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叶中倍半萜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波 孙伊维 +3 位作者 陈倞 向胤豪 黄文胜 孟大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5-871,984,共8页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倍半萜化学成分。方法干燥艾叶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浸膏经溶剂萃取后,分别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倍半萜化学成分。方法干燥艾叶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浸膏经溶剂萃取后,分别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5个倍半萜化合物,结构分别为:argyinolide N(1)、argyinolide M(2)、脱氢菊酮内酯(3)、dehydroleucodin(4)、5α-hydroxydehydroleucodin(5)、3α-氯-4β,10α-二羟基-1β,2β-环氧-5α,7αH-愈创木烷-11(13)-en-12,6α-内酯(6)、andalucin(7)、10-epiajafinin(8)、1α,2α,3α,4β,10α-五羟基愈创木酚-11(13)-烯-12,6α-内酯(9)、hanphyllin(10)、利得亭(11)、珊塔玛内酯(12)、ludovicin B(13)、魁蒿内酯(14)和11α,13-二氢魁蒿内酯(15)。结论化合物3、6、7、12、15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艾叶 倍半萜
下载PDF
4,6-二氯吡啶并[3,2-d]嘧啶的合成工艺改进
2
作者 刘波 向建 +3 位作者 向胤豪 周红艳 黄文胜 胡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22-27,共6页
对4,6-二氯吡啶并[3,2-d]嘧啶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通过^(1)HNMR、ESI-HRMS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在中间体2-氰基-3-硝基-6-氯吡啶的合成过程中,将反应温度由180℃提高到190℃,氰化亚铜用量由1.5 eq.调整为3.0 eq.,同... 对4,6-二氯吡啶并[3,2-d]嘧啶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通过^(1)HNMR、ESI-HRMS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在中间体2-氰基-3-硝基-6-氯吡啶的合成过程中,将反应温度由180℃提高到190℃,氰化亚铜用量由1.5 eq.调整为3.0 eq.,同时加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改善氰化亚铜的溶解性,后处理以乙酸乙酯-冰水混合溶液代替甲苯,并且用重结晶法代替柱层析法进行纯化,2-氰基-3-硝基-6-氯吡啶的产率由25.7%提高到63.4%。在最后一步氯代过程中,以1.5 eq.N,N-二甲基苯胺作为碱试剂、用乙腈代替三氯氧磷作反应溶剂、回流反应温度为82℃,避免了三氯氧磷的毒性危险,反应更温和稳定,产率由42.3%提高到82.7%。通过对上面两步反应条件的改进,4,6-二氯吡啶并[3,2-d]嘧啶总产率从8.1%提高到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6-二氯吡啶并3 2-d嘧啶 合成工艺 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