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的GISH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进勇
胡琼
+4 位作者
魏文辉
王力军
闫晓红
向瑞勇
王清坤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ouble-colour 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dc-FISH)技术,对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a恢1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ouble-colour 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dc-FISH)技术,对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a恢1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二体异附加系,包含了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和新疆野生油菜1对染色体,这1对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不育系分别与保持系、恢复系Nsa恢1、保持系杂交后获得了BC3代不育株及可育株,GISH-dcFISH分析结果表明,BC3代可育株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单体异附加系,而不育株中不含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说明恢复基因位于Nsa恢1的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上,为下一步克隆这一新型恢复基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疆野生油菜
恢复系
恢复基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的GISH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进勇
胡琼
魏文辉
王力军
闫晓红
向瑞勇
王清坤
机构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7-4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312)
文摘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hybridization,GISH)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ouble-colour 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dc-FISH)技术,对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a恢1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二体异附加系,包含了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和新疆野生油菜1对染色体,这1对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不育系分别与保持系、恢复系Nsa恢1、保持系杂交后获得了BC3代不育株及可育株,GISH-dcFISH分析结果表明,BC3代可育株为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单体异附加系,而不育株中不含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说明恢复基因位于Nsa恢1的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上,为下一步克隆这一新型恢复基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疆野生油菜
恢复系
恢复基因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Xinjiang wild Sinapis arvensis
restorer line
restorer gene
分类号
Q321.3 [生物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sa恢1及其后代的GISH分析
黄进勇
胡琼
魏文辉
王力军
闫晓红
向瑞勇
王清坤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