达到kW量级,热效应逐渐成为限制掺Tm3+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主要分析了掺Tm3+光纤激光器的热效应以及一些常用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掺Tm3+光纤激光器 热效应 温度分布 换热系数
下载PDF
一种可溶性单抗ScFv片段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小林 高会广 +1 位作者 吉清 黄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91-694,共4页
目的 利用E .coliHB2 15 1表达结肠癌单抗MC3的单链可变区片段 (Singlechainvariablefragment,ScFv) ,纯化并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 ,为结肠癌体内诊断和治疗性研究提供靶向载体分子。方法 利用呈现ScFv抗体的重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HB2 ... 目的 利用E .coliHB2 15 1表达结肠癌单抗MC3的单链可变区片段 (Singlechainvariablefragment,ScFv) ,纯化并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 ,为结肠癌体内诊断和治疗性研究提供靶向载体分子。方法 利用呈现ScFv抗体的重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HB2 15 1进行可溶性抗体表达 ,经点印迹和Western印迹检测可溶性单抗ScFv的表达水平 ,经ELISA检测可溶性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用双脱氧法对组成ScFvDNA的VH和VLDNA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可溶性MC3ScFv获得了成功表达 ,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周质腔中 ,其分子量约为 3 2× 10 3。来自所获得的 3个克隆周质提取物均能抑制单抗与高水平表达MC3结合抗原的AGS细胞结合 ,抑制率分别为 41.19%、3 6.89%、3 3 .77%。对ScFv的VH和VLDNA的测序结果表明所获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属IgG1亚族 ,κ型。结论 利用大肠杆菌HB2 15 1成功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MC3ScFv ,为拓展该抗体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单克隆抗体 单链可变区片段 噬菌体
下载PDF
人BLyS免疫抑制分子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会广 何凤田 +5 位作者 府伟灵 李蓉芬 陈麟凤 卞爱娜 吉清 戴双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用异源性T辅助细胞表位修饰人可溶性BLyS突变体(msBLyS),构建和表达BLyS的新型免疫抑制分子。方法经PCR方法构建msBLyScDNA,然后分别与鸡卵清溶菌酶(HEL)或卵清蛋白(OVA)Th表位DNA序列重组,行序列测定后,构建于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QE-... 目的用异源性T辅助细胞表位修饰人可溶性BLyS突变体(msBLyS),构建和表达BLyS的新型免疫抑制分子。方法经PCR方法构建msBLyScDNA,然后分别与鸡卵清溶菌酶(HEL)或卵清蛋白(OVA)Th表位DNA序列重组,行序列测定后,构建于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QE-80L并转化E.coliDH5α,经IPTG诱导表达,Ni-NTA层析纯化后,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DNA测序表明,重组HELmsBLyS和OVAmsBLyS的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HELms-BLyS和OVAmsBLyS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经Ni-NTA层析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可达90%以上。活性检测发现,重组蛋白均不能促进Raji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BLyS的免疫抑制分子,并获得了高效表达及纯化,纯化产物已丧失了sBLyS所具有的细胞增殖活性,为进一步探讨其治疗作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Th表位DNA序列 免疫抑制分子
下载PDF
空空导弹导引头新型视线稳定平台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吉清 袁佳 邓显池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8期56-56,63,共2页
导弹在拦截目标过程中,弹体姿态的变化会影响光轴视线指向,必须采用稳定平台保持光轴惯性空间稳定。论文首先从框架结构对国内外新型视线稳定平台进行划分,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其次对新型稳定平台的视线稳定技术和控制方法作了分析;最后... 导弹在拦截目标过程中,弹体姿态的变化会影响光轴视线指向,必须采用稳定平台保持光轴惯性空间稳定。论文首先从框架结构对国内外新型视线稳定平台进行划分,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其次对新型稳定平台的视线稳定技术和控制方法作了分析;最后介绍了新型视线稳定平台在国外近距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状况,以便我们国家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稳定平台 框架结构 视线稳定技术 应用状况
下载PDF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胃癌单抗MGd1的抗独特型抗体
14
作者 何凤田 李蓉芬 +4 位作者 郑英如 高会广 吉清 龚薇 胡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11-1914,共4页
目的获得胃癌单抗MGd1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抗体(抗-Id),为研制针对MGd1的抗-Id重组胃癌瘤苗创造条件。方法分离经单抗免疫鼠脾脏的mRNA,经RT-PCR分别扩增抗体VH和VLDNA,进而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 目的获得胃癌单抗MGd1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抗体(抗-Id),为研制针对MGd1的抗-Id重组胃癌瘤苗创造条件。方法分离经单抗免疫鼠脾脏的mRNA,经RT-PCR分别扩增抗体VH和VLDNA,进而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挽救后获得噬菌体呈现型ScFv文库。以MGd1对文库进行4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克隆经ELISA筛选呈现抗-Id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进而经竞争ELISA对其所属抗-Id类型进行初步鉴定。结果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抗体ScFv文库经4轮筛选后,在随机筛检的40个克隆中得到17个呈现抗-IdScFv的噬菌体单克隆。在17个克隆中,有3个呈现β或γ型抗-IdScFv。结论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制备了针对单抗MGd1的抗-IdScFv,从而为筛选新的胃癌重组抗-Id瘤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单克隆抗体 抗独特型抗体 噬菌体 抗体库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判例法
15
作者 吉清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作为社会调整的重要手段,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法律的发展和演化经历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判例的有机生成功能可以弥补制定法的真空、不足和滞后。我国目前正处在政治经济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关系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作为社会调整的重要手段,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法律的发展和演化经历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判例的有机生成功能可以弥补制定法的真空、不足和滞后。我国目前正处在政治经济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关系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应当充分发挥判例在维护社会稳定、繁荣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不断完善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判例法 制定法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光纤陀螺信号去噪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涛 王伟 吉清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3期70-71,82,共3页
