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固定支架联合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峰林 黄泽林 +4 位作者 杨俊涛 李浩 段梦娴 向仁堃 刘辉成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3月手术治疗的12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手4例,右手8例;伴正中神经损伤1例,桡骨茎...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3月手术治疗的12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手4例,右手8例;伴正中神经损伤1例,桡骨茎突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5±1.1)周。均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固定骨折及脱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15个月,平均(13.0±0.4)个月。11例舟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舟骨及月骨坏死,腕骨无脱位;1例出现舟骨缺血坏死,后期行带血管蒂骨瓣移植后骨愈合。末次随访,腕关节掌屈57.3°±4.7°、背伸54.5°±3.5°,桡偏15.6°±2.3°,尺偏24.1°±3.8°;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9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3.3%(10/12)。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Herbert螺钉及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可促进韧带早期修复,加快腕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下载PDF
PKM2表达和巨噬细胞中CD163升高协同促进骨肉瘤进展
2
作者 谭文甫 杨俊涛 +2 位作者 夏雪 向仁堃 王晓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PKM2与相关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进一步寻找判断骨肉瘤预后的标志物。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肉瘤石蜡包埋标本88例,并对标本进行组织微阵列构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KM2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分析预后价值,Cox回归模型进行...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PKM2与相关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进一步寻找判断骨肉瘤预后的标志物。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肉瘤石蜡包埋标本88例,并对标本进行组织微阵列构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KM2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分析预后价值,Cox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M2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63在骨肉瘤基质中升高,PKM2过表达与M2巨噬细胞浸润在骨肉瘤中呈正相关。结论PKM2过表达和M2巨噬细胞浸润是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2巨噬细胞 M2型丙酮酸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逆行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创面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泽林 段梦娴 +5 位作者 杨俊涛 李浩 朱怡 向仁堃 刘辉成 何盛茂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逆行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在儿童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足外科采用逆行供血的游离ALTF修复儿童足踝部严重软组织损伤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创... 目的探讨逆行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在儿童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足外科采用逆行供血的游离ALTF修复儿童足踝部严重软组织损伤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创面7例,其中车祸伤5例,机器绞伤1例,重物砸伤1例。创面大小为6.0 cm×8.0 cm~9.0 cm×11.0 cm,设计ALTF采用逆行供血方式与创面受区血管吻合,皮瓣大小为6.0 cm×8.0 cm~10.0 cm×11.0 cm,所有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分别于术后第1、3、6、12、24个月通过门诊复诊和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主要内容为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感觉以及踝关节活动功能情况。结果所有皮瓣供区一期愈合,7例中5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皮瓣成活;1例皮瓣术后发生部分坏死,予以清创后人工真皮修复。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皮瓣颜色和质地与周围软组织相近,2例因皮瓣臃肿于半年后行皮瓣修整手术;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得分84~94分,结果优5例、良2例;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的标准,感觉恢复至S3+5例、S31例、S21例。结论对于足踝部严重软组织损伤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患儿,采用逆行供血的游离ALTF修复,能有效保证血运,是临床上一种可行的创面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逆行供血 足踝 儿童 修复
原文传递
靶向下调PKM2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与侵袭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陶建春 夏雪 +2 位作者 杨俊涛 向仁堃 王晓旭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536-1541,共6页
目的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M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被证实与多种肿瘤进展具有相关性。本实验前期已从组织水平证明了PKM2与骨肉瘤的相关性,本研究从细胞水平探讨PKM2表达对骨肉瘤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挖掘PKM2... 目的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M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被证实与多种肿瘤进展具有相关性。本实验前期已从组织水平证明了PKM2与骨肉瘤的相关性,本研究从细胞水平探讨PKM2表达对骨肉瘤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挖掘PKM2在骨肉瘤早期诊断、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携带靶向下调序列PKM-homo-609的siRNA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设为实验组(si609组),转染无关序列的MG63细胞为阴性对照组(NC组),正常培养的MG63细胞为空白对照组(KB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KM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下调PKM2表达后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PKM2后对骨肉瘤细胞MG63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si609组(S-W=0.997,P=0.962)、NC组(S-W=0.750,P=0.342)和KB组(S-W=0.998,P=0.794)的PKM2相对表达量均符合正态分布,si609组(0.48±0.15)分别与NC组(1.40±0.06)、KB组(1.42±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增殖试验中,48hsi609组(S-W=0.783,P=0.324)、NC组(S-W=0.916,P=0.439)和KB组(S-W=1,P=1)吸光度(A)值均符合正态分布,si609组分别与NC组、K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2hsi609组(S-W=1.000,P=1.000)、NC组(S-W=0.855,P=0.253)和KB组(S-W=0.812,P=0.144)A值均符合正态分布。3组组间比较,48h(F=12.250,P=0.008)和72h(F=114.59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板克隆实验中,si609组(S-W=0.997,P=0.900)、NC组(S-W=0.871,P=0.298)和KB组(S-W=0.991,P=0.817)的细胞克隆计数均符合正态分布;3组细胞克隆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3,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si609组分别与KB组、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Transwell实验中,si609组(S-W=0.948,P=0.650)、NC组(S-W=0.813,P=0.212)和KB组(S-W=0.91,P=0.30)的穿膜细胞数均符合正态分布;3组穿膜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56,P<0.001),且si609组分别与KB组和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下调PKM2表达,骨肉瘤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均下降,说明PKM2能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M2 骨肉瘤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锁骨后方臂丛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泽林 杨俊涛 +5 位作者 段梦娴 朱怡 李浩 何盛茂 刘辉成 向仁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锁骨后方臂丛肿瘤手术切除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锁骨后方臂丛肿瘤患者6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4例,肿瘤位于臂丛上干2例,中干2例,内侧束1例,后束1例。术前神经功... 目的探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锁骨后方臂丛肿瘤手术切除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锁骨后方臂丛肿瘤患者6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4例,肿瘤位于臂丛上干2例,中干2例,内侧束1例,后束1例。术前神经功能评定为Ⅱ级3例,Ⅲ级3例。肿瘤大小为3.0 cm×3.0 cm×2.0 cm~11.0 cm×8.0 cm×6.0 cm。采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暴露视野,切除神经肿瘤,所有患者术后通过定期门诊复诊和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患肢感觉、肌力恢复、肿瘤复发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中发现2例肿瘤在完整剥离后,神经鞘膜内仍残留少许神经胶质样变组织。术后病检回报肿瘤性质为神经鞘瘤4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1例,神经脂肪瘤1例。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12.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臂丛损伤症状及肿瘤复发,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缓解或消失,按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达Ⅲ级5例,Ⅳ级1例。同时锁骨内固定满意,均实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4.5个月,平均3.2个月,3例在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无明显肢体运动障碍及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胸大肌肌蒂经锁骨段截骨入路在治疗锁骨后方臂丛肿瘤的手术中,能充分暴露臂丛的解剖走行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利于肿瘤的完全切除及发现残留瘤样组织,降低手术风险及肿瘤复发率,同时给锁骨截骨段提供丰富血运,促进骨折愈合,是处理锁骨后方臂丛肿瘤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肿瘤 锁骨截骨 胸大肌肌蒂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