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薹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佳男 曹小东 +5 位作者 同晓丽 李保军 赵亚军 罗斌 王灏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2期28-34,共7页
为了提高油菜应用价值,探索油菜多功能利用新思路。选择农艺性状优异的甘蓝型油菜G1为父本,G2为母本,构建289个双单倍体(DH)纯系,对其菜薹产量、植株性状、菜籽产量、生物学产量与经济效益进行考察评估,筛选菜薹产量高,不影响菜籽产量... 为了提高油菜应用价值,探索油菜多功能利用新思路。选择农艺性状优异的甘蓝型油菜G1为父本,G2为母本,构建289个双单倍体(DH)纯系,对其菜薹产量、植株性状、菜籽产量、生物学产量与经济效益进行考察评估,筛选菜薹产量高,不影响菜籽产量且经济效益高的“油薹两用”油菜品系。结果表明:分枝高度(BH)、一次有效分枝数(NFB)与菜籽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对照相比,采摘菜薹降低了株高(PH)、分枝高度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DH群体中,菜薹产量与菜籽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摘薹后菜籽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减少19.24%,但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加48.87%,其中筛选出48份材料菜籽产量(产量变化范围在-10%~10%)不受摘薹影响,63份材料摘薹后菜籽产量增加,增产幅度>10%,增产效果明显。30份材料菜籽产量超过3000 kg/hm^(2)。综合以上指标,本试验共筛选出21份菜薹与菜籽产量均达到长江流域油菜区产量要求且效益好的“油薹两用”材料,为兼用型油菜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单倍体群体 菜薹 油蔬两用 农艺性状 菜籽产量
下载PDF
2017—2021年间中国登记油菜品种的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2
作者 曹小东 陆晏天 +7 位作者 郑国强 同晓丽 高静茹 赵佳男 李保军 王灏 任军荣 《农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为了探寻油菜品种选育发展趋势,以期为育种方向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整理2017—2021年594个国家登记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信息,综合解析登记品种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登记品种生育期呈缩短趋势,年际间平均缩短... 为了探寻油菜品种选育发展趋势,以期为育种方向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整理2017—2021年594个国家登记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信息,综合解析登记品种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登记品种生育期呈缩短趋势,年际间平均缩短2.3 d;品种产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产60.90 kg/hm^(2);主要性状株高、千粒重、含油量以年均增加2.83 cm、0.07%、0.67%的趋势呈上升状态;其余指标变化相对平稳。相关性分析显示,生育期与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产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每角粒数、千粒重紧密关联,其余各性状间的不同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出了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1.44%的5个主成分,其中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芥酸等是造成这些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近年来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更加早熟,产量和含油量稳步提高,未来育种的目标应以改良千粒重、每角粒数及含油量等性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 性状演变 遗传改良 PCA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双单倍体高效诱导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小萍 王灏 +3 位作者 李殿荣 田建华 同晓丽 赵卫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3期2487-2491,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过程影响成胚成苗效果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包括取材时期、选蕾大小、培养密度、启始诱导培养基和加倍处理等技术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受大田、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生长条件影响和基因型的限制,... 本研究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过程影响成胚成苗效果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包括取材时期、选蕾大小、培养密度、启始诱导培养基和加倍处理等技术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受大田、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生长条件影响和基因型的限制,规模化大批量获得甘蓝型油菜双单胚体的诱导技术体系,为甘蓝型油菜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DH生长条件 基因型 规模化大批量 技术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