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向智铨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时是否给予溶栓、不同溶栓治疗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距发病的时间分为A组(≤2h)、B组(2~12h)和C组(未溶栓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3组的血管再通...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时是否给予溶栓、不同溶栓治疗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溶栓距发病的时间分为A组(≤2h)、B组(2~12h)和C组(未溶栓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3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45.7%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周死亡率分别为0%、20%、35.7%。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死亡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1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向智铨 李敏 +1 位作者 张凤泉 李世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6-437,共2页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利用情况。方法:对重庆市江北区4所医院1999年~2004年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19例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β受体阻滞药与血...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利用情况。方法:对重庆市江北区4所医院1999年~2004年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19例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β受体阻滞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适宜应用率分别为79.0%、85.7%,实际应用率分别为35.3%、43.7%,分别有55.3%、49.0%适宜应用β受体阻滞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患者未得到相应治疗;阿司匹林应用率较高,达84.9%;他汀类药物2002年后才逐步应用,应用率为15.1%。结论:除阿司匹林应用合理外,其它3种药物的应用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 获取和评价
下载PDF
重庆市江北区283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治疗情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智铨 李敏 +1 位作者 张凤泉 李世德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0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调查江北区部分医院2000、2002、2004年3个年度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和药物治疗情况。方法:江北区四所区属医院2000、2002、2004年3个年度出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83例。病因主要是冠心病(48.8%)、... 目的:调查江北区部分医院2000、2002、2004年3个年度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和药物治疗情况。方法:江北区四所区属医院2000、2002、2004年3个年度出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83例。病因主要是冠心病(48.8%)、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5%)、高血压病(13.8%)。药物治疗:传统的血流动力学调节治疗已被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的新模式所取代。主要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适宜使用率分别为86.9%和78.1%,实际使用率分别为50.5%和23.3%,2004年分别为73.9%和40.9%,尚未充分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2002年才开始使用,2004年使用率才12.5%;醛固酮拮抗剂使用较为合理。结论:建议发表后江北区部分医院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从传统血流动力学调节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的新治疗模式,但主要药物的使用距建议尚存明显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病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