为提高光纤陀螺的使用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光纤陀螺信号去噪方法。根据小波变换的原理,使用四阶Daubechies小波对光纤陀螺信号进行分解,选择改进阈值法对小波系数进行重构。该方法能有效滤除噪声并保留有用信号,克服了硬阈值与... 为提高光纤陀螺的使用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光纤陀螺信号去噪方法。根据小波变换的原理,使用四阶Daubechies小波对光纤陀螺信号进行分解,选择改进阈值法对小波系数进行重构。该方法能有效滤除噪声并保留有用信号,克服了硬阈值与软阈值的缺陷,能有效地提高光纤陀螺的使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小波变换 改进阈值 降噪
下载PDF
圈套器冷切除术与热切除术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何金龙 陈磊 +5 位作者 陈静 冯晓峰 陈瑶 段丽霞 房殿春 吉清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429-2434,共6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热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8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50例行结直肠小息肉内镜... 目的评价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热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8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50例行结直肠小息肉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SP组1796例,HSP组195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钛夹使用数量、使用率、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穿孔率、腹部不适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息肉数量、大小、部位、形态、病理类型)和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钛夹使用率及平均使用数量均显著低于HSP组[11.19%vs 19.55%,P<0.001;(0.16±0.49)vs(0.27±0.63)枚,P<0.001];CSP组完整切除率与H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99%vs 95.04%,P=0.158);CSP组标本回收率优于HSP组(99.55%vs 98.26%,P<0.001);CSP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HSP组(0.06%vs 0.46%,P=0.037);CSP组未发生穿孔,HSP组发生1例(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CSP组腹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HSP组(4.18%vs 9.31%,P<0.001)。结论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与HSP相比,钛夹使用率及平均使用数量更低,标本回收率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冷切除术 热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国监理现状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峻 朱峻 +3 位作者 黄焱 卞昊天 陶家盛 吉清 《建设监理》 2008年第9期8-9,共2页
中国监理制度实行已有20年了。我们从事监理工作都已多年,亲身体验到了我国监理制度的建立、推广、彷徨等各个阶段,也参加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的考试,也看了、学习了很多关于监理的探讨文章。在此... 中国监理制度实行已有20年了。我们从事监理工作都已多年,亲身体验到了我国监理制度的建立、推广、彷徨等各个阶段,也参加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的考试,也看了、学习了很多关于监理的探讨文章。在此,我们不想多谈DBB、EPC、PM、PMC、CM、BOT、PPP等模式与监理的关系及结合运用,只想从基层监理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谈一谈对监理工作的一点感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理现状 中国 监理工程师 展望 监理制度 监理工作 PMC 注册
下载PDF
人可溶性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结合小肽的筛选及其免疫抑制功能分析
19
作者 吉清 郑英如 +3 位作者 李蓉芬 钟小林 高会广 何凤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41-643,共3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抑制性小肽。方法用重组人BLyS筛选噬菌体构象型7肽库,人工合成小肽鉴定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经过筛选,得到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人工合成的两个小肽在体外能特异性地抑制BLyS刺激细胞增生的活... 目的筛选和鉴定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抑制性小肽。方法用重组人BLyS筛选噬菌体构象型7肽库,人工合成小肽鉴定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经过筛选,得到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人工合成的两个小肽在体外能特异性地抑制BLyS刺激细胞增生的活性。结论获得了两个能够抑制BlyS功能的小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免疫抑制 筛选 噬菌体 刺激细胞 体克 体外 结论 目的 方法
原文传递
多肽PⅢ术中与术后腹腔注射抑制胃癌腹膜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飞虎 杨力 +7 位作者 吉清 张燕齐 刘震雄 王治忠 阎丽 王敬博 靳海峰 李婷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6期3260-3263,共4页
目的评价多肽PⅢ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内应用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作用。方法48只裸鼠经完整组织块裸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胃癌腹膜转移模型。每组16只,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术中腹腔多肽灌洗+术后多肽治疗组(关腹前立即用60ml、43... 目的评价多肽PⅢ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内应用对胃癌腹膜转移的作用。方法48只裸鼠经完整组织块裸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胃癌腹膜转移模型。每组16只,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术中腹腔多肽灌洗+术后多肽治疗组(关腹前立即用60ml、43℃生理盐水溶解多肽PⅢ200μg冲洗腹腔2次);③术后多肽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治疗,对照组每只裸鼠与第8、10、12、14、16、18、20、22天腹腔各0·2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②组和③组与对照组相同的时间分别给予多肽PⅢ2mg/kg腹腔注射,移植后第23天各取6只裸鼠脱颈处死,测定原位肿瘤重量,观察腹膜转移情况。其余裸鼠用于生存率试验。结果对照组、术中腹腔多肽灌洗+术后多肽治疗组和术后多肽治疗组的裸鼠原位肿瘤重量分别为(1·93±0·22)g、(1·81±0·36)g、(1·95±0·45)g,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多肽治疗组和术中腹腔多肽灌洗+术后多肽治疗组的裸鼠腹膜转移的瘤结节数分别为(126·3±9·6)个、(64·2±8·3)个、(9·2±1·3)个;其中大于2mm的裸鼠平均腹膜转移结节数分别为(51·2±3·6)个、(21·7±4·9)个、(1·6±0·2)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裸鼠生存试验显示术中腹腔多肽灌洗+术后多肽治疗组裸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及术后多肽治疗组的裸鼠生存时间。结论多肽PⅢ术中及术后腹腔内用药可明显降低裸鼠胃癌腹膜转移的发生,显著延长了裸鼠的生存期,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移植 肽类 小鼠 腹膜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