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耕作深度及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吕凯飞
周锋
+4 位作者
安曈昕
杨友琼
王武
程易
吴伯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3-1509,共7页
【目的】针对不合理耕作措施引发土壤干旱频发、耕层变浅、地力衰退等问题,对坡耕地耕层进行合理构建,为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砚山县江那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本试验设置...
【目的】针对不合理耕作措施引发土壤干旱频发、耕层变浅、地力衰退等问题,对坡耕地耕层进行合理构建,为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砚山县江那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本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免耕+秸秆还田(T1);旋耕15 cm+秸秆还田(T2);翻耕20 cm+秸秆还田(T3);翻耕30 cm+秸秆还田(T4);免耕(T5);旋耕15 cm(T6);翻耕20 cm(T