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艺术内蕴及其时代定向
1
作者 吉爱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艺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使命。艺术在文明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价值,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艺术创新,而艺术创新也需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艺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使命。艺术在文明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价值,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艺术创新,而艺术创新也需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走向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艺术创新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与艺术创作者主导相统一、自信自立与守正创新相促进、美的构建与思想精深相协调、多元样态与丰富叙事相对接等,从推进“第二个结合”、聚焦人民美学、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文明意蕴和世界影响力以及建立强大艺术队伍等方面做好战略谋划,真正承担起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艺术创新 艺术文化
下载PDF
新文科视阈中的美育价值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吉爱明 恽彩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5,共6页
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孕育新文科,新文科需要新美育的赋能。新文科视阈下新美育的根本在于其价值建构。“伦理美育”“技术美育”“社会美育”“学术美育”构成了新美育全景式、结构化与系统性的价值建构内涵。以“伦理美育”为基本... 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孕育新文科,新文科需要新美育的赋能。新文科视阈下新美育的根本在于其价值建构。“伦理美育”“技术美育”“社会美育”“学术美育”构成了新美育全景式、结构化与系统性的价值建构内涵。以“伦理美育”为基本理念,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以“技术美育”为核心手段,赋能创新型国家的转型;以“社会美育”为普及手段,引领社会新风尚;以“学术美育”为真理追求,回归教育本质的知识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伦理美育 技术美育 社会美育 学术美育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151,共3页
文化创意产业化为艺术教育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艺术教育指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艺术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时,保持和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化为艺术教育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艺术教育指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艺术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时,保持和文化产业市场的高度结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本文系统解析了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辩证关系,并对高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发展路径作了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艺术教育 关系 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的高等艺术教育 被引量:8
4
作者 吉爱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98,共4页
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当下高等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国家从方针、政策层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文科艺术教育理念,以应对新形势对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文章立足新文科语境,从话语主导与文化自信、交叉... 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当下高等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国家从方针、政策层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文科艺术教育理念,以应对新形势对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文章立足新文科语境,从话语主导与文化自信、交叉融合与科技平台、价值重塑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探索和建构高等艺术教育自主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话语主导 交叉融合 价值重塑
下载PDF
“主题性”美术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 被引量:6
5
作者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8-201,共4页
20世纪中国美术始终贴近国家的发展与新变,并以“作品”表征出中国国家形象同步建构的过程。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意义和作用逐渐清晰,“主题性”美术创作成为最具特色也是重要的创作力量。中国美术一直秉持国家文艺方针与政策... 20世纪中国美术始终贴近国家的发展与新变,并以“作品”表征出中国国家形象同步建构的过程。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意义和作用逐渐清晰,“主题性”美术创作成为最具特色也是重要的创作力量。中国美术一直秉持国家文艺方针与政策,扎根于人民,抒发艺术家的共同心声,在国家形象视觉建构中,于内引导民众形成广泛共识,于外重塑中国形象、传播国家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 国家形象 视觉建构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 被引量:5
6
作者 吉爱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1,共5页
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凸显和构建国家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觉醒,而美术创作中的观念之争以及不同的风格呈现,实际上反映了特定时代下艺术家们心中不同的“国家形... 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凸显和构建国家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觉醒,而美术创作中的观念之争以及不同的风格呈现,实际上反映了特定时代下艺术家们心中不同的“国家形象”;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家”意识也由觉醒转变为“共存亡”的情感内设,20世纪初的“美术革命”顺应时变演变为“革命美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时期,中国美术的主要任务是为新生社会主义中国“造型”,为人民塑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则是在反思与伤痕中,开始了游离于本质初衷的国家形象建构的创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美术 国家形象 视觉建构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践行 被引量:3
7
作者 吉爱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新的时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新的时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哲学观照的角度,论述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逻辑基础,分析了其"有机统一"的系统结构,从其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内涵解读,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认识、丰富发展、氛围营造、实事求是四个方面的践行要求给出了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哲学观照 内涵 践行
下载PDF
重构新媒体时代的精神“理想国”——大众传媒的道德研究及标准构建刍议 被引量:5
8
作者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大众媒体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以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影响解放了人类潜能,发展了人的本质,也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众传媒所体现出的道德观构成了社会道德生态多极中的重要一极。... 大众媒体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以规模空前、深度空前的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影响解放了人类潜能,发展了人的本质,也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众传媒所体现出的道德观构成了社会道德生态多极中的重要一极。本文就道德功能的强化、道德标准的缺失和道德标准的构建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道德功能 道德标准 构建
下载PDF
“有教无类”辨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吉爱明 丁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着重从本质精神和内涵去解读"有教无类"的根本释义,并将这一思想置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教育思想体系中进行探究,彰显其在教育上和谐平等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 有教无类 释义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2
10
