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氮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之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氮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精神症状程度变化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91.18%VS 70.59%,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7.65%VS 11.76%,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更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精神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氨氯地平 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以“新四句”为基点阐发刘宗周的“心”“意”关系
2
作者 赵炎峰 吕之奇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同为心学,刘宗周哲学不同于阳明哲学的两大特点就在于:一为重塑并深挖“心”的本体性地位,二为从细微之处着手,建构以“意”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此出发,刘宗周思想的主旨就明晰起来。这既是对阳明哲学的纠偏,又是对“良知说”的回应。... 同为心学,刘宗周哲学不同于阳明哲学的两大特点就在于:一为重塑并深挖“心”的本体性地位,二为从细微之处着手,建构以“意”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以此出发,刘宗周思想的主旨就明晰起来。这既是对阳明哲学的纠偏,又是对“良知说”的回应。刘宗周以“新四句”为出发点,阐发了“心”与“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王阳明 新四句
下载PDF
董仲舒人性论的理论困境及其政教关系
3
作者 吕之奇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7-80,共4页
董仲舒人性论一直被古今贤哲争论不休,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董仲舒的人性论,但往往会受主流观点的影响顾此失彼。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董仲舒对"性"字正名时主张其具有广泛无差别的特性,与性分三品之间的矛盾。由于理论... 董仲舒人性论一直被古今贤哲争论不休,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董仲舒的人性论,但往往会受主流观点的影响顾此失彼。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董仲舒对"性"字正名时主张其具有广泛无差别的特性,与性分三品之间的矛盾。由于理论建设的不足,导致在推行政教的过程中存在紧张关系。因此,要想准确把握董仲舒的人性论必须从两个角度入手,其一可以从教化入手,人被赋予善恶两种特质是教化得以施行的依据;其二从现实的政治理想入手,儒家思想中任德而不任刑的主张需要在宇宙框架中找到依据。文章以"性"字辨析为出发点,试图厘清董仲舒人性论在现实政教中的理论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人性论 教化 政治 理论困境
下载PDF
从儒家价值导向看张载“相感说”的内在张力
4
作者 吕之奇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
"感"这个范畴在张载哲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架构作用,却一直被学术界忽略。"感"是太虚与阴阳之气的连接,是阴阳化生万物的关键一步,也是解释儒家仁爱思想的核心。宇宙万物之间因为可"相感"而得以灵活运转,... "感"这个范畴在张载哲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架构作用,却一直被学术界忽略。"感"是太虚与阴阳之气的连接,是阴阳化生万物的关键一步,也是解释儒家仁爱思想的核心。宇宙万物之间因为可"相感"而得以灵活运转,人类社群之间因为可"相感"而能生同情、怜悯、羞恶等等之类的情感。研究张载哲学不能不对"感"进行深入了解,以儒家最核心的价值导向为视角,来看张载"相感说"中蕴涵的内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价值导向
下载PDF
《论语》视角下“礼”的内向化发展——以情、义、仁为研究进路
5
作者 吕之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先秦时期“礼”是一套对氏族社会进行外在约束的制度和仪式,中华民族受礼乐文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在三代礼乐传统频临崩坏之际,孔子一方面时刻维护传统,继承周礼;一方面突破原有礼之内涵彰显了礼乐文化中自觉和自为... 先秦时期“礼”是一套对氏族社会进行外在约束的制度和仪式,中华民族受礼乐文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在三代礼乐传统频临崩坏之际,孔子一方面时刻维护传统,继承周礼;一方面突破原有礼之内涵彰显了礼乐文化中自觉和自为的人文精神。本文以《论语》为视角对“礼”进行梳理来探究孔子是如何将原本的理论形式逐渐演化为内向化的实践旨趣,把“情”、“义”、“仁”一层层注入礼中,使礼不再拘泥于传统教条,充满了生命活力与道德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内向化 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