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37
1
作者
陈建平
梁狄刚
+4 位作者
王绪龙
邓春萍
靳涛
向书政
刘宏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2-590,共9页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1‰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1‰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而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十分相似,而与二叠系和侏罗系明显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叠系是仅次于二叠系的良好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该盆地中又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三叠系生源原油的发现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三叠系
原油
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特点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被引量:
35
2
作者
张义杰
向书政
+2 位作者
王绪龙
吴晓智
燕启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4期25-35,共11页
立足于富含油气系统找油,总结准噶尔盆地总体油气分布规律,结合各区带油气聚集特点,以构造样式与供油气运移方式为主线,根据活跃烃源范围、距烃源远近、油气运移方式、油气藏类型和聚集特征,归纳总结为4种主要组合模式:源内不整合断控...
立足于富含油气系统找油,总结准噶尔盆地总体油气分布规律,结合各区带油气聚集特点,以构造样式与供油气运移方式为主线,根据活跃烃源范围、距烃源远近、油气运移方式、油气藏类型和聚集特征,归纳总结为4种主要组合模式: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边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上源下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点
准噶尔盆地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组合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
32
3
作者
吴建华
向书政
+2 位作者
吴晓智
陈伟
吴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层反向冲断双重构造,古牧地背斜为基底卷入型双重构造;山前推举带西部的齐古—昌吉背斜带与东部的古牧地—阜康背斜带是通过喀拉扎反冲断裂调整与转换而形成的;博格达走滑断裂不对称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昌吉向斜,成为一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喀拉扎与古牧地背斜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为近期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古牧地
构造样式
构造类型
油气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族(组)群类型的认识
被引量:
19
4
作者
王传刚
王铁冠
+3 位作者
陈建平
石新璞
向书政
靳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彩南油田周围及外缘各凹陷内,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侏罗系等生油层系,均发育有暗色泥岩。长期以来对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的来源没有定论。根据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原油...
彩南油田周围及外缘各凹陷内,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侏罗系等生油层系,均发育有暗色泥岩。长期以来对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的来源没有定论。根据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5个族群,以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为主的第Ⅳ族群原油δ13C值分布在-27.9‰~-29.0‰之间,Pr/Ph值多数在2.5以上,生物标志物特征非常一致,该类原油在准东地区分布广泛,应该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的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混合型,而并非不同时代、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生烃的混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成因类型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彩南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地层活化水的成因与油气藏关系
被引量:
9
5
作者
王仲侯
张淑君
+3 位作者
田英
刘桂凤
李震
向书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精选并研究了准噶尔盆地252个活化水样,发现矿化度大、活化系数高、处于活化早期状态的NaHCO3水分布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乌尔禾油田—风城油田—玛湖油田一带,同时地层水中微量元素硼(B)、铵(NH+4)、有机氮的含量呈现异常高值分布。这...
精选并研究了准噶尔盆地252个活化水样,发现矿化度大、活化系数高、处于活化早期状态的NaHCO3水分布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乌尔禾油田—风城油田—玛湖油田一带,同时地层水中微量元素硼(B)、铵(NH+4)、有机氮的含量呈现异常高值分布。这一带正是准噶尔盆地主要的“地幔上涌区”和大断裂通过区。盆地东部另一“地幔上涌区”的五彩湾油区一带,也有较多活化水出现。过去评价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只靠CaCl2型水的“变质系数(rNa/rCl)”,现在对NaHCO3型水所在的环境也可评价其封闭性;有活化水的存在,可望找到油气藏;并可以推测有否轻质油藏、判断油气藏的相对形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层活化水
活化水成因
油气藏
相对形成期
活化系数
矿化度
分类指标
地质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北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伍新和
向书政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运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油气组分并结合原油的地化参数研究了莫北油田气藏的成藏时间、期次、油气源。
关键词
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组分
成藏时间
油气源
源岩
注入方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霍玛吐冲断构造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
2
7
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2-87,147,共7页
立足于山地地震资料,结合钻井、重磁力资料,建立了霍玛吐冲断构造解释模式。霍玛吐冲断构造,先褶后断;在老第三纪地层内形成冲断滑脱,致使深浅层构造不一致,构造高点南移。由于霍玛吐构造带属新生代构造,形成较晚,对油气的运移...