作者 吉爱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8,共5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部分,文艺创作承担着塑造国家形象的新使命。在新形势下,文艺创作应该在提炼中国文化标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等方面,塑造中国形象。艺术家应该通过创造优秀的作品...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部分,文艺创作承担着塑造国家形象的新使命。在新形势下,文艺创作应该在提炼中国文化标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等方面,塑造中国形象。艺术家应该通过创造优秀的作品,向中国人民主动宣讲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领导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阐释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理想,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造 国家形象 文化标识 中国故事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中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策略——以电影《我和我的……》系列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新主流电影是树立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和精神共同体的重要媒介。新主流电影凭借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视听语言,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传达。考察新主流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现代转型,关注主创人员如何将显性与隐性宣传教育有... 新主流电影是树立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和精神共同体的重要媒介。新主流电影凭借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视听语言,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传达。考察新主流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现代转型,关注主创人员如何将显性与隐性宣传教育有机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新主流电影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调整了意识形态表述策略,电影《我和我的……》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在三年时间里以“国庆档献礼片”和“命题作文”的形式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其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意识形态 宏大叙事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吉爱明 丁泗 《江苏教育研究》 2008年第8期57-60,共4页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终身教育 人文关怀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提升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爱明 《群众》 2020年第13期27-28,共2页
高校在精神文化领域汇集了众多知识分子,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双重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元价值思潮的冲击,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可谓事关宏旨、任务艰巨。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 高校在精神文化领域汇集了众多知识分子,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双重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元价值思潮的冲击,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可谓事关宏旨、任务艰巨。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关键处”和“要害处”下功夫,科学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不断实现质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多元价值 双重使命 培养合格人才 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关键处 科学把握 质效提升
下载PDF
论加强和改进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14
作者 吉爱明 闾彬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9,共3页
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应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为立足点,以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并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生活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 改进 道德教育 时代性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的构建
15
作者 吉爱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6期10-13,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就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建设,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为其自身的完善提供强大的内部动力,包括教育传播机制、超前预测机制、分析评判机制、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就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建设,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为其自身的完善提供强大的内部动力,包括教育传播机制、超前预测机制、分析评判机制、疏通引导机制、反馈反应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等。自我发展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社会思潮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机制 构建
下载PDF
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6
作者 吉爱明 宋德泳 《群众》 2020年第24期56-5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高校大学生已从90后向00后过渡,他们出生时互联网就已经风生水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高校大学生已从90后向00后过渡,他们出生时互联网就已经风生水起,并伴着互联网一同长大,被称之为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社交、娱乐等的重要渠道。如何在这些互联网"原住民"聚集的网络空间中,因势而新,充分运用新媒体,做好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立德树人 新媒体新技术 政治工作传统 信息技术 因势而新 互联网 90后
下载PDF
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考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恽彩锋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7,共3页
艺术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受到专业和学科性质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认识与其它学生群体有着明显的不同。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形成原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摆在... 艺术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受到专业和学科性质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认识与其它学生群体有着明显的不同。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形成原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也更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现状
下载PDF
艺术院校《艺术法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施初探
18
作者 梁淮平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29,共3页
艺术院校开设《艺术法学》课程,不仅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面对未来社会竞争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推进"五五"普法、实现依法事艺目标的迫切需要,更是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艺术法学 教学
下载PDF
我院举行“2007年度教学科研创作优秀成果表彰大会”
19
作者 吉爱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2期57-57,共1页
2008年3月28日,“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度教学科研创作优秀成果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大会集中表彰了一批2007年度我院在国家级、省级各项教学、科研、创作、比赛中获奖的集体和个人,同时,集中资助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项目。200... 2008年3月28日,“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度教学科研创作优秀成果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大会集中表彰了一批2007年度我院在国家级、省级各项教学、科研、创作、比赛中获奖的集体和个人,同时,集中资助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项目。2007年,我院音乐与表演类学科在教学、科研创作上喜获丰收。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科研 优秀成果 创作 表彰 南京艺术学院 科研项目 国家级 省级
下载PDF
彰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江苏担当
20
作者 吉爱明 《群众》 2023年第17期13-14,共2页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在这里交相...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竞放异彩。在新征程上,江苏有能力有责任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展现新作为,努力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成为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文明 楚汉文化 淮扬文化 金陵文化 传承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