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探索与价值旨归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董慧
向金存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5,162,共11页
-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与经验研究”(21JZD006)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2VMZ006)。
-
文摘
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成为习近平准确理解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方法论。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来看,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哲学方法论一直蕴含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一以贯之坚持的方法原则。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也是坚持系统观念擘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程。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文明高度来说,就是一种文明形态的系统构建。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逐渐系统生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植根于优秀中华文明的丰厚滋养,生成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实践推进中,发展于世界文明交融互动、共存共进的前景之中。
-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文明新形态
系统观念
-
Keywords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Systems Thinking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以系统观念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思考
- 2
-
-
作者
董慧
向金存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3年第5期4-13,共10页
-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教学研究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302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教学定位上说,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最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程;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它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它内蕴一个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信念树立的循序渐进的育人过程;从教学功能上来说,它是集知识教育功能、政治认同功能、思维培养功能和信念教育功能四位一体的功能教育。系统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在“原理”课教学全过程中加以贯彻和实施。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融入“原理”课教学全过程,需要坚定树立“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有机统一“三大组成部分”的教学内容,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协同的教学方式,由此才能实现“原理”课教学的整体育人成效。
-
关键词
系统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分工视角下的城乡关系与现代启示
- 3
-
-
作者
向金存
-
机构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世纪桥》
2020年第11期76-80,96,共6页
-
文摘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的发展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其展开了一幅十分清晰的动态图景:自然分工(城乡同一关系)——自发分工(城乡对立关系)——自愿分工(城乡融合关系),以分工的视角切入更能清晰正确地理解城乡关系。城乡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城乡关系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深入研究城乡关系对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关键词
分工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人学探索及其当代审思
- 4
-
-
作者
董慧
向金存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JZD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旧时代里,人类生活的真实样态被形形色色的生活理论所遮蔽,人在虚构的日常生活世界里被边缘化、工具化。列斐伏尔在考察人类生活世界时,基于日常生活这个概念,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将马克思的阶级主体转向了日常生活中的个体主体,构建了一种个体主义的人本主义理论范式,揭示了现代社会具体个人遭遇政治异化、思想异化、消费异化、科技异化等全方位异化的现代性境遇,最后提出以“总体的人”克服人的全面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斐伏尔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角和核心表征的人学探讨与构建既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性,对当代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日常生活批判
人学
日常生活
全面异化
文化革命
-
分类号
B016.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