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不同性别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在重症病房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向红雨 周中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on 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在重症病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NVUGIB患者100例。所有患者严格按照Glasgow-Blatchford(GBS)评...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on 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在重症病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NVUGIB患者100例。所有患者严格按照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进行筛选。按性别分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NVUGIB重症病房中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生命体征方面,男性组血压、血红蛋白及心率均较女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男性组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比率较女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男性组远期预后差且死亡率较女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VUGIB重症病房中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且男性在生命体征(心率、血红蛋白)、基础疾病及远期预后方面均差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重症病房 Glasgow-Blatchford评分 性别
下载PDF
嗜酸性胃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向红雨 周中银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53-756,共4页
嗜酸性胃肠炎(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胃肠道疾病。由于发病率较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造成该病误诊率极高。文章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嗜酸性胃肠炎(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胃肠道疾病。由于发病率较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造成该病误诊率极高。文章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强对于该病的了解,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泽慧 刘畅 +2 位作者 向红雨 商海涛 宋宇虎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102例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化验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肝硬化54例(52.94%);非肝硬化48例(47.06%),其中胰源... [目的]分析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102例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化验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肝硬化54例(52.94%);非肝硬化48例(47.06%),其中胰源性门脉高压29例(28.43%),其他19例(18.63%)。首发临床症状:呕血8例(7.84%),黑便8例(7.84%),同时出现呕血、黑便13例(12.74%),腹部不适症状34例(33.33%),乏力7例(6.86%),下肢水肿5例(4.90%)。非肝硬化患者中出现腹部不适症状比例明显多于肝硬化患者(43.75%∶24.07%,P<0.05)。血常规检查:肝硬化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分别为3.77×109/L、75.50×109/L均低于非肝硬化组的5.11×109/L、152.50×109/L,二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肾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患者(均P<0.01)。[结论]引起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最主要的病因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胰源性门脉高压,肝硬化患者多存在脾功能亢进和肝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静脉曲张 回顾性研究 门静脉高压
原文传递
三种吡咯烷生物碱所致小鼠肝窦阻塞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4
作者 刘畅 肖状龙 +3 位作者 杜丽 向红雨 李岩 宋宇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建立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碱(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 目的建立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碱(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μL)、野百合碱溶液(800 mg/kg)、倒千里光碱溶液(100 mg/kg)、千里光宁溶液(100 mg/kg)灌胃1次。于灌胃后24 h分析4组小鼠死亡数、成模数、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卡方检验。结果灌胃后24 h时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分别死亡0、9、0只,存活小鼠成模9、3、6只,3组死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34,P<0.05),成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6,P>0.05)。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ALT水平分别为(111.72±37.62)、(562.97±242.42)、(3891.40±1009.44)U/L,AST水平分别为(156.96±64.95)、(331.22±120.83)、(2107.55±532.80)U/L,TBil水平分别为(41.66±10.42)、(79.43±18.45)、(120.80±17.44)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40±10.98)U/L、(34.66±13.00)U/L、(16.91±2.8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3);倒千里光碱组与千里光宁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3),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3);倒千里光碱组与野百合碱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0.002),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3);千里光宁组与野百合碱组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3)。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凝固性坏死,中央静脉内皮下出血,肝窦扩张,红细胞淤滞于肝血窦中,正常的小叶结构被破坏;野百合碱组和倒千里光碱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3区肝细胞坏死、肝窦扩张淤血;千里光宁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1区和2区肝细胞坏死和淤血。野百合碱组成模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中、重度,倒千里光碱组、千里光宁组均为重度。结论成功建立了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PA所致小鼠急性HSOS模型,其中野百合碱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模型 动物 肝窦阻塞综合征 倒千里光碱 千里光宁 小鼠
原文传递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型与孤立性胃静脉曲张1型的临床和影像学差异
5
作者 司可可 向红雨 +2 位作者 王泽慧 宋宇虎 李欣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725-730,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型(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type 2,GOV2)与孤立性胃静脉曲张1型(isolated gastric varices type 1,IGV1)患者在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0月—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型(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type 2,GOV2)与孤立性胃静脉曲张1型(isolated gastric varices type 1,IGV1)患者在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0月—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收集并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共纳入患者210例,其中139例GOV2型,71例IGV1型。血常规结果显示患者中位血红蛋白降低,其中GOV2组较IGV1组更显著(91.00 g/L比112.00 g/L,P<0.05),GOV2组较IGV1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高[20.14%(28/139)比5.63%(4/71),P<0.05];而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低[12.23%(17/139)比38.03%(27/71),P<0.05]。GOV2组门静脉主干中位直径大于IGV1组(15.09 mm比12.85 mm,P<0.05),胃底曲张静脉中位体积显著小于IGV1组(2.14 mL比10.00 mL,P<0.05)。GOV2组流入血管胃左静脉的构成比例高于IGV1组[98.43%(125/127)比77.78%(42/54),P<0.05]且胃左静脉中位直径较IGV1组更大(5.58 mm比4.53 mm,P<0.05);流出血管主要包括胃肾分流、脾肾分流,GOV2组与IGV1组相比,胃肾分流发生率[27.56%(35/127)比66.67%(36/54),P<0.05]与脾肾分流发生率[12.60%(16/127)比25.93%(14/54),P<0.05]均较低,而附脐静脉开放[38.58%(49/127)比12.96%(7/54),P<0.05]与腹膜后侧枝分流[30.71%(39/127)比11.11%(6/54),P<0.05]相对多见。结论肝硬化合并GOV2型与IGV1型患者在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充分认识和理解两型患者间差异,可为临床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底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