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煤矿岩巷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向硕 《煤矿现代化》 2017年第5期149-150,153,共3页
基于我国煤矿岩巷掘进速度低、机械化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岩巷掘进技术现状、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借鉴国外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钻爆法岩巷快速机械化作业线和综掘法岩巷快速掘进机械化作业线2种作业线,通过对... 基于我国煤矿岩巷掘进速度低、机械化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岩巷掘进技术现状、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借鉴国外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钻爆法岩巷快速机械化作业线和综掘法岩巷快速掘进机械化作业线2种作业线,通过对2种作业线的优、缺点和具体应用条件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现在和将来煤矿岩巷高效掘进工艺仍要以钻爆法为主,来解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岩巷 掘进速度 钻爆法 综掘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抗磨添加剂在航空润滑油热腐蚀与安定性试验中的作用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月皞 梅莉 +2 位作者 曾宁宁 杨鑫 向硕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试验方法-热安定性和腐蚀性测定法对不同品牌的5mm^(2)/s航空润滑油进行试验,对试验后的金属片表面进行形貌与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配方体系,在274℃的高温试验中,磷、硫添加剂的腐蚀特征明显,... 采用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试验方法-热安定性和腐蚀性测定法对不同品牌的5mm^(2)/s航空润滑油进行试验,对试验后的金属片表面进行形貌与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配方体系,在274℃的高温试验中,磷、硫添加剂的腐蚀特征明显,但在富含硫的配方体系中,磷元素的影响作用被大幅度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mm^(2)/s航空润滑油 热安定性 腐蚀性 抗磨添加剂
下载PDF
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钢/钢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立业 陈立功 +2 位作者 陈国需 谷科城 向硕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合成了含酯基官能团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研究了其物化性质及热稳定性;通过与非功能化的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对比,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常温及高温条件下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钢/钢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用SEM和XPS对磨斑表面进... 合成了含酯基官能团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研究了其物化性质及热稳定性;通过与非功能化的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对比,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常温及高温条件下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钢/钢摩擦副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用SEM和XPS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酯基团的引入使得离子液体的黏度有所增加,导致其在较低载荷下的减摩性能降低,但引入的酯基官能团增强了离子液体对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力,使其抗磨性能显著提高,在高载荷下离子液体分解所产生的活性元素氟与摩擦副表面的金属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以氟化亚铁和氧化铁为主体的边界润滑膜,从而降低了摩擦和磨损.同时发现含有TF2N-阴离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较含有BF4-阴离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抗磨性能;含有较长N-烷基链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抗磨减摩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 摩擦学性能 润滑剂
下载PDF
基于聚结技术的餐饮废水油水分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曹书翰 陈立功 +2 位作者 刘先杰 向硕 王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从聚结材料的湿润聚结和碰撞聚结原理出发,研究了聚结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优选了不同形态聚结材料的除油技术,开发出适用于餐饮废水的两段式除油工艺,并考察了该工艺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45℃、进水含油量约为350 mg/L、进水流量... 从聚结材料的湿润聚结和碰撞聚结原理出发,研究了聚结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优选了不同形态聚结材料的除油技术,开发出适用于餐饮废水的两段式除油工艺,并考察了该工艺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在45℃、进水含油量约为350 mg/L、进水流量约为100 h/L的条件下,组合工艺的油水分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其中,亲油性聚结材料比疏油性聚结材料有更好的聚结除油效果。在粒状聚结材料中,珍珠棉的除油效果好于石英砂,径粒以4~5mm为宜;在纤维状聚结材料中,聚丙烯板的除油效果优于玻璃钢板,倾斜角度以15°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废水处理 餐饮废水 湿润聚结 碰撞聚结 材料优选 组合工艺 除油率
下载PDF
餐饮废油制取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先杰 陈立功 +3 位作者 曹书翰 杨鑫 向硕 朱立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59,共5页
以精制餐饮废油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下,经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利用制得的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1∶1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合成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脂肪酸甲酯... 以精制餐饮废油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下,经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利用制得的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1∶1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合成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物质的量比1∶0.6,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 h;第二步再加入占脂肪酸甲酯质量1.0%的催化剂甲醇钠和剩余二乙醇胺,并在80℃下保温2 h。经红外光谱检测证实了目标产物的存在,所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产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废油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下载PDF
