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肘关节造影分度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海 李晓博 +1 位作者 李涛 同毓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根据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肘关节造影表现,从正位X线片和侧位X线片的测量结果提出笔者的造影分度标准。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23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患儿,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9~42个... 目的 根据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肘关节造影表现,从正位X线片和侧位X线片的测量结果提出笔者的造影分度标准。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23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患儿,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9~42个月,平均(19.43±8.31)个月;左侧9例,右侧14例。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6例,Ⅱ型17例。按DeLee分型,A型3例,B型19例,C型1例。均采用术中肘关节造影检查,观察肱骨远端与近端的移位及成角情况。在正位X线片上测量移位的距离与肱骨远端骨骺宽度的百分比来反映移位的程度。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肱骨远端与近端成角的具体数值。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笔者的造影分度标准,轻度:正位骨折向内移位比例<30%,或侧位骨折向后成角<20°;中度:正位30%≤骨折向内移位比例<60%,或20°≤侧位骨折向后成角<40°;重度:正位骨折向内移位比例≥60%,或侧位骨折向后成角≥40°。23例患儿肱骨远端向尺侧移位比例为17%~100%,平均(39±7)%。肱骨远端向后成角14°~51°,平均(32±11)°。按照笔者的造影分度,其中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术中造影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4例出现了肘内翻畸形。结论 术中肘关节造影可以清楚显示儿童肱骨远端内外侧关节软骨面,能清晰地显示肱骨远端骨骺移位的程度和成角的程度。Salter-Harris分型Ⅱ型,正位骨折向内移位比例≥60%,年龄>3岁有可能为术后发生肘内翻的高危因素。笔者的分度方法能更好地反映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更好地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 造影 分度
下载PDF
儿童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海 李晓博 +2 位作者 李涛 同毓龙 欧学海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儿童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小儿骨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0.1%~0.3%[1]。表现为拇指的指间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活动时出现弹响,严重时拇指的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不能被动伸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单侧多见,也可见于双侧[2]。本文... 儿童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小儿骨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0.1%~0.3%[1]。表现为拇指的指间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活动时出现弹响,严重时拇指的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不能被动伸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单侧多见,也可见于双侧[2]。本文就目前关于儿童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治疗的一些最新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对临床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间关节 男女发病率 屈曲畸形 屈伸活动 小儿骨科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 弹响 治疗进展
下载PDF
髋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治疗早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海 李晓博 +3 位作者 薛英森 同毓龙 赵国 邱裕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7期647-650,661,共5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早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髋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14例,其中男1例,女13例;... 目的观察髋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早期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采用髋关节造影辅助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14例,其中男1例,女13例;双侧8例,左侧5例,右侧1例;年龄4个月~1岁1个月。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双侧髋关节造影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1例行单侧内收肌松解,1例行双侧内收肌松解。术后常规行双髋磁共振检查股骨头复位情况。人类位石膏固定2个月。行2次人类位石膏治疗后,再行双下肢外展位石膏外固定治疗2个月。石膏治疗后佩戴双下肢外展支具治疗3~9个月。结果术中髋关节造影发现髋臼盂唇内翻2例。随访发现内翻的盂唇在治疗过程中逐渐翻出,股骨头与髋臼的间距逐渐减小。随访1年~2年9个月。随访结束时髋臼指数12例恢复至正常,股骨头位置良好;2例髋臼指数仍大于正常,密切随访中;2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没有髋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结论术中髋关节造影可以发现内翻的盂唇,可以很好地判断股骨头是否达到中心性复位。人类位石膏减少了髋关节外展的角度,能有效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对于髋臼盂唇内翻严重的病例,闭合复位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 复位 石膏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X线、CT影像学征象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博 姜海 +3 位作者 薛英森 同毓龙 赵国 徐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X线、CT影像学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准确率,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X线、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52%、89.66%,CT...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X线、CT影像学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骨巨细胞瘤的准确率,分析其X线及CT表现。结果X线、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52%、89.66%,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X线表现:29例患者中,27例患者可见明显溶骨破坏区,骨皮质部分中断10例,其中偏心性生长15例;膨胀扩张25例,均可见明显扩张;“皂泡样”改变6例;15例患者可见硬化边改变,6例可见骨质外软组织肿块。CT表现:29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骨皮质中断不连,5例破坏呈虫蚀状,其中偏心性生长23例;19例患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0例呈不规则形,密度均匀;骨质破坏区域24例患者可见硬化边改变;23例患者肿瘤内可见不规则骨嵴。结论CT及X线平片均可有效显示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CT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显示肿瘤内部的细微结构、肿瘤侵犯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CT检查 骨巨细胞瘤 影像学征象
