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四逆汤抗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欢欢 刘寒 +5 位作者 向净匀 吴杰 高原雪 何林 李敏 王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3期265-277,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分析四逆汤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方法:采用TCMSP、TCMID、TCM-PTD数据库以及文献挖掘的方法收集四逆汤的活性化合物,利用DRAR-CPI服务器预测活性化合物的靶点,同时应用DisGeNET和CTD数据库收集抗...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分析四逆汤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方法:采用TCMSP、TCMID、TCM-PTD数据库以及文献挖掘的方法收集四逆汤的活性化合物,利用DRAR-CPI服务器预测活性化合物的靶点,同时应用DisGeNET和CTD数据库收集抗心肌缺血损伤药物作用靶点,然后将两种方法收集到的靶点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四逆汤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靶点,分别利用MAS 3.0和Cytoscape 3.3.0软件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GO富集、KEGG分析和构建四逆汤药物分子-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共预测出91个四逆汤抗心肌缺血的共同作用靶点和120条信号通路,其中23条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与心肌缺血有关。结论:四逆汤主要通过调控补体系统、细胞因子及MAPK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拮抗减毒和协同增效作用,推测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增强心肌功能等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网络药理学 心肌缺血 作用机制 配伍规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附子-干姜抗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杰 向净匀 +5 位作者 孙彦杰 田敏 严亚锋 李志勇 李敏 王斌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对附子-干姜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的方法收集附子-干姜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活性化合物的靶点,同时应用DisGeNET和CTD数据库收集抗心肌缺血损伤药物作用靶点,然后将两者进行比对分析,...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对附子-干姜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的方法收集附子-干姜的活性化合物,并预测活性化合物的靶点,同时应用DisGeNET和CTD数据库收集抗心肌缺血损伤药物作用靶点,然后将两者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附子-干姜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靶点,分别利用MAS 3.0和Cytoscape 3.3.0软件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GO富集、KEGG分析和附子-干姜药物分子-靶点-通路网络图构建。结果共预测出27个附子-干姜抗心肌缺血的共同作用靶点和63条信号通路。结论附子-干姜主要通过调控钙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及MAPK信号通路,还可以通过Toll样受体、Fc epsilon RI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因此推测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细胞凋亡、控制炎症反应和增强心肌功能等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并通过实验证实了附子-干姜对于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干姜 网络药理学 心肌缺血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白三烯B4/白三烯B4受体通路在脑缺血损伤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慧敏 向净匀 +5 位作者 吴杰 王琰 周爽 史永恒 王川 王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50-53,共4页
白三烯B4(LTB4)是5-脂氧合酶代谢花生四烯酸的下游产物之一,是一种强效的促炎症脂质介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发现在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释放LTB4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脑缺血继发性脑损伤... 白三烯B4(LTB4)是5-脂氧合酶代谢花生四烯酸的下游产物之一,是一种强效的促炎症脂质介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发现在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释放LTB4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脑缺血继发性脑损伤。深入研究靶向LTB4-BLTR轴在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可寻找新的有效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白三烯B4 白三烯B4受体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素、京尼平抗脑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向净匀 吴杰 +6 位作者 王琰 高原雪 何林 李豪 李敏 史永恒 王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802-5811,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以灯盏花乙素苷元(scutellarein,SE)作为参照,预测黄芩素(baicalein,BE)、京尼平(genipin,GE)抗脑缺血作用靶点,为脑缺血疾病的临床防治和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以灯盏花乙素苷元(scutellarein,SE)作为参照,预测黄芩素(baicalein,BE)、京尼平(genipin,GE)抗脑缺血作用靶点,为脑缺血疾病的临床防治和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检索和文献挖掘方法,预测SE、BE、GE作用靶点,同时应用DisGeNET、CTD、NCBI Gene、OMIM、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预测脑缺血疾病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3.0构建小分子-靶点网络图,用DAVID软件分析SE、BE、GE特有抗脑缺血靶点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dockVina软件对SE、BE、GE与抗脑缺血共同靶点分别进行对接研究,根据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能和抑制浓度排序,选择最佳的靶点蛋白。结果SE、BE、GE分别预测出30、59、35个靶蛋白,SE与BE共同抗脑缺血疾病靶点有PIK3CG、CYP1A2、VEGFA、ALOX5、PTGS2,SE与GE共同抗脑缺血靶点为PTGS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受体PTGS2与SE、BE、GE对接结合能及抑制浓度相对较低。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BE-SE共同靶点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器膜、内质网膜等部位,具有与金属离子、阳离子结合功能及催化、氧化还原酶活性,参与细胞脂质、羧酸、含氧酸、有机酸代谢及脂肪酸合成等过程有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受体PTGS2主要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BE与GE配伍治疗脑缺血疾病通过抑制PTGS2(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因子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并改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发挥脑保护作用。结论预测了BE与GE配伍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潜在靶点,初步验证了治疗脑缺血疾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E与GE配伍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也为下一步合成新的衍生物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灯盏花乙素苷元 京尼平 脑缺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寻黄连解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琰 吴杰 +5 位作者 向净匀 李慧敏 周爽 王国全 史永恒 王斌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寻黄连解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Stitch及文献资料的检索,得到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3.0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寻黄连解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Stitch及文献资料的检索,得到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3.0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Cludterirofiler对药物与疾病相同靶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和药物主要成分选择最佳的结合靶点。结果:研究共筛选出66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39个,关键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汉黄芩素、谷甾醇、黄芩素、甲基黄连碱等,靶点涉及PTGS1、PTGS2、HSP90AA1、PRKACA、SCN5A等。GO功能富集分析生物过程主要集中于氧化应激、脂多糖、细菌的反应和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等。KEGG通路富集筛选信号通路(P<0.05),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疱疹病毒感染、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甲型流感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小檗碱、槲皮素、黄连碱、黄芩素主要化合物与SARS-CoV-2 3CL水解酶的结合能均高于参照药物的亲和力。结论:黄连解毒汤中的活性化合物能通过与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结合作用于PTGS2、HSP90AA1、ESR1等靶点调节,从而有可能对COVID-19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微透析法测定脑缺血损伤后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豪 何林 +4 位作者 高原雪 吴杰 向净匀 康亚国 王斌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建立微透析检测脑缺血损伤后脑脊液中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方法,阐明黄芩苷、栀子苷脑保护作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给药前后脑缺血大鼠的脑脊液,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动态监测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 目的:建立微透析检测脑缺血损伤后脑脊液中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方法,阐明黄芩苷、栀子苷脑保护作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给药前后脑缺血大鼠的脑脊液,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动态监测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对黄芩苷、栀子苷配伍抗脑缺血损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7∶3)给药7天后,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脑缺血前后海马部位的脑脊液,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检测,仅检测到栀子苷、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三种物质,同时栀子苷、黄芩苷配伍45mg/kg、60mg/kg组对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结论:栀子苷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推测黄芩苷、栀子苷(7∶3)配伍可能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黄芩苷 微透析技术 脑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