含氮磷酸酯的合成及其极压抗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先杰 陈立功 +3 位作者 曹书翰 杨鑫 向硕 朱立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1,共4页
以混合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含氮磷酸酯型极压抗磨添加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并对反应产物中各组分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将所得产物添加到150SN基础油中,通过四球机试验测试其极压... 以混合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含氮磷酸酯型极压抗磨添加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并对反应产物中各组分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将所得产物添加到150SN基础油中,通过四球机试验测试其极压抗磨性能,并与传统P系极压抗磨剂T306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添加剂能显著改善润滑油的极压抗磨性能,其抗磨效果要优于T306,且具有良好的防锈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抗磨剂 含氮磷酸酯 正交试验 四球试验
下载PDF
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用作润滑剂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立业 陈立功 +1 位作者 杨鑫 向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69,共5页
合成了含羧酸酯基官能团的功能化离子液体——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AMIM]BF4),考察了其物化性质、高低温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对传统润滑油添加剂的相容性和感受性,并选择含有相同烷基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传统... 合成了含羧酸酯基官能团的功能化离子液体——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AMIM]BF4),考察了其物化性质、高低温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对传统润滑油添加剂的相容性和感受性,并选择含有相同烷基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传统离子液体([BMIM]BF4)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低的蒸发损失和高的热稳定性;能溶解部分具有强极性和杂环化合物的传统润滑油添加剂,但不能溶解大多数常用的油溶性添加剂,[EAMIM]BF4对添加剂的溶解性比[BMIM]BF4弱;在室温及高温条件下,[EAMIM]BF4由于黏度较大而减摩性稍差,但抗磨性比[BMIM]BF4强;极压抗磨剂亚磷酸二正丁酯能提高[BMIM]BF4的抗磨作用,但与[EAMIM]BF4呈现出对抗效应,导致其润滑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摩擦学性能 亚磷酸二正丁酯
下载PDF
餐厨垃圾油水分离技术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书翰 陈立功 +1 位作者 刘先杰 向硕 《环境卫生工程》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分析了餐厨垃圾中的含油污水分离技术的现状,并根据主要特点将其分为物理分离、化学分离、物理化学分离和生物化学分离。研究了这4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关键词 餐饮废水 油水分离 技术 应用
下载PDF
磷酸酯润滑油添加剂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先杰 陈立功 +2 位作者 曹书翰 杨鑫 向硕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磷酸酯是润滑油中普遍使用的极压抗磨添加剂。介绍了几种合成磷酸酯的方法和新型磷酸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润滑油 磷酸酯 添加剂 合成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材料对餐饮废水的油水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亮 陈立功 +3 位作者 王学春 杨鑫 向硕 江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7,53,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聚丙烯材料在餐饮废水分离器中油水分离的效果,通过将聚丙烯材料在K2Cr2O7-H2SO4溶液中进行单面液相氧化改性,得到具有单面亲水特性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对聚丙烯材料改性的反应条件进行优选,并与未改性聚丙烯材料进行分离效... 为进一步提高聚丙烯材料在餐饮废水分离器中油水分离的效果,通过将聚丙烯材料在K2Cr2O7-H2SO4溶液中进行单面液相氧化改性,得到具有单面亲水特性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对聚丙烯材料改性的反应条件进行优选,并与未改性聚丙烯材料进行分离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材料表面羰基和羟基亲水集团明显增多,当反应条件为70℃、25 min时,聚丙烯表面的接触角最大减小31.67%;分离器适宜的条件为体积流量为(150±10)L/h、聚丙烯板角度为15°、温度为50℃,此时改性聚丙烯材料的除油率和COD去除率比未改性分别提高11.7个和13.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亲水改性 餐饮废水 COD 含油量
下载PDF
粒状粗粒化材料对乳化态餐饮废油的分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亮 陈立功 +3 位作者 向硕 杨鑫 江翀 王学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5-49,共5页
选取直径为3~4 mm的脱脂核桃粒、PP粒、石英砂为粒状粗粒化材料,探究不同材料对乳化态餐饮废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流向、流速、温度、填料高度的控制,得出不同条件下的3种粒状粗粒化材料对乳化态餐饮废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 选取直径为3~4 mm的脱脂核桃粒、PP粒、石英砂为粒状粗粒化材料,探究不同材料对乳化态餐饮废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流向、流速、温度、填料高度的控制,得出不同条件下的3种粒状粗粒化材料对乳化态餐饮废油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自下而上流向更加有利于粒状粗粒化材料对乳化态餐饮废油的去除效果;升高温度不利于除油率和CODCr去除率提升,而且呈负相关;提高流速会使除油率和CODCr去除率降低;随着填料高度的增加,除油率和CODCr去除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自下而上流向、流速50 L/h、温度40℃、填料床高度20 cm时达到最佳分离效果;粒状粗粒化材料的除油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逐步降低,采用高速水流反冲洗能够使亲水性粒状粗粒化材料石英砂、脱脂核桃粒恢复良好的除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粗粒化材料 餐饮废油 CODCR 除油率
下载PDF
