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艺术内蕴及其时代定向 |
吉爱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新文科视阈中的美育价值建构 |
吉爱明
恽彩锋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3
|
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究 |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4
|
新文科视域下的高等艺术教育 |
吉爱明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5
|
“主题性”美术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 |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6
|
20世纪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的视觉建构 |
吉爱明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践行 |
吉爱明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8
|
重构新媒体时代的精神“理想国”——大众传媒的道德研究及标准构建刍议 |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9
|
“有教无类”辨义 |
吉爱明
丁泗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3
|
|
10
|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塑造 |
吉爱明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1
|
新主流电影中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策略——以电影《我和我的……》系列为例 |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2
|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
吉爱明
丁泗
|
《江苏教育研究》
|
2008 |
9
|
|
13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效 |
吉爱明
|
《群众》
|
2020 |
1
|
|
14
|
论加强和改进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
吉爱明
闾彬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0 |
|
15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的构建 |
吉爱明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吉爱明
宋德泳
|
《群众》
|
2020 |
0 |
|
17
|
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考量 |
恽彩锋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艺术院校《艺术法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施初探 |
梁淮平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我院举行“2007年度教学科研创作优秀成果表彰大会” |
吉爱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8 |
0 |
|
20
|
彰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江苏担当 |
吉爱明
|
《群众》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