立足于山地地震资料,结合钻井、重磁力资料,建立了霍玛吐冲断构造解释模式。霍玛吐冲断构造,先褶后断;在老第三纪地层内形成冲断滑脱,致使深浅层构造不一致,构造高点南移。由于霍玛吐构造带属新生代构造,形成较晚,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构造
构造模式
演化
霍玛吐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2 位作者
赵永德
王旭
吴绍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位于哈萨克斯但古板块的北部边缘,邻接西伯利亚古板块。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不断变化,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位于哈萨克斯但古板块的北部边缘,邻接西伯利亚古板块。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不断变化,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等相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全为陆相沉积,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海地区
岩相古地理
上古生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包裹体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9
作者
伍新和
向书政
苟学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近几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油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已广泛地运用于油气勘探中,为研究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注入演化史、油气运移和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
近几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油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已广泛地运用于油气勘探中,为研究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注入演化史、油气运移和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并解决了油藏地球化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国外一些新的油气田的发现中包裹体起到了不可估量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了石西油田油气藏的成藏期、期次、油气源及注入演化史并详细地叙述了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生成
运移
演化
构造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10
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2 位作者
赵永德
王旭
吴绍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206-219,共14页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处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两大古板块的汇聚带,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多种多样,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处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两大古板块的汇聚带,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多种多样,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陆相完全取代了海相,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古生界
福海地区
古地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大地构造特征
被引量:
6
11
作者
王务严
吴绍祖
+3 位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23,共6页
简要介绍了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磁性基底特征、构造单元划分及特点,探讨了大地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区古生代北为西伯利亚板块,南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两大板块的缝合线为额尔齐斯深大断褶带.北部属阿尔泰古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南...
简要介绍了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磁性基底特征、构造单元划分及特点,探讨了大地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区古生代北为西伯利亚板块,南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两大板块的缝合线为额尔齐斯深大断褶带.北部属阿尔泰古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南部属北准噶尔弧盆带,两大板块缝合于晚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大地构造
福海地区
基岩
板块构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37
1
作者
陈建平
梁狄刚
王绪龙
邓春萍
靳涛
向书政
刘宏伟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2-59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3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010109-3)
文摘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1‰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而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十分相似,而与二叠系和侏罗系明显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叠系是仅次于二叠系的良好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该盆地中又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三叠系生源原油的发现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三叠系
原油
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
Keywords
Triassic
crude oil
source rock
biomarker
geochemistry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34.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特点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被引量:
35
2
作者
张义杰
向书政
王绪龙
吴晓智
燕启胜
机构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4期25-35,共11页
文摘
立足于富含油气系统找油,总结准噶尔盆地总体油气分布规律,结合各区带油气聚集特点,以构造样式与供油气运移方式为主线,根据活跃烃源范围、距烃源远近、油气运移方式、油气藏类型和聚集特征,归纳总结为4种主要组合模式: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边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上源下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关键词
成藏特点
准噶尔盆地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组合模式
Keywords
petroleum system,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pattern,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 [一般工业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
32
3
作者
吴建华
向书政
吴晓智
陈伟
吴鉴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文摘
应用前陆盆地相关褶皱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喀拉扎—古牧地复杂构造进行了构造建模与构造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喀拉扎—古牧地地区受北天山、博格达、艾卡三组不对称走滑断裂系统的影响,形成了以剪切压扭作用为主的构造。喀拉扎背斜属浅层反向冲断双重构造,古牧地背斜为基底卷入型双重构造;山前推举带西部的齐古—昌吉背斜带与东部的古牧地—阜康背斜带是通过喀拉扎反冲断裂调整与转换而形成的;博格达走滑断裂不对称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昌吉向斜,成为一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喀拉扎与古牧地背斜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样式,为近期勘探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古牧地
构造样式
构造类型
油气藏
Keywords
Junggar basin
Karaza
Gumudi
structure
structural type
mechanism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族(组)群类型的认识
被引量:
19
4
作者
王传刚
王铁冠
陈建平
石新璞
向书政
靳涛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3-189,共7页
文摘
