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0年长三角地区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的空间关系
1
作者 彭建 吕俭 杨灿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基于1990-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运用InVEST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相关系数对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的时空关系进行研究,并应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归纳法分析两者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总体上... 基于1990-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运用InVEST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相关系数对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的时空关系进行研究,并应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归纳法分析两者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总体上生境最优且城镇发展最快,安徽省在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生境相对下降最少,生境质量和夜间灯光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与区位、地形等因素的空间耦合性。(2)长三角地区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随着时间的发展空间上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聚类模式主要为高-低、低-高及低-低3种。高-低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南部、西部的山地丘陵,研究期内呈现缩小的趋势;低-高聚类区域在长三角东部平原区呈集聚分布、北部平原丘陵区呈零散分布,呈现扩张趋势。(3)不同年份各省份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且经济越发达的省份,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的负相关关系越强;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呈高度负相关的区县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沿岸和浙江省东部,相关性不显著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江苏省的北部,变化类型以负相关关系持续增强型占比最高。(4)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的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发展呈U型变化,即随着城市发展,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的负相关关系先增强后下降。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生境调控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夜间灯光影像 空间关系 演变规律 地理加权回归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5W模式视角下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分析
2
作者 尹乐 彭建 吕俭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技术的迭代推动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大众借助新媒体参与非遗的传播成为当代实践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对于非遗文化展演和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抖音短视频平台选取关于安徽省非遗内容的短视频样本,... 技术的迭代推动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大众借助新媒体参与非遗的传播成为当代实践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对于非遗文化展演和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抖音短视频平台选取关于安徽省非遗内容的短视频样本,用飞瓜数据对发布内容、呈现方式进行分析,运用5W传播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安徽省非遗抖音短视频传播现状特征。针对其在抖音平台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主体水平参差、传播渠道用户拓展不足、受众群体狭窄、传播内容形式单一、传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让抖音短视频平台真正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有效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W 非遗 抖音 安徽
下载PDF
安徽省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秋龙 程蓉 吕俭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国家住建部等部门联合认定的安徽省400处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元代及以前、明代、清代等时间维度分析不同时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高程、坡度、坡向、水系、山谷及与中心城市的距离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安徽... 以国家住建部等部门联合认定的安徽省400处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元代及以前、明代、清代等时间维度分析不同时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高程、坡度、坡向、水系、山谷及与中心城市的距离等方面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安徽省241个传统村落始建于元代及以前,元代及以前保存至今的传统村落多集中于皖南山区,明清时期有向皖中地区发展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越来越集聚的特点,元代时期形成一核一带集聚区,明清时期有向天目山北麓延伸的趋势;传统村落主要位于50~500m的平原及丘陵地带;以缓坡分布为主,同时有向较陡坡发展的趋势;各朝代演变中有明显的阳坡指向性和河流指向性;传统村落的分布及演变趋势沿山谷线呈带状分布,同时与中心城市若近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分布特征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俭 董星月 车耀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91-99,共9页
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区域重心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和方法,分析安徽2011—2018年各市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重心时空演化和空间层级演化,定量识别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旅游发展... 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区域重心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和方法,分析安徽2011—2018年各市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重心时空演化和空间层级演化,定量识别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旅游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系统的重心整体上处于合肥市区域内,重心移动轨迹向西北迁移;安徽旅游产业呈现双极领先(黄山市、合肥市)的演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呈现单极独强(合肥)的空间格局;安徽旅游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耦合协调呈现“积聚性”与“两极化”的时空特征;人口集聚、投资水平、财政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及消费能力,对于安徽旅游发展和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安徽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俭 王钦安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7-101,共5页
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访谈,文章梳理了地方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认为应突出"地方型、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从观念实体和行为实体着手,培养多重素质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进而构建包含四个基... 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访谈,文章梳理了地方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认为应突出"地方型、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从观念实体和行为实体着手,培养多重素质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进而构建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行业交流合作、实习实践模式、多元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机制)和两个辅助要素(政府、社会)的"钻石模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 地方本科高校 钻石模型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旅游合作共生研究——以滁宁地区明文化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吕俭 仲明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8-26,共9页