下载PDF
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海 李晓博 +1 位作者 李涛 同毓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观察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6个月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采用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6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40例,其中男6例,女34例;左侧18例,右侧10例,双侧12例;年... 目的观察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6个月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采用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6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40例,其中男6例,女34例;左侧18例,右侧10例,双侧12例;年龄1~6个月。所有患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诊断为GrafⅡb型以上。佩戴Ottobock支具治疗。每2周复查髋关节超声,<6个月超声结果为GrafⅠ型后停止佩戴,>6个月复查骨盆正位X线片髋臼指数小于25°时停止佩戴。结果36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31.8±11.7)个月。支具佩戴时间1~4个月。34例共45髋获得了改善,复查髋关节超声为GrafⅠ型。2例GrafⅣ型儿童复位失败,佩戴支具1个月后改为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结束时髋臼残余发育不良3例4髋(双侧1例2髋,左侧2例2髋)。2例2髋(双侧1例右髋,左侧1例1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随访结束时髋关节改善优良率为91.5%。结论Ottobock支具早期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有效。对于GrafⅣ型儿童复位率较低,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是支具治疗失败后的一种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具 治疗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3D打印模型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海 李晓博 +2 位作者 赵国 同毓龙 苗武胜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模型在评价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尺骨、桡骨畸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7例桡骨头脱位儿童病例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3~13岁,平均(9.0±0.4)岁;均为BadoⅠ型;左侧3例,右侧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目的观察3D打印模型在评价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尺骨、桡骨畸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7例桡骨头脱位儿童病例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3~13岁,平均(9.0±0.4)岁;均为BadoⅠ型;左侧3例,右侧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个月~5年。通过双侧尺桡骨全段三维CT扫描,获得数据后通过MIMICS 10.01软件行患侧尺骨与健侧尺骨的三维畸形比较测量。再行3D打印出双侧尺桡骨模型,更直观地观察双侧尺桡骨的形态。结果软件测量显示患侧尺骨存在三维畸形改变。3D打印的双侧尺桡骨模型显示桡骨近端向前或前外脱位,与尺骨的三维形态结构改变。患侧尺骨形态明显改变,表现在正位观尺骨外翻,侧位观尺骨明显前弓,轴位观尺骨旋后。患侧尺骨近端的外侧桡切迹模糊,凹陷不明显。患侧桡骨形态没有明显改变。测量患侧尺骨的长度,1例明显短于健侧。桡骨的长度与健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3D打印模型可三维显示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儿童尺骨、桡骨畸形形态,指导术前手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尺桡骨畸形 陈旧性 桡骨头脱位 3D打印
下载PDF
阿糖胞苷诱导母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表达情况及其与胎鼠多指畸形关系研究
7
作者 李晓博 郭亚鹏 +3 位作者 姜海 同毓龙 李涛 陈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究阿糖胞苷诱导母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胎鼠多指畸形的关系。方法:16只雌性大鼠和8只雄性大鼠以2∶1比例交配。受孕后第8天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健康受孕大鼠,8只)和糖胞苷诱导组(妊娠第11天早晨以100 mg... 目的:探究阿糖胞苷诱导母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胎鼠多指畸形的关系。方法:16只雌性大鼠和8只雄性大鼠以2∶1比例交配。受孕后第8天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健康受孕大鼠,8只)和糖胞苷诱导组(妊娠第11天早晨以1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阿糖胞苷,8只)。比较两组大鼠受孕后不同时间点体重。比较两组大鼠死胎、血肿及肢体异常情况。观察阿糖胞苷诱导组大鼠骨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和整体原位杂交法比较两组大鼠FGF4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大鼠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阿糖胞苷诱导组大鼠受孕后第7天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体重低于对照组(均P<0.05)。阿糖胞苷诱导组死胎、血肿和肢体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胚胎成熟后,通过肢体外观和X射线图像可以观察到拇指的多指和并指畸形。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阿糖胞苷诱导组FGF4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阿糖胞苷诱导组FGF4染色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阿糖胞苷诱导组GSH和SOD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糖胞苷诱导组TNF-α、IL-1β和IL-6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糖胞苷可诱导母鼠胚胎肢芽尖端FGF4的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胚胎肢芽发育异常,最终导致胎鼠先天性多指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多指畸形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关系
