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2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向军英 冯迎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疗效.方法: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46例,随机分为美常安加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组(n=22) 和SASP对照组(n=24),评价治疗前后总的疗效、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6%,明显高... 目的:评价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疗效.方法: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46例,随机分为美常安加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组(n=22) 和SASP对照组(n=24),评价治疗前后总的疗效、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主要症状变化的比较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 SASP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常安 治疗
下载PDF
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向军英 杨锦林 欧阳钦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诊断治疗
下载PDF
探讨在医学院校开展“沟通学”的重要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军英 任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4-495,共2页
探讨在医学院校开展"沟通学"的重要性,以达到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医患矛盾和纠纷。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沟通 重要性 纠纷 服务质量
下载PDF
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43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向军英 陆明娇 刘凤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治药物性肝衰竭患者43例,对损肝药物种类、患者临床特征、转归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引起肝衰竭药物依次为中药/中成药21例(48.84%),抗结核药12例(27.91%),非甾...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治药物性肝衰竭患者43例,对损肝药物种类、患者临床特征、转归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引起肝衰竭药物依次为中药/中成药21例(48.84%),抗结核药12例(27.91%),非甾体抗炎药5例(11.63%),抗生素3例(6.98%),抗甲状腺药2例(4.65%)。临床表现以尿黄、皮肤巩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等为主;并发症发生率81.40%(35/43),并发症前3位: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43例患者中,好转14例(32.56%),治疗无效21例(48.84%),死亡8例(18.60%)。43例患者入院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PTA)均明显下降,无效/死亡者较好转者下降更明显(P<0.05);总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均升高。结论:药物性肝衰竭的致病药物主要为中药/中成药、抗结核药,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发症以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为主,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入院时PTA的值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衰竭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下载PDF
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军英 欧阳钦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5年第6期346-348,共3页
钙卫蛋白(calprotectin)是近年发现的、与钙结合的、不均一复合蛋白,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布于粒细胞、上皮细胞及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具有抗微生物、调节免疫、抗增殖、传递信号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许多炎症情况下其含量增... 钙卫蛋白(calprotectin)是近年发现的、与钙结合的、不均一复合蛋白,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布于粒细胞、上皮细胞及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具有抗微生物、调节免疫、抗增殖、传递信号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许多炎症情况下其含量增加。新近的研究显示,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粘膜及粪便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不仅可以作为评价疾病活动性的指标,而且还可以作为预测疾病复发、评价药物疗效等作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卫蛋白 中性粒细胞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α1-酸性糖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意义
6
作者 向军英 冯志松 +2 位作者 贺国斌 冯迎春 任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的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UC患者100例和对照40例,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α1-AGP的含量,同时检测血沉(erythrocytese dimentation rate,ESR).UC疾病活动性根据May...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的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UC患者100例和对照40例,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α1-AGP的含量,同时检测血沉(erythrocytese dimentation rate,ESR).UC疾病活动性根据Mayo评分标准判定.结果:UC活动期血清α1-AGP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1446.0mg/L±543.6mg/Lvs857.2mg/L±310.9mg/L,653.7mg/L±308.9mg/L,均P<0.01),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轻、中、重度3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血清α1-AGP含量与疾病活动指数显著相关(r=0.777,P<0.001).结论:血清α1-AGP能客观地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对UC患者活动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Α1-酸性糖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建立三种大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瑞华 欧阳钦 +2 位作者 陈曦 李国栋 向军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建立三种大鼠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探讨模型制作的方法和经验。方法:8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7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20只采用食管空肠吻合,B组20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C组20只采用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三种手... 目的:建立三种大鼠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探讨模型制作的方法和经验。