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混合痔9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永波 李国章 +1 位作者 谢文杉 向梅娟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205-206,共2页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取PPH术(观察纽)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比较二者在术后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除了住...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取PPH术(观察纽)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比较二者在术后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除了住院费用比对照组高以外,在术后疼痛、出血、肛门水肿及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PPH用于治疗混合痔疗效好、痛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向梅娟 李国章 李志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847-848,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P <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对低位肛瘘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梅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5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内口结扎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低位肛瘘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LIFT术,观察组采用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内口结扎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低位肛瘘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LIFT术,观察组采用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及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两组ARP、AMCP、ALCT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临床疗效好,不会损伤肛门功能,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内口结扎改良LIFT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器联合消痔灵治疗直肠息肉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向梅娟 王宇 卢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第6期9-9,共1页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突向肠腔内的息肉样病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经肛门手术切除、内镜下圈套或切除术及经腹切除术等。但直肠息肉手术操作空间狭小,特别是中上段直肠息肉,由于其位置高,直肠黏膜阻挡视线不...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突向肠腔内的息肉样病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有经肛门手术切除、内镜下圈套或切除术及经腹切除术等。但直肠息肉手术操作空间狭小,特别是中上段直肠息肉,由于其位置高,直肠黏膜阻挡视线不易暴露等不利因素,经肛手术操作困难、创伤大。为此,我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使用自动痔疮套扎器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6例直肠息肉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器 直肠息肉 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消痔灵 手术操作空间 经腹切除术 直肠黏膜
原文传递
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向梅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24期8-8,共1页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联合术(PPH+小切口...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联合术(PPH+小切口外痔切除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通畅度状况、愈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等状况。结果在排便通畅度的比较上,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愈合度状况与并发症高低的比较上,研究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领域对于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实施联合术治疗的方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术 混合痔 直肠黏膜内脱垂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骶骨曲率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分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子建 张洁 +3 位作者 陈运培 向梅娟 邹吉祥 王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评估骶骨发育异常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31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均为男性,确诊时年龄为(5.09±3.97)个月;低位畸形38例,中位畸形... 目的评估骶骨发育异常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31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均为男性,确诊时年龄为(5.09±3.97)个月;低位畸形38例,中位畸形181例,高位畸形97例。将低位畸形患儿作为低位组,将中位畸形患儿作为中位组,将高位畸形患儿作为高位组。通过影像学图像测量各组患儿骶骨指数(sacral ratio,SR)值、D值、R值、骶骨曲率(sacrum curvature,SC)值以及联合指标SR+SC值,统计分析各测量值和各分型的相关性。其中,SR值=BC/AB,在骶尾骨正位X线片上,A线为双侧髂骨上缘的连线,B线为经过双侧骶髂关节下缘的A线的平行线,C线为经过骶尾骨最下缘的A线的平行线,BC为B线到C线的距离,AB为A线到B线的距离。SC值=R值/D值,D值为骨盆侧位X线片中骶骨上端前缘(E点)到骶骨最下端前缘(F点)的距离,P线为骶骨到EF最远的平行线,R值为EF与P线的垂直距离。通过Fisher检验或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通过方差分析连续变量。结果低位组的SR值、D值、R值、SC值和SR+SC值分别为0.99±0.38、(6.05±1.19)cm、(1.50±0.40)cm、0.45±0.04、2.03±0.22;中位组数值分别为0.76±0.20,(4.83±1.16)cm,(1.07±0.73)cm,0.22±0.14,2.18±0.18;高位组数值分别为0.72±0.21,(5.38±1.76)cm,(0.92±1.00)cm,0.14±0.18,2.26±0.21。低位组和中位组SR值相比,低位组和高位组D值相比,低位组和中位组R值相比,中位组和高位组SC值相比,中位组和低位组、中位组和高位组的SR+SC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值及SR+SC值相对于SR值而言更能分辨出中位和高位畸形。结论SC值可以反映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骶骨发育的异常,可作为术前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骶骨曲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