粗粒化技术对水包油乳状液分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书翰 陈立功 +1 位作者 刘先杰 向硕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5-29,96,共6页
利用粗粒化原理处理餐饮废水中难以去除的乳化油,自行设计了一种带有粗粒化板的油水分离器,研究了影响除油率的几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亲油性粗粒化材料的除油效果优于疏油性粗粒化材料,选用聚丙烯板呈15°角放置能达到较好效果;... 利用粗粒化原理处理餐饮废水中难以去除的乳化油,自行设计了一种带有粗粒化板的油水分离器,研究了影响除油率的几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亲油性粗粒化材料的除油效果优于疏油性粗粒化材料,选用聚丙烯板呈15°角放置能达到较好效果;升高温度可以提高除油率;过大的进水体积流量会降低除油率,控制在150 L/h左右较佳;增大进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除油率,但影响不大。在此工艺条件运行该油水分离器,除油率达到82%,表明该除油工艺有效可行,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废水 水力计算 粗粒化 单因素试验 除油率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的餐饮废水破乳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书翰 陈立功 +3 位作者 刘先杰 向硕 杨鑫 雍娟 《环境卫生工程》 2013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超声波法处理餐饮废水中较难分离的乳化油,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乳化油破乳效果的影响,通过与传统静置上浮法的对比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破乳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除油率的主次顺序为时间、功... 采用超声波法处理餐饮废水中较难分离的乳化油,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乳化油破乳效果的影响,通过与传统静置上浮法的对比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破乳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除油率的主次顺序为时间、功率、油体积分数、温度、乳化剂体积分数。在油体积分数约30%、乳化剂体积分数约6%、超声波功率40 W、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0 min时,乳化油的分离率可达到98.8%,该方法的油水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静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废水 超声波法 破乳化 静置法
下载PDF
水体中含油量测定技术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亮 陈立功 +2 位作者 向硕 杨鑫 江翀 《环境卫生工程》 2014年第5期22-24,共3页
介绍了目前水中含油量测定的几种主要方法并根据原理特点将其分为红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荧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法。研究了这几种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其研究现状,展望了发展趋势。
关键词 含油量 原理 测定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先杰 陈立功 +2 位作者 曹书翰 杨鑫 向硕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3年第2期1-3,共3页
在70℃下,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与五氧化二磷以1:1.5质量比的混合物反应2h,然后在相同温度下水解2h,制得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添加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具有很好的油溶性和防锈抗腐蚀性,能显著改善150SN基础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 在70℃下,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与五氧化二磷以1:1.5质量比的混合物反应2h,然后在相同温度下水解2h,制得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添加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具有很好的油溶性和防锈抗腐蚀性,能显著改善150SN基础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降低磨斑直径。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与油酸或硬脂酸辛酯复合具有协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 添加剂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基于油水分离的餐饮废水破乳化技术研究
16
作者 曹书翰 陈立功 +2 位作者 刘先杰 向硕 杨鑫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3-16,22,共5页
餐饮废水中乳化油的分离处理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文章分别采用物理机械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对餐饮废水进行了破乳化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和分析破乳机理,总结出各方法不同的破乳特点。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在实际应用中,... 餐饮废水中乳化油的分离处理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文章分别采用物理机械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对餐饮废水进行了破乳化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和分析破乳机理,总结出各方法不同的破乳特点。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保持在50~60℃即可。低功率的超声波可以促进破乳效果,但超过30W,又会使溶液发生乳化反应。小分子醇类的加量越多,破乳化作用越强;醇类单链越长,分离效果越好。加入无机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破乳化速度,但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废水 破乳分离 物理机械法 物理化学法
下载PDF
Fluorographene with Narrow Lateral Size 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Prepared for Enhancing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of Bentonite Grease
17
