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应用原位开窗保留弓上分支动脉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向一郎 吴子衡 +4 位作者 李栋林 田路 何杨燕 商弢 张鸿坤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使用原位开窗保留弓上分支动脉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原位开窗1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弓部假动脉瘤3例,主动脉夹层12例。结果:病人均成功实施胸主...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使用原位开窗保留弓上分支动脉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原位开窗1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弓部假动脉瘤3例,主动脉夹层12例。结果:病人均成功实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3支目标血管中21支成功开窗(91.3%)。3例病人同时进行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三开窗,平均手术时间为(550.0±155.6)min。2例行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双开窗,平均手术时间为(405.0±275.8)min。10例行左锁骨下动脉单开窗,平均手术时间为(175.0±43.5)min。术中发生穿刺侧髂外动脉损伤1例,术后发生脑梗死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5.3±4.3)(8~26)d。平均随访(3.1±2.0)(1~7)个月。随访病人均无不适症状。13例病人(86.7%)复查CTA,均未发现夹层进展。开窗支架通畅在位,无内漏及其他支架并发症发生。结论:原位开窗技术有效扩大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病变适应证,安全可行,有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支架 主动脉弓 腔内修复术 原位开窗
下载PDF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原位开窗技术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向一郎 吴子衡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7-622,共6页
主动脉弓部病变血管内治疗因病变部位解剖复杂、毗邻重要分支而颇具挑战性。主动脉支架原位开窗技术作为处理此类复杂部位病变的一种超适应证方法,充分利用目前可获得的器械,在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 主动脉弓部病变血管内治疗因病变部位解剖复杂、毗邻重要分支而颇具挑战性。主动脉支架原位开窗技术作为处理此类复杂部位病变的一种超适应证方法,充分利用目前可获得的器械,在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的微创优势。原位开窗技术的特点是释放主体支架后,通过在支架壁上运用不同方法破膜,形成与分支血管对合的窗口,再通过窗口植入分支支架,维持隔绝区域分支血管的血流。该技术目前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原位开窗技术的操作步骤以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外科学 血管假体植入 支架 主动脉 胸/外科学 激光 综述
下载PDF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封闭与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向一郎 张鸿坤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共6页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血管支架在腔内需要足够的锚定区,避免内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是评价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常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然而,常规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是否对预防围手术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有益以及哪种重建方法更具优势一直存...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血管支架在腔内需要足够的锚定区,避免内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是评价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常需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然而,常规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是否对预防围手术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有益以及哪种重建方法更具优势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比较了常规重建左锁骨下动脉与选择性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观点,总结了传统开放手术与腔内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最新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 腔内修复术 手术后并发症 综述
原文传递
与幽门螺杆菌HpaA定植相关的功能性亲和肽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俊谕 向一郎 +4 位作者 李琳 杨厅 潘剑珍 王庆林 吴翔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1-585,共5页
目的 HpaA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主要粘附因子,参与幽门螺杆菌在人胃黏膜上的定植过程。特异性阻断HpaA与人胃上皮细胞的粘附,可能成为阻断Hp感染的新方法,从而弥补常规治疗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大、耐药性等问题。方法以人... 目的 HpaA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主要粘附因子,参与幽门螺杆菌在人胃黏膜上的定植过程。特异性阻断HpaA与人胃上皮细胞的粘附,可能成为阻断Hp感染的新方法,从而弥补常规治疗中出现的毒副作用大、耐药性等问题。方法以人工合成的HpaA主要结构域KRTIQKKRTIQK多肽为靶标,应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筛选,经过3轮淘选,提取阳性噬菌体克隆ssDNA,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相应的分析软件对亲和肽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通过多次筛选与富集,获得了与HpaA相互作用的功能分子ASPH、EGR2。运用软件模拟发现ASPH、EGR2均能与HpaA分子高度吻合。结论通过噬菌体肽库技术筛选出与幽门螺杆菌主要粘附分子HpaA相互作用的2个功能分子,可能参与幽门螺杆菌的定植与致病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幽门螺杆菌在人胃内致病的机制和多肽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附分子HpaA 亲和短肽 噬菌体随机肽库 致病机制
原文传递
体外转录CRISPR相关RNA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研究
5
作者 张懋 王昆鹏 +3 位作者 向一郎 曾玉燕 谢子靖 钟志宏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 :利用铜绿相假单胞菌CRISPR相关RNA(cr RNA)干扰其耐药基因的表达,以降低泛耐药菌株的耐药性。方法 :体外转录获得靶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rhl I的cr RNA,热激法将cr RNA转化进入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转化前后的... 目的 :利用铜绿相假单胞菌CRISPR相关RNA(cr RNA)干扰其耐药基因的表达,以降低泛耐药菌株的耐药性。方法 :体外转录获得靶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rhl I的cr RNA,热激法将cr RNA转化进入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转化前后的抑菌圈直径,采用非参数估计的配对秩和检验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功转录出针对rhl I基因的cr RNAs,且铜绿假单胞菌转化后抑菌圈的直径要显著大于转化前的直径。结论 :体外转录的cr RNAs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菌株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crRNA CRISPR干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