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EMS诱变矮秆突变体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昕 阎晋东 +6 位作者 杨飘 向芙江 张维 彭武生 卓宇红 李新梅 赵小英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本研究分析了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sulfone,EMS)诱变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Bnd2(Brassica napus dwarf 2)的农艺性状、矮秆性状遗传特性以及对不同植物激素的响应。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期Bnd2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伸长节数、... 本研究分析了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sulfone,EMS)诱变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Bnd2(Brassica napus dwarf 2)的农艺性状、矮秆性状遗传特性以及对不同植物激素的响应。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期Bnd2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伸长节数、节间距、主花序有效长度显著低于诱变亲本2B。矮秆性状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回交F1代株高偏向亲本2B,表现为高秆,F2群体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符合3∶1的分离规律,表明Bnd2矮秆性状受单个隐性基因控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结果显示:Bnd2幼苗下胚轴比2B要短,但Bnd2幼苗下胚轴对赤霉素(gibberellin,GA)的响应减弱,对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的响应增强,且BR处理可恢复Bnd2幼苗的下胚轴表型,推测Bnd2的矮秆性状可能与GA信号和/或BR合成有关,这为后期矮秆基因定位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 矮秆突变体 赤霉素(GA) 油菜素甾醇(B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