作者 XIANG Shuo LU Peng +6 位作者 ZHANG Qinhui XIAO Bowen YANG Xin ZHANG Peili MA Pengfei HE Yan LI Xuebi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Fluorographene(FG)with narrow lateral size 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was prepared by a liquid-phase exfoliation method,based on liquid cascade centrifugation.The Rtec MFT-5000 tribo-mete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luorographene(FG)with narrow lateral size 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was prepared by a liquid-phase exfoliation method,based on liquid cascade centrifugation.The Rtec MFT-5000 tribo-meter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lubricating performance of bentonite grease enhanced by the as-prepared F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the wear volume of bentonite grease with 0.3 wt%FG were decreased by 20.4%and 44.9%,respectively,a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base grease.The main reason is that FG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tribo-chemical reaction film consisting of complex carbon oxide,Fe_(2)O_(3)and FeF_(3)on the friction surface,which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riction reduction and prevent the appearance of severe w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ographene liquid-phase exfoliation bentonite grease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下载PDF
二甲基硅油对ZrO_(2)陶瓷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何东海 谭航 +5 位作者 向硕 夏梓航 杨鑫 何燕 罗根茂 杜昕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2850-2854,2859,共6页
通过四球摩擦试验机评定ZrO_(2)陶瓷球在二甲基硅油掺混基础油(CTL3、150N、GTL430和PAO4)润滑下的抗磨减摩性能,采用三维轮廓仪对ZrO_(2)陶瓷球磨斑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测定基础油掺混比例对二甲基硅油运动黏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四球摩擦试验机评定ZrO_(2)陶瓷球在二甲基硅油掺混基础油(CTL3、150N、GTL430和PAO4)润滑下的抗磨减摩性能,采用三维轮廓仪对ZrO_(2)陶瓷球磨斑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测定基础油掺混比例对二甲基硅油运动黏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ZrO_(2)陶瓷球在二甲基硅油润滑下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随其动力黏度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保持平稳的趋势,ZrO_(2)陶瓷球在CTL3润滑下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最小,ZrO_(2)陶瓷球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随二甲基硅油掺混CTL3比例的增加均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与二甲基硅油润滑下相比,掺混体积分数5%的CTL3后,ZrO_(2)陶瓷球磨斑表面深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降低31.6%和25.3%;二甲基硅油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随CTL3掺混比例增加而降低,掺混体积分数5%的CTL3时,20℃下的运动黏度和密度分别降低6.2%和0.86%,基础油可以显著改善ZrO_(2)陶瓷摩擦副润滑性能,但对其运动黏度和密度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油 ZrO_(2)陶瓷 斯塔宾格黏度计 抗磨减摩性能
下载PDF
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对CrMnFeCoNi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向硕 张雷 +4 位作者 刘学 乐国敏 戴晓军 李强 李晋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5,共7页
为了研究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对CrMnFeCoNi高熵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向扫描和双向扫描两种沉积路线,分别在1000、1200和1400 W功率下制备出CrMnFeCoNi高熵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和力学拉伸实验等分析手段... 为了研究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对CrMnFeCoNi高熵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向扫描和双向扫描两种沉积路线,分别在1000、1200和1400 W功率下制备出CrMnFeCoNi高熵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和力学拉伸实验等分析手段对CrMnFeCoNi高熵合金相组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rMnFeCoNi高熵合金均为FCC单相固溶体结构;通过控制激光沉积功率,可调控CrMnFeCoNi高熵合金组织结构中柱状晶与等轴晶的比例;双向扫描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rMnFeCoNi高熵合金具有更加均匀的组织以及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激光熔化沉积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典型岗位任务的内燃机课程虚实融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
作者 何东海 向硕 +2 位作者 吴婧斯 杨益其 周于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53-056,共4页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内燃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对学员能力结构支撑不足、教学模式对学员学习效果提升不够等问题,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理清学员专业岗位工作中内燃机相关的典型岗位任务,据此对内燃机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构,将典...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内燃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对学员能力结构支撑不足、教学模式对学员学习效果提升不够等问题,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理清学员专业岗位工作中内燃机相关的典型岗位任务,据此对内燃机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构,将典型岗位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通过搭建虚拟和实训教学条件资源,创设与岗位工作环境接近的学习情境,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初始阶段采取“以虚为主、以实为辅”的教学,在实践教学的强化阶段采取“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教学,通过虚实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员的整体学习效果和岗位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岗位任务 内燃机 虚实融合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