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成人慢性腹泻患病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作者 韩珂 王祥耀 +6 位作者 茹楠 牛晓彤 向京元 王妍 高飞 柴宁莉 令狐恩强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肥胖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健康问题。多项研究表明,慢性腹泻在肥胖人群中较为常见。本研究对肥胖成人中慢性腹泻的患病率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在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22... 目的肥胖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健康问题。多项研究表明,慢性腹泻在肥胖人群中较为常见。本研究对肥胖成人中慢性腹泻的患病率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在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22年10月15日。本研究纳入了能够计算腹泻患病率的基于人群或肥胖患者的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研究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汇总。结果本研究共评估了8项研究,涉及19701名受访者,其中11820名为超重和肥胖个体。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的超重肥胖人群中,慢性腹泻的总体患病率为23.02%(95%CI:17.47%,28.57%)。肥胖组(BMI≥30 kg/m^(2))的腹泻患病率(23.79%,95%CI:16.29%,31.29%)高于超重组(25 kg/m^(2)≤BMI<30 kg/m^(2),18.82%,95%CI:13.02%,24.62%),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0)。结论慢性腹泻在肥胖人群中相当常见,随着肥胖人数的增加,肥胖与慢性腹泻的共存值得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肥胖 患病率 META分析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在内镜全层切除胃底固有肌层肿瘤中的应用(含视频) 被引量:3
2
作者 师永盛 柴宁莉 +6 位作者 令狐恩强 向京元 李隆松 邹家乐 王祥耀 王向东 唐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评价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的20例胃底固有肌层肿瘤EFTR病例资料。根据手... 目的评价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的20例胃底固有肌层肿瘤EFTR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例)采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行EFTR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传统EFTR方法治疗。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结果20例病例均成功完成EFTR治疗,观察组肿瘤大小10.0(7.5,21.0)mm,对照组肿瘤大小14.0(10.0,20.0)mm。观察组肿瘤切除时间(26.4±6.3)min,短于对照组的(35.5±11.4)min。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6.4±1.0)d,少于对照组的(7.7±1.5)d。2组均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EFTR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过程中应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底 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悬吊式切开缝合法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切除治疗早期残胃癌长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慧 令狐恩强 +4 位作者 李隆松 向京元 杜红 唐平 柴宁莉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胃癌外科R0切除术后早期残胃癌(early remnant gastric cancer,ERGC)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胃癌外科R0切除术后早期残胃癌(early remnant gastric cancer,ERGC)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胃癌外科R0切除术后经内镜活检诊断为ERG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ESD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在2020年5月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计算ESD治疗组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ESD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病因特异性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ESD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ERGC患者32例,其中ESD组21例、外科手术组11例。32例ERGC患者中男性31例(96.9%)。ESD治疗组的整块切除率76.2%(16/21)、完全切除率71.4%(15/21)、治愈性切除66.7%(14/21)。ESD组及外科手术组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8%比77.1%,P=0.764),5年病因特异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8%比90.0%,P=0.538)。结论残胃空间有限及黏膜下严重纤维化都增加了ESD的难度,但ESD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ERGC患者的长期疗效相当,ESD可作为ERG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残胃癌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长期预后
原文传递
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向京元 令狐恩强 +5 位作者 李隆松 师永盛 邹家乐 王沙沙 杜红 柴宁莉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目的 评价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用于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共68例大... 目的 评价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用于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共68例大面积早期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组45例和ESTD组23例.对比分析ESD组与ESTD组在术中出血、穿孔、剥离速度、治愈性切除率的表现.结果 安全性,ESD组1例(2.2%)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ESTD组2例(8.7%)发生迟发性出血,该3例出血患者通过热止血钳电凝处理均成功止血,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45).ESD组无穿孔出现;ESTD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以钛夹及生物蛋白胶有效封堵穿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有效性,ESD组40例(88.9%)实现治愈性切除,ESTD组21例(91.3%)达到治愈性切除,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ESD组病变剥离速度为(33.2±13.4) mm2/min,ESTD组病变剥离速度为(41.8±17.3) mm2/min,两组相比,ESTD组要显著快于ESD组(P=0.027).结论 与传统ESD相比,ESTD对于病变黏膜剥离速度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面积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切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同时性多发性早期胃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慧 令狐恩强 +2 位作者 李隆松 向京元 柴宁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性早期胃癌(synchronous 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SMEG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390例早期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性早期胃癌(synchronous multiple early gastric cancer,SMEG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390例早期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发早期胃癌(solitary early gastric cancer,SEGC)353例(SEGC组)、SMEGC 37例(SMEGC组),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和其他部位肿瘤病史等)和病理资料(病变大小、位置、形态、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肠上皮化生、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MEG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SMEGC组与SEGC组在一般临床特征各项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特征方面,2组垂直方位分布(χ^(2)=8.375,P=0.015)、萎缩性胃炎占比[48.6%(18/37)比23.8%(84/353),χ^(2)=10.710,P=0.001]和肠上皮化生占比[81.1%(30/37)比43.1%(152/353),χ^(2)=19.45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位于胃中1/3(与胃上1/3比较:P=0.036,OR=3.38,95%CI:1.08~10.53)、胃下1/3(与胃上1/3比较:P=0.049,OR=2.59,95%CI:1.00~6.69),以及存在肠上皮化生(P=0.001,OR=4.38,95%CI:1.77~10.86)和萎缩性胃炎(P=0.043,OR=2.24,95%CI:1.04~5.07)均是SMEG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胃癌病灶位于胃中、下1/3,以及病理提示存在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易发生SMEGC,建议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进行细致的内镜评估和密切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危险因素 同时性多发性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向京元 令狐恩强 +5 位作者 李隆松 王祥耀 邹家乐 杜红 唐平 柴宁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2-805,共4页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用于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价值,并比较OCT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ME-NBI)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评估过程中的表现。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内镜黏膜...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用于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价值,并比较OCT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ME-NBI)在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评估过程中的表现。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前接受OCT及ME-NBI评估的2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检查过程中获得的OCT和ME-NBI图像,对病变浸润深度进行实时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OCT和ME-NBI两种方法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检查操作过程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OCT和ME-NBI对28例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整体准确率分别为67.9%(19/28)和75.0%(21/2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对上皮层/固有层(EP/LPM)病变的浸润深度评估准确率为78.9%(15/19),与ME-NBI(68.4%,13/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评估过程所需时间为(6.0±2.9)min,显著短于ME-NBI的(16.3±5.4)min(P<0.001)。结论OCT评估食管早期癌浸润深度及筛选位于EP/LPM早期食管癌的准确率与ME-NBI能力相当,且所需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食管肿瘤 浸润深度 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 准确率
原文传递
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邹家乐 柴宁莉 +8 位作者 令狐恩强 柴秘 王赞滔 李隆松 王祥耀 张文刚 向京元 朱静 唐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2-316,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5例食管环周早癌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通过内镜随访,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有无... 目的评价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5例食管环周早癌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通过内镜随访,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有无食管狭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ESTD和自体皮片移植术。无食管穿孔、出血、创面感染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平均移植皮片成活率为86.0%。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9.5个月,未发生食管狭窄;1例患者术后发生食管狭窄并进行了球囊扩张,术后随访8个月内未再发生狭窄。结论自体皮片移植术可能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移植 自体 安全性 有效性 食管早癌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