加强对区域共性文化的整合开发对于构建特色文化产业带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以滁宁地区为案例地,探讨明文化旅游的共生条件,即在资源、地缘、政策、市场层面具备的共生基础。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构建了滁宁区域旅游的3种共生模... 加强对区域共性文化的整合开发对于构建特色文化产业带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以滁宁地区为案例地,探讨明文化旅游的共生条件,即在资源、地缘、政策、市场层面具备的共生基础。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构建了滁宁区域旅游的3种共生模式,即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下的"城市—城市"共生模式、游客游憩需求驱使下的"城市—景区"共生模式、统筹整合机制下的"景区—景区"共生模式,进而立足案例地,提出了优化两地共生环境、畅通两地共生界面、完善利益共生机制的具体措施,以期有效促进滁宁两地一体化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文化 旅游共生 区域一体化 滁宁地区
下载PDF
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黄山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吕俭 金泉 王钦安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19-24,共6页
基于2000-2014年黄山市旅游业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ADF检验结果表明:选取的LGDP、LDR、LFR指标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协整检验... 基于2000-2014年黄山市旅游业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ADF检验结果表明:选取的LGDP、LDR、LFR指标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黄山市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黄山市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每增长1%,分别带动GDP增长约0.815%和0.354%;向量误差修正模型(ECM)显示:黄山市GDP、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能够以1.06049、9.229608、4.759272的调整力度得到修正;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黄山市国内旅游收入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经济增长是旅游外汇收入的Granger成因,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收入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经济增长 GRANGER检验 黄山市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技术反思与伦理困境: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吕俭 洪媛娣 董星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98-107,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福祉,与此同时,对技术的盲目膜拜导致人工智能超越论甚嚣尘上。在科技进步不可逆的背景下,文章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回答了两个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上限在哪里?人工智能有可能导致哪些伦理困境和道德桎梏?围... 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福祉,与此同时,对技术的盲目膜拜导致人工智能超越论甚嚣尘上。在科技进步不可逆的背景下,文章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回答了两个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上限在哪里?人工智能有可能导致哪些伦理困境和道德桎梏?围绕上述内容,文章从哲学和技术维度审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上限,认为人工智能是技术理性的产物,不可能超越人类智慧;从社会伦理视角审视了人工智能的失业危机对道德价值、伦理秩序的冲击;从算法权力视角审视了其对现有秩序的瓦解以及智能武器带来的人道危机;从否定的法律人格视角审视了人工智能犯罪导致的法律危机。结论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应秉持工具属性和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才是人类自由通向自在之境的唯一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极限批判 技术伦理 法律危机
下载PDF
安徽省旅游发展非均衡性与空间协同研究
9
作者 吕俭 汪胡铃 车耀伟 《旅游研究》 2022年第2期54-68,共15页
受旅游资源禀赋、地缘区位等因素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非均衡现象,影响区域旅游合作格局。研究基于变异系数、首位度指数、旅游流质指数、SEQ三维耦合模型分析安徽省2003~2019年的旅游“规模—经济—质量”格局时空演化,以旅游经... 受旅游资源禀赋、地缘区位等因素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非均衡现象,影响区域旅游合作格局。研究基于变异系数、首位度指数、旅游流质指数、SEQ三维耦合模型分析安徽省2003~2019年的旅游“规模—经济—质量”格局时空演化,以旅游经济联系度为指标分析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的演化迁移路径,利用聚类分析法定量识别安徽省旅游旅游发展层级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安徽省旅游“规模—经济”呈极化分布特征,合肥处于“极核”地位,皖北旅游“规模—经济”水平低。旅游流质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的分布格局。安徽省旅游SEQ的极化区域演变过程为三极领先(黄山市、合肥市、安庆市)—双极联动(合肥市、黄山市)—单极独强(合肥市)。安徽省旅游发展层级呈现高地—潜力—追赶—洼地的阶梯状层级特点,各层级之间的旅游发展空间差距在逐渐扩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核心辐射模式、圈层发展模式、链式扩展模式、政策驱动模式的空间协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空间非均衡性 空间协同 安徽省
下载PDF
基于皖东文化的滁州市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10
作者 吕俭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10,21,共5页
旅游纪念品是区域文化品格的物质载体,也是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研究发现滁州市旅游纪念品整体开发层次较低。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文章把滁州市文化分为醉情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小岗文化五种文化类型,并提取... 旅游纪念品是区域文化品格的物质载体,也是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研究发现滁州市旅游纪念品整体开发层次较低。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文章把滁州市文化分为醉情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小岗文化五种文化类型,并提取出相应的文化元素。最后基于创意设计、材质工艺、包装设计、推广销售、产权保护视角提出滁州市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开发对策,并提出文化元素基于各种载体和工艺的具体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纪念品 地域文化 滁州市
下载PDF
基于网络关注度的安徽省居民省内旅游需求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秋龙 潘立新 +1 位作者 吕俭 李伟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收集2019年安徽省居民对省内64家典型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需求偏好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安徽省居民的旅游需求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全省居民省内旅游需求呈多岭型,形成4月、7...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收集2019年安徽省居民对省内64家典型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数据,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需求偏好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安徽省居民的旅游需求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全省居民省内旅游需求呈多岭型,形成4月、7―8月和10月3个需求高峰;单岭型景区各月的旅游需求有较明显差别,双岭型和多岭型的景区无明显旅游需求季节性差别;全省居民旅游需求时间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独特性、景区开发程度、气候舒适度、节假日的影响;安徽省居民形成3个旅游需求偏好区,分别是皖中皖东南休闲娱乐偏好区、皖南自然观光偏好区和皖西南山岳景观偏好区;全省居民旅游需求空间分布主要受景区密集程度、级别、资源开发程度和空间距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需求 时空特征 网络关注度 安徽省
下载PDF