彩南油田周围及外缘各凹陷内,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侏罗系等生油层系,均发育有暗色泥岩。长期以来对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的来源没有定论。根据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5个族群,以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为主的第Ⅳ族群原油δ13C值分布在-27.9‰~-29.0‰之间,Pr/Ph值多数在2.5以上,生物标志物特征非常一致,该类原油在准东地区分布广泛,应该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的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混合型,而并非不同时代、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生烃的混合产物。
关键词
原油成因类型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彩南油田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oil origin
stable carbon isotope
biomarker
Cainan oilfield
the East Jungger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地层活化水的成因与油气藏关系
被引量:
9
5
作者
王仲侯
张淑君
田英
刘桂凤
李震
向书政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文摘
精选并研究了准噶尔盆地252个活化水样,发现矿化度大、活化系数高、处于活化早期状态的NaHCO3水分布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乌尔禾油田—风城油田—玛湖油田一带,同时地层水中微量元素硼(B)、铵(NH+4)、有机氮的含量呈现异常高值分布。这一带正是准噶尔盆地主要的“地幔上涌区”和大断裂通过区。盆地东部另一“地幔上涌区”的五彩湾油区一带,也有较多活化水出现。过去评价地下环境的封闭性只靠CaCl2型水的“变质系数(rNa/rCl)”,现在对NaHCO3型水所在的环境也可评价其封闭性;有活化水的存在,可望找到油气藏;并可以推测有否轻质油藏、判断油气藏的相对形成期。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层活化水
活化水成因
油气藏
相对形成期
活化系数
矿化度
分类指标
地质意义
Keywords
Junggar basin
formation water
NaHCO 3 water type
CO 2
activation
boron(B)
ammonium(NH 4+ )
分类号
P641.4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北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伍新和
向书政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文摘
运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油气组分并结合原油的地化参数研究了莫北油田气藏的成藏时间、期次、油气源。
关键词
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组分
成藏时间
油气源
源岩
注入方向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components of oil and gas
buried time
source of oil and gas
source rock
direction of injection
分类号
TE122.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霍玛吐冲断构造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
2
7
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机构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2-87,147,共7页
文摘
立足于山地地震资料,结合钻井、重磁力资料,建立了霍玛吐冲断构造解释模式。霍玛吐冲断构造,先褶后断;在老第三纪地层内形成冲断滑脱,致使深浅层构造不一致,构造高点南移。由于霍玛吐构造带属新生代构造,形成较晚,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不利。
关键词
冲断构造
构造模式
演化
霍玛吐
准噶尔盆地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吴绍祖
机构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文摘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位于哈萨克斯但古板块的北部边缘,邻接西伯利亚古板块。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不断变化,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等相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全为陆相沉积,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关键词
福海地区
岩相古地理
上古生代
Keywords
Xinjiang Fuhai area Late Paleozoic Lithof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分类号
P534.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包裹体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9
作者
伍新和
向书政
苟学敏
机构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文摘
近几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油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已广泛地运用于油气勘探中,为研究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注入演化史、油气运移和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并解决了油藏地球化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国外一些新的油气田的发现中包裹体起到了不可估量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了石西油田油气藏的成藏期、期次、油气源及注入演化史并详细地叙述了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生成
运移
演化
构造
油气勘探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10
作者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吴绍祖
机构
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206-219,共14页
文摘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处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两大古板块的汇聚带,构造活动强烈,属岛弧及弧后盆地构造环境。上古生界沉积盆地类型多种多样,有洋盆、残留海盆地、岛弧盆地、陆缘弧盆地及陆内裂陷盆地等;岩相类型齐全,深海、浅海、滨海、三角洲及河、湖、沼泽均有发育。沉积相带分布复杂,同一地区多种亚相交替发育形成混合亚相带。晚石炭世,海水彻底退出,陆相完全取代了海相,古气候也相应发生剧变。早二叠世末期基本上结束了古生代的沉积历史,普遍缺失晚二叠世的沉积。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古生界
福海地区
古地理
Keywords
volcaniclastic rock lithofacies type subfactes tract sedimentary system sedimentary evolution Fuhai area
分类号
P736.2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大地构造特征
被引量:
6
11
作者
王务严
吴绍祖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机构
地质矿产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23,共6页
文摘
简要介绍了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磁性基底特征、构造单元划分及特点,探讨了大地构造演化史.认为该区古生代北为西伯利亚板块,南为哈萨克斯坦板块,两大板块的缝合线为额尔齐斯深大断褶带.北部属阿尔泰古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南部属北准噶尔弧盆带,两大板块缝合于晚石炭世.
关键词
新疆
大地构造
福海地区
基岩
板块构造
Keywords
Xinjiang Fuhai Tectonics Magnetic property Basement rock Stylolite Siberia Kazakhstan Plate tectonics Tectonics evolution
分类号
P548.24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
陈建平
梁狄刚
王绪龙
邓春萍
靳涛
向书政
刘宏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特点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张义杰
向书政
王绪龙
吴晓智
燕启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吴建华
向书政
吴晓智
陈伟
吴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族(组)群类型的认识
王传刚
王铁冠
陈建平
石新璞
向书政
靳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准噶尔盆地地层活化水的成因与油气藏关系
王仲侯
张淑君
田英
刘桂凤
李震
向书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莫北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伍新和
向书政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霍玛吐冲断构造模式的建立
吴晓智
向书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吴绍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包裹体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伍新和
向书政
苟学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吴绍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新疆北部福海地区大地构造特征
王务严
吴绍祖
吴晓智
向书政
赵永德
王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