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的研制与应用
1
作者
向李智
程亚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1期9-11,共3页
目的:研制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以改变现有咬嘴包裹性不强、舒适感较差以及胃镜易咬坏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采用齿形结构的设计,即U型结构的咬嘴本体,咬嘴本体连接用于限制舌头活动的压舌部,压舌部具有与外界连...
目的:研制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以改变现有咬嘴包裹性不强、舒适感较差以及胃镜易咬坏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采用齿形结构的设计,即U型结构的咬嘴本体,咬嘴本体连接用于限制舌头活动的压舌部,压舌部具有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将咬嘴设置为U型结构,使咬嘴覆盖整个牙齿。结果:内窥镜的U型结构咬嘴,经过实验验证,压强测量为0~250 kPa,测量误差<1.2%,通过恒压驱动传感器,可使传感器模块的最低功耗达到14.7μW,降低了传感器模块的温度漂移,提高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咬嘴覆盖整个牙齿,舒适度高,且胃镜不易受损。结论:研制的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能够有效减少胃镜咬伤事件,使患者在胃镜检查佩戴咬嘴时更为舒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胃镜
咬嘴
压力监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熊静
向李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1期3305-330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住院患者,对留置TIVAP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植入TIVAP的患者476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4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住院患者,对留置TIVAP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植入TIVAP的患者476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4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静脉血栓、回抽无血、继发感染、导管移位、气胸、血胸、导管阻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2%,观察组在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7%,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TIVAP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中心静脉输液港
循证护理
心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家琪
向李智
+3 位作者
潘晓莉
张长沙
余晓云
侯晓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695-700,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的临床、内镜和组织学特点。方法2017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常规胃镜检查,胃镜下发现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的...
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的临床、内镜和组织学特点。方法2017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常规胃镜检查,胃镜下发现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的177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量表(GERD‑Q)评分结果分成2组,即HGMUE组(GERD‑Q<8分,n=101)和HGMUE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组(HGMUE^(+)GERD组,GERD‑Q≥8分,n=76),对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177例HGMUE患者中,男111例(62.71%)、女66例(37.29%),合并GERD 76例(42.94%)、未合并GERD 101例(57.06%),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54.24%(96/177)],其次为咽部异物感[48.59%(86/177)]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48.59%(86/177)]。HGMUE组中,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42.57%(43/101)],其次为咽部异物感[33.66%(34/101)]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27.72%(28/101)];HGMUE^(+)GERD组中,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的发生率最高[76.32%(58/76)],其次为持续清嗓[69.74%(53/76)]和咽部异物感[68.42%(52/76)]。共检出177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胃镜下通常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少数稍凸出周边平面,单发132例(74.58%)、2处病灶38例(21.47%)、3处及3处以上病灶7例(3.95%),小病灶(最大直径<0.5 cm)37处(20.90%)、中等大小病灶(最大直径在0.5~1.0 cm)74处(41.81%)、较大病灶(最大直径>1.0 cm)66处(37.29%)。有30例[16.95%(30/177)]接受了活检组织学检查,胃底腺为主型15例[50.00%(15/30)]、幽门腺为主型8例[26.67%(8/30)]、混合型6例[20.00%(6/30)]、剩余1例[3.33%(1/30)]为鳞状上皮,20例[66.67%(2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10例[33.33%(1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阴性。结论HGMUE多见于男性患者,可合并亦可不合并GERD,其中合并GERD者更易发生咽喉反流。内镜下胃黏膜异位斑多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以单发为主,多为中等及较大病灶。组织学分型以胃底腺为主型,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多见,推测酸分泌可能是导致咽喉症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
咽喉反流
酸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的研制与应用
1
作者
向李智
程亚平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1期9-11,共3页
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内课题(02.03.2018-192)“基于MR系统虚拟实境教学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文摘
目的:研制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以改变现有咬嘴包裹性不强、舒适感较差以及胃镜易咬坏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采用齿形结构的设计,即U型结构的咬嘴本体,咬嘴本体连接用于限制舌头活动的压舌部,压舌部具有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将咬嘴设置为U型结构,使咬嘴覆盖整个牙齿。结果:内窥镜的U型结构咬嘴,经过实验验证,压强测量为0~250 kPa,测量误差<1.2%,通过恒压驱动传感器,可使传感器模块的最低功耗达到14.7μW,降低了传感器模块的温度漂移,提高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咬嘴覆盖整个牙齿,舒适度高,且胃镜不易受损。结论:研制的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能够有效减少胃镜咬伤事件,使患者在胃镜检查佩戴咬嘴时更为舒适安全。
关键词
智能
胃镜
咬嘴
压力监测
Keywords
Intelligence
Gastroscope
Mouthpiece
Pressure monitoring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熊静
向李智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1期3305-3308,共4页
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级课题(编号:02.03.2018-192)。
文摘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住院患者,对留置TIVAP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植入TIVAP的患者476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4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静脉血栓、回抽无血、继发感染、导管移位、气胸、血胸、导管阻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2%,观察组在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7%,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TIVAP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中心静脉输液港
循证护理
心理干预
效果
Keywords
Cluster nursing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
Evidence-based nur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家琪
向李智
潘晓莉
张长沙
余晓云
侯晓华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
出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490,82070555)。
文摘
目的探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的临床、内镜和组织学特点。方法2017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常规胃镜检查,胃镜下发现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的177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量表(GERD‑Q)评分结果分成2组,即HGMUE组(GERD‑Q<8分,n=101)和HGMUE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组(HGMUE^(+)GERD组,GERD‑Q≥8分,n=76),对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177例HGMUE患者中,男111例(62.71%)、女66例(37.29%),合并GERD 76例(42.94%)、未合并GERD 101例(57.06%),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54.24%(96/177)],其次为咽部异物感[48.59%(86/177)]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48.59%(86/177)]。HGMUE组中,持续清嗓的发生率最高[42.57%(43/101)],其次为咽部异物感[33.66%(34/101)]和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27.72%(28/101)];HGMUE^(+)GERD组中,烧心、胸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的发生率最高[76.32%(58/76)],其次为持续清嗓[69.74%(53/76)]和咽部异物感[68.42%(52/76)]。共检出177处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斑,胃镜下通常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少数稍凸出周边平面,单发132例(74.58%)、2处病灶38例(21.47%)、3处及3处以上病灶7例(3.95%),小病灶(最大直径<0.5 cm)37处(20.90%)、中等大小病灶(最大直径在0.5~1.0 cm)74处(41.81%)、较大病灶(最大直径>1.0 cm)66处(37.29%)。有30例[16.95%(30/177)]接受了活检组织学检查,胃底腺为主型15例[50.00%(15/30)]、幽门腺为主型8例[26.67%(8/30)]、混合型6例[20.00%(6/30)]、剩余1例[3.33%(1/30)]为鳞状上皮,20例[66.67%(2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10例[33.33%(10/30)]免疫组化H^(+)/K^(+)-ATP酶阴性。结论HGMUE多见于男性患者,可合并亦可不合并GERD,其中合并GERD者更易发生咽喉反流。内镜下胃黏膜异位斑多表现为橘红色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岛状病灶,大多数较平坦,以单发为主,多为中等及较大病灶。组织学分型以胃底腺为主型,免疫组化H^(+)/K^(+)‑ATP酶阳性多见,推测酸分泌可能是导致咽喉症状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
咽喉反流
酸分泌
Key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Acid secretion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式智能监测内窥镜咬嘴的研制与应用
向李智
程亚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熊静
向李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汪家琪
向李智
潘晓莉
张长沙
余晓云
侯晓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