混合式BOPPPS模型在应用型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汤云云 吕俭 +1 位作者 尹乐 葛瑞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3-116,124,共5页
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BOPPPS模型的教学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方式,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以滁州学院旅游专业课程的形象与妆容为例,进行详细教学设计与实践,并比较分析学习者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 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BOPPPS模型的教学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方式,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以滁州学院旅游专业课程的形象与妆容为例,进行详细教学设计与实践,并比较分析学习者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混合式BOPPPS教学模型的有效性感知。研究表明,综合利用新型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能够为其他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BOPPPS 混合式教学 旅游专业 应用型高校
下载PDF
基于价值评估的黄山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彭建 吴见 +1 位作者 徐飞雄 吕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5-679,共15页
评价与分析特定区域的生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对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空间分析等模型... 评价与分析特定区域的生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对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空间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1987—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07年,黄山市生境质量总值持续下降,2017出现回升,但生境受到的威胁仍增加,生境最优区为北部太平湖区域,生境质量低值主要分布在各县区主城区;生境质量栅格等级变化以4等级转变为3等级为主。(2)1987—2017年,黄山市105个乡镇(街道)中有84个乡镇(街道)生境质量有所下降,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北部环太平湖区域的乡镇为生境质量"高高"型聚集区及热点区域,屯溪区、徽州区南部、歙县、休宁县主城区的各镇为生境质量"低低"型聚集区及冷点区域。(3)黄山市城市发展对生境质量影响较大,大体上距离城市中心点越近的圈层,生境质量越差;距离黄山市旅游中心点10—20、30—40、40—50 km的3个圈层形成生境质量低值点,为旅游与城区互助发展的结果;黄山市旅游与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强,旅游设施、景区核密度越高,低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旅游城市 黄山市
下载PDF
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14
作者 吕俭 王桂凤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1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心理特点 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临床科室和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问题
15
作者 吕俭 《吉林医学信息》 1998年第9期49-49,F00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 科室 供应室 消毒 灭菌
下载PDF
护理道德
16
作者 吕俭 《吉林医学信息》 1998年第8期49-49,F004,共2页
关键词 护理道德 护理 护士
下载PDF
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17
作者 吕俭 《吉林医学信息》 1998年第10期F004-F004,共1页
关键词 供应室 质量管理 医院管理
下载PDF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田玉萍 汪雷 +2 位作者 何超 吕俭 潘立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2-24,共13页
为探寻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结构分布规律,统筹推进传统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文章以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指标”(最邻近点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评价模型来测算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过程... 为探寻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结构分布规律,统筹推进传统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文章以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指标”(最邻近点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评价模型来测算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随着时间的变化,凝聚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村落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从时间上看各区域间传统村落分布逐渐趋于均匀,但从空间上看市级区域间分布仍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和安庆4个地级市内;2012—2019年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山区两个高密度区。研究认为,在自然因素上,相对闭塞的环境、险要的地势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维系传统村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人文因素上,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交通、和平的社会环境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影响传统村落的选址和传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与优化研究——基于“三指标”构建下的GIS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俭 晋秀龙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文章构建"三指标"评价模型,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测度。变异系数与均衡度指数显示: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实际差异较大,A级旅游景区分布数量最多的是宣城、安庆和黄山;其中,安徽省3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 文章构建"三指标"评价模型,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测度。变异系数与均衡度指数显示: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实际差异较大,A级旅游景区分布数量最多的是宣城、安庆和黄山;其中,安徽省3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较高,从区际差异上看,皖南地区2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相对均衡,合肥经济圈旅游区3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皖北文化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三类均衡比系数显示:省际面积均衡比系数较小,说明面积较广阔地区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好;分区域人口均衡比系数较小,即人口因素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大。在空间计量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运用GIS技术进行空间辅助分析,并基于5个空间结构要素提出了安徽省旅游业的整体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安徽省 GIS应用
下载PDF
双创导向下的旅游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俭 晋秀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85-187,共3页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校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意义重大。研究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课程开设现状,以办学定位、课程要求、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微课...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校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意义重大。研究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课程开设现状,以办学定位、课程要求、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微课+实践"的课程综合改革方案,并提出具体的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导向 旅游专业 经济学基础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