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无花果花叶病病毒鉴定与发生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 侯婉莹 +2 位作者 代毅 倪志勇 麦合木江·米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59-1367,共9页
【目的】无花果花叶病是危害无花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新疆地区发生普遍,但导致该病害发生的病原种类尚不明确,因此进行了新疆无花果花叶病的病原鉴定与发生情况调查,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无花果病毒的潜在危害以及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无花果花叶病是危害无花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新疆地区发生普遍,但导致该病害发生的病原种类尚不明确,因此进行了新疆无花果花叶病的病原鉴定与发生情况调查,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无花果病毒的潜在危害以及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8个地区21个果园及路边的盆栽风景无花果进行病毒病的调查,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感病无花果样品进行病毒初步鉴定,利用PCR或RT-PCR法,对采集自新疆8个地区的、不同花叶病症状及无症状的135份叶片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感病样品中存在5种无花果病毒,分别为无花果花叶病毒(Fig mosaic virus,FMV)、无花果杆状病毒1(Fig badnavirus 1,FBV-1)、无花果杆状病毒2(Fig badnavirus 2,FBV-2)、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4(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 4,FLMaV-4)和无花果斑点相关病毒(Fig fleck-associated virus,FFkaV)。PCR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135份无花果样品中存在6种无花果病毒,其检出率分别为FMV(100%)、FBV-1(100%)、FBV-2(99.3%)、FLMaV-4(74.8%)、FFkaV(31.9%)、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1(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 1,FLMaV-1)(19.3%)。新疆无花果病毒普遍存在复合侵染现象,感染4种以上病毒的样品有127份,占94%。2种、3种、4种和5种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分别为0.7%、5.2%、62.2%和31.9%。FMV、FBV-1、FBV-2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并且症状为环斑、褪绿斑驳、褶皱及无症状样品中都能检测出FMV、FBV-1、FBV-2,这3种病毒可能是侵染新疆无花果的主要病毒。【结论】鉴定到侵染新疆无花果花叶病样的病毒性病原有6种,病毒检出率较前人报道的具有明显提升,并且普遍存在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其中FMV、FBV-1、FBV-2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花叶病 高通量测序 RT-PCR PCR 病毒种类 新疆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链格孢甘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2
作者 麦合木江·米吉 代毅 +3 位作者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 李舒瑛 王铁霖 卡地尔阿依·买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450-7455,共6页
近年来,宁夏盐池县甘草种植园发生一种危害严重的甘草黑斑病。为了解甘草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基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抗原相关蛋白(Alt)、延申因子(EF1-α)基因为目的片段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黑斑病病... 近年来,宁夏盐池县甘草种植园发生一种危害严重的甘草黑斑病。为了解甘草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基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抗原相关蛋白(Alt)、延申因子(EF1-α)基因为目的片段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黑斑病病原菌种属进行确定。结果表明:致病性分离物具有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显著形态特征。其分别以分生孢子短链和分生孢子长链着生,对应分生孢子横隔处具不溢缩或略溢缩和明显溢缩的差别,同时细极链格孢分生孢子可见明显加厚而呈褐色的横隔。多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与NCBI数据库中的交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多条序列比对结果在99%以上。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结果,将甘草叶部黑斑病明确为交链格孢、细极链格孢。研究结果对了解甘草叶斑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斑病 分子生物学 病原鉴定
原文传递
三种无花果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 侯婉莹 +4 位作者 郭庆元 古丽尼沙·卡斯木 代毅 李世访 麦合木江·米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414-5420,共7页
为了快速检测危害无花果的病毒种类,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3种无花果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包括无花果斑点相关病毒(fig fleck-associated virus, FFkaV)、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 FLMaV)和无花果... 为了快速检测危害无花果的病毒种类,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3种无花果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包括无花果斑点相关病毒(fig fleck-associated virus, FFkaV)、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 FLMaV)和无花果花叶病毒(fig mosaic virus, FMV)。根据三种病毒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cDNA用量、dNTPs用量、EasyPfu DNA聚合酶用量、MgSO_(4)用量、退火温度和引物组合进行优化,并利用RT-PCR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总体积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EasyPfu DNA聚合酶(2.5 U/μL)用量0.7μL、cDNA用量1.0μL、dNTPs (2.5 mmol/L)用量2.5μL、MgSO_(4)(50 mmol/L)用量1.2μL、引物组合为1.5μL,1.0μL,0.3μL、ddH_(2)O为14μL、退火温度56℃时能够扩增出清晰的目的条带,该检测体系的检测极限为6.8 ng/μL的cDNA。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这3种无花果病毒,可用于田间无花果样品的检测。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为无花果病毒的检测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病毒 多重RT-PCR
原文传递
新疆甘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代毅 杨文睿 +2 位作者 吐逊艾力·艾孜提力 王铁霖 麦合木江·米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11-118,共8页
以2020年5—7月采集的甘草根腐病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了各种培养基、光、pH、温度、碳和氮源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危害新疆甘草生长的根... 以2020年5—7月采集的甘草根腐病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了各种培养基、光、pH、温度、碳和氮源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危害新疆甘草生长的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病原菌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的96株真菌菌株,在科赫式法则中产生了与田间一致的发病症状,明确了新疆根腐病的病原菌是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其最适培养条件为自然pH的PDA培养基接种,置于25~28℃光暗12 h交替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