下载PDF
婆娑双树基因4干扰载体对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转染及干扰效果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敏 张浩川 +3 位作者 同毓龙 林孝坤 陈聪德 陈肖鸣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673-676,共4页
目的构建婆娑双树基因SALL4的特异性干扰载体并转染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评价干扰效果,为研究SALL4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针对不同干扰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siRNA和1条阴性对照序列。构建SALL4干扰质粒载体pGPU6/GFP/Neo-SALL4... 目的构建婆娑双树基因SALL4的特异性干扰载体并转染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评价干扰效果,为研究SALL4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针对不同干扰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siRNA和1条阴性对照序列。构建SALL4干扰质粒载体pGPU6/GFP/Neo-SALL4 shRNA,分空白对照组(B1ank组)、阴性对照组(NC组)、单加转染试剂组(MOcK组)、干扰组(SALIA—homo-483、SALL4-homo-1874、SALL4-homo-951、SALL4-homo-3110),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lt技术比较各组细胞SALL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出最佳干扰序列。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lank组、NC组、MOCK组、干扰组(SALIA—homo-483、SALL4-homo-951、SALIA-homo-1874、SALL4-homo-3110)SALL4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118.0±18.0)%、(128.0±15.0)%、(91.0±21.O)%、(25.0±8.10)%、(59.0±11.0)%、(49.0±13.0)%。SALL4-homo-951、SALIA-homo-3110相比Blank组、NC组、MOCK组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P〈O.05)。Westernbolt的检测结果显示Blank组、NC组、MOCK组、干扰组(SALIA—homo-483、SALIA—homo-951、SALIA—homo-1874、SALL4-homo-3110)SALIA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1.1±0.1、1.3±0.3、1.7±0.4、0.2±0.1、0.9±0.2和0.4±0.1。相对Blank组、NC组、MOCK组,SALIA干扰组中SALIA-homo-951、SALL4-homo-3110均能降低蛋白表达,其中sALL4-homo-951降低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P〈0.05)。结论SALL4-homo-951、SALIA-homo-3110均能有效干扰SALL4基因在儿童卵黄囊瘤中的表达,其中SALIA—homo-951干扰效果最佳,可用于下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卵黄囊瘤 基因表达 转染
原文传递
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发育的基因特征与显微镜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李晓博 姜海 +2 位作者 薛英森 赵国 同毓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772-775,677,共5页
目的:探讨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发育的基因特征与显微镜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予显微手术治疗,记录预后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HOXD13基因突... 目的:探讨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发育的基因特征与显微镜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予显微手术治疗,记录预后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HOXD13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0例患儿中,HOXD13基因突变45例,突变率为40.9%。突变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Wassel分型等与非突变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突变组的疗效优良率为77.8%,显著低于非突变组的96.9%(P<0.05)。术后3个月突变组的肌腱粘连、切口感染、皮肤坏死、指趾间关节偏斜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9%,显著高于非突变组的3.1%(P<0.05)。Pearson分析显示HOXD13基因突变与预后疗效、并发症等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HOXD13基因突变也是影响患儿预后疗效、并发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患儿多伴随有HOXD13基因突变,显微手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HOXD13基因突变与显微手术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手足对称多指趾 HOXD13基因 基因突变 显微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湿润烧伤膏治疗儿童烧伤的临床评价
10
作者 李涛 姜海 +1 位作者 李小博 同毓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59-59,共1页
探究湿润烧伤膏治疗儿童烧伤的治疗成效。方法:对2017年5月-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烧伤患儿,选取300名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双色球法,划分对照组(n=150,磺胺嘧啶银)和观察组(n=150,湿润烧伤膏),比较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VAS)... 探究湿润烧伤膏治疗儿童烧伤的治疗成效。方法:对2017年5月-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烧伤患儿,选取300名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双色球法,划分对照组(n=150,磺胺嘧啶银)和观察组(n=150,湿润烧伤膏),比较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具有差别(P﹤0.05)。结论:在儿童烧伤中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创面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儿童烧伤 临床疗效 创面愈合时间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