方法:8周龄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7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20只采用食管空肠吻合,B组20只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C组20只采用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三种手术方式建立大鼠胃空肠食管反流、胃十二指肠食管反流、空肠食管反流动物模型,D组10只为假手术组。结果:完成实验后,大鼠的存活率为72.9%(51/70)。A组死亡6只,B组死亡7只,C组死亡6只,三组动物模型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2周,炎症发生率三组均为100.0%;糜烂、溃疡发生率分别为:A组11/14(78.6%),B组10/13(76.9%),C组3/14(21.4%);鳞状上皮异型增生发生率为:A组10/14(71.4%),B组10/13(76.9%),C组5/14(35.7%);Barrett食管发生率:A组6/14(42.9%),B组5/13(38.5%),C组1/14(7.1%);A组发生食管腺癌1例;D组组织学未见异常。结论:食管空肠吻合、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三种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大鼠反流性食管炎,并有Barrett食管的发生,其中食管空肠吻合和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方式病变的发生率要高于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吻合方式。良好的麻醉控制,正确的吻合方式,细心的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术后护理是成功建立模型的关键。该类模型稳定可靠,为进一步研究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Barrett食管/病理学 食管炎 消化性/病理学 腺癌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任权 冯志松 +2 位作者 龙飞武 黄涛 向军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及替硝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确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5)口服雷贝拉唑10mg,bid,1周后10mg,qd,疗程3周;阿莫西林1·0g,bid...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及替硝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确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5)口服雷贝拉唑10mg,bid,1周后10mg,qd,疗程3周;阿莫西林1·0g,bid,疗程1周;替硝唑0·5g,bid,疗程1周。对照组(n=70)口服法莫替丁20mg,bid,疗程5周;枸橼酸铋钾110mg,tid,疗程5周;阿莫西林1·0g,bid,疗程2周;替硝唑0·5g,bid,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来判断其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镜下溃疡痊愈分别为72例和57例(96%和81·4%,P<0·01);Hp根除率分别为90·7%和71·4%(P<0·01)。治疗组显效73例(97·3%),有效2例(2·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45例(64·2%),有效19例(27·1%),总有效率91·3%,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快速缓解疼痛,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提高Hp的根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法莫替丁 疗效
下载PDF
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明文 张红 +3 位作者 贺国斌 向军英 袁聪 左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莫沙必利的疗效。方法:据罗马Ⅲ标准确诊的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及餐后不适与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重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莫沙必利的疗效。方法:据罗马Ⅲ标准确诊的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及餐后不适与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重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亚组患者82例,其中餐后不适25例,重叠症状57例,全部予以莫沙必利5 mg×3次/d,治疗4周,所选病例均于治疗前完成Hamilton抑郁量表、SAS焦虑自主评分量表及躯体化症状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完成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量表。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50%为治疗有效组。结果:治疗有效人数48例,总的有效率为58.5%,治疗PDS有效率为68.0%(17/25),EPS与PDS重叠的治疗有效率为54.4%(31/57)。治疗有效组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生活经济压力及体重降低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皆P<0.05)。治疗有效期望值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有效,影响莫沙必利疗效的可能因素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体重降低、生活经济压力及治疗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躯体化与焦虑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明文 向军英 +2 位作者 李群华 张琴 刘倩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躯体化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共194例门诊部就诊的FD患者完成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itonnaire-15,PHQ-15)及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躯体化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共194例门诊部就诊的FD患者完成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itonnaire-15,PHQ-15)及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统计并分析焦虑与躯体化症状的分布、二者关系及主要躯体化症状对焦虑的影响。结果:FD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为39.7%;焦虑评分(46.8±12.8)分;总的PHQ-15评分为(6.2±3.5)分;相关分析显示FD(r=0.611,P=0.000)、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r=0.412,P=0.011)、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r=0.678,P=0.000)、重叠组(r=0.838,P=0.000)躯体化与焦虑皆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四肢或关节痛(β=5.576,P=0.000)、头痛(β=6.747,P=0.000)、感到疲乏或精力不足(β=2.821,P=0.005)、心悸(β=6.954,P=0.000)是影响焦虑状态更明显的因素(P<0.05)。结论:FD患者躯体化症状及焦虑状态常见,且二者关系明显,这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及提高FD的疗效可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躯体化 焦虑
下载PDF
452例大肠癌的内镜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权 刘明国 向军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52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452例大肠癌中,男276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57∶1.00。结肠癌230例,直肠癌222例,结直肠癌之比为1.04∶1.00,横...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52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452例大肠癌中,男276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57∶1.00。结肠癌230例,直肠癌222例,结直肠癌之比为1.04∶1.00,横结肠癌70例,乙状结肠癌50例,升结肠及盲肠癌47例,肝曲30例。病理为腺癌345例,黏液腺癌47例,低分化腺癌35例。结论近年来大肠癌发病趋上升,男性发病比女性多,直肠癌与结肠癌发病接近。结肠癌近年发病增加且超过直肠癌,男性以横结肠及近肝曲为主,女性以乙状结肠为主。距肛门5cm以上直肠癌较5cm以下为多。病理仍以腺癌为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肠镜检查,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镜 病理 腺癌 诊断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实验性Barrett食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瑞华 欧阳钦 +2 位作者 陈曦 李国栋 向军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8-504,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大鼠实验性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行食管空肠吻合术2周后随机分为2组。术后4周,塞来昔布组大鼠塞来昔布10 mg/(kg.d-1)经食管灌入;对...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大鼠实验性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行食管空肠吻合术2周后随机分为2组。术后4周,塞来昔布组大鼠塞来昔布10 mg/(kg.d-1)经食管灌入;对照组经食管灌入生理盐水1 ml;另外,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术后20周处死动物,观察比较3组动物大体组织变化、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OX-2的表达,酶联免疫竞争法检测PGE2的水平。结果:术后20周,塞来昔布组轻、中、重度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4/19(73.68%)、4/19(21.05%)、1/19(5.26%);对照组为4/17(23.53%)、5/17(29.41%)、8/17(4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arrett食管发生率塞来昔布组为7/19(36.84%),对照组为13/17(76.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塞来昔布组为2/19(10.53%),对照组为8/17(4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OX-2蛋白表达塞来昔布组为1/7(14.29%),对照组为10/13(76.9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塞来昔布组PGE2水平(1480.1±489.8)pg/mg.protein,显著低于对照组(2933.8±862.9)pg/mg.protein(P<0.001)。假手术组组织学未见异常。结论:塞来昔布对大鼠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化学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类/药理学 塞来昔布/药理学 Barrett食管/病理学 食管肿瘤/病理学 腺癌/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食管炎 消化性/病理学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代谢 地诺前列酮/代谢
下载PDF
老年患者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茂林 向军英 +1 位作者 杜雷 王聪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老年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ERCP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老年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与原发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总体发生率为6.3%。出血组中壶腹部嵌顿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均<0.05)。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均<0.05)。结论老年壶腹部嵌顿结石、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患者,ERCP术后十二指肠乳头出血的风险较大。ERCP术后出血治疗首选急诊内镜下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出血 胆胰疾病 治疗 内镜下止血
下载PDF
Barrett's食管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食管动力学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瑞华 欧阳钦 +3 位作者 魏兵 常玉英 李国栋 向军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E)食管运动功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2例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E患者的资料,对其中21例的食管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37例食管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E)食管运动功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2例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E患者的资料,对其中21例的食管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37例食管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以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和23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作对照。结果:BE组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低于RE组及健康对照组,BE组食管远端收缩波幅较RE组及对照组降低(P均<0.05),而食管近端收缩波幅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十二指肠上皮组织中COX-2无表达,而20/24无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12/13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表达COX-2蛋白,且2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S功能失调是BE主要发病机制,COX-2蛋白的表达是BE发生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s食管 食管运动功能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环氧合酶-2
下载PDF
MFG-E8对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丽 向军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09-611,共3页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作为一种细胞膜上的亲脂性糖蛋白,可能参与多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抗炎、促进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促进血管增生、促进黏膜修复等多种功能。MFG-E8...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作为一种细胞膜上的亲脂性糖蛋白,可能参与多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抗炎、促进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促进血管增生、促进黏膜修复等多种功能。MFG-E8也因此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在胃肠道疾病中,肠黏膜的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克罗恩病等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阻断肠黏膜损伤、促进肠黏膜修复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MFG-E8对于肠道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抗炎、促进肠黏膜修复的作用。本文就MFG-E8对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肠黏膜损伤 肠黏膜修复
下载PDF
抑酸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权 龙飞武 向军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4-85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抑酸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185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A组);雷尼替丁组43例(B组);奥美拉唑组45例(C组)和泰胃美组57例(D组)等4个治疗组,然后将185例FD患者分为3个临床类型即溃疡样FD,动... 目的:探讨不同抑酸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185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A组);雷尼替丁组43例(B组);奥美拉唑组45例(C组)和泰胃美组57例(D组)等4个治疗组,然后将185例FD患者分为3个临床类型即溃疡样FD,动力障碍样FD和非特异性FD,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促动力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和适度抑酸药泰胃美联合应用对改善FD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P<0.01,P<0.05)。结论:FD患者的治疗应是综合性治疗,不应常规加用强的抑酸剂,应对其进行临床分型而适时加用抑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酸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代谢产物腺苷通过A2A受体调控炎症因子分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萍 王效惠 +1 位作者 向军英 刘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0-1225,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代谢产物参与调控炎症因子分泌的潜在机制。方法大肠杆菌(E.Coli)或H.pylori感染后,检测人胃癌细胞AGS中关键炎症因子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H.pylori感染AGS细胞24 h后,收取细胞上清进行液相...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代谢产物参与调控炎症因子分泌的潜在机制。方法大肠杆菌(E.Coli)或H.pylori感染后,检测人胃癌细胞AGS中关键炎症因子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H.pylori感染AGS细胞24 h后,收取细胞上清进行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检测H.pylori的代谢物,并通过筛选鉴定关键代谢物。结果E.Coli或H.pylori感染后,AGS细胞中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上升。相比于感染E.Coli,感染H.pylori的AGS细胞分泌的IL⁃33、TNF⁃α、IFN⁃γ的水平较低。H.pylori代谢物腺苷降低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存在梯度依赖效应。腺苷合成酶敲除株H.pyloriΔAdA菌株感染后,AGS细胞的腺苷水平无显著改变。H.pyloriΔAdA感染后,AGS细胞中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均比H.pyloriWT感染的AGS细胞高。敲低A2A受体后,H.pylori感染的AGS细胞IL⁃33、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上升。H.pyloriΔAdA或野生型H.pyloriWT感染小鼠4周后,小鼠血清中的IL⁃33、TNF⁃α、IFN⁃γ的水平均上升。H.pyloriΔAdA感染后小鼠血清中的IL⁃33、TNF⁃α、IFN⁃γ的水平上升更明显。此外,H.pyloriΔAdA感染后小鼠产生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滴度上升。结论H.pylori表达的腺苷合成酶能够促进腺苷的产生,随后腺苷通过A2A受体调控炎症因子IL⁃33、TNF⁃α、IFN⁃γ的分泌,并且降低适应性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代谢产物 炎症因子 腺苷 A2A受体
下载PDF
阿帕替尼结合顺铂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云莹 向军英 +1 位作者 刘哲 白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结合顺铂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阿帕替尼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阿帕...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结合顺铂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阿帕替尼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癌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浓度越大,细胞抑制率越高,并且不同浓度下,研究组的细胞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两组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并且研究组细胞24 h、48h、72 h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阿帕替尼结合顺铂治疗结肠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此外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细胞 阿帕替尼 顺铂 分子机制 临床效果
下载PDF
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丽 向军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自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腹泻等患者共56例。所有患者进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前均行胃镜、肠镜及消化道...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自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腹泻等患者共56例。所有患者进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前均行胃镜、肠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病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56例检出小肠疾病40例(71.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组26例检出小肠疾病23例88.4%(23/26),腹痛腹胀腹泻等组30例检出小肠疾病17例56.6%(17/30)。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安全,且价格低、无创伤。可作为小肠疾病的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452例大肠癌的内镜及病理分析
20
作者 任权 刘明国 向军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52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452例大肠癌中,男276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57:1.00。结肠癌230例,直肠癌222例,结直肠癌之比为1.0...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52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452例大肠癌中,男276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57:1.00。结肠癌230例,直肠癌222例,结直肠癌之比为1.04:1.00,横结肠癌70例,乙状结肠癌50例,升结肠及盲肠癌47例,肝曲30例。病理为腺癌345例,黏液腺癌47例,低分化腺癌35例。结论:近年来大肠癌发病趋上升,男性发病比女性多,直肠癌与结肠癌发病接近。结肠癌近年发病增加且超过直肠癌,男性以横结肠及近肝曲为主,女性以乙状结肠为主。距肛门5cm以上直肠癌较5cm以下为多。病理仍以腺癌为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肠镜检查,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镜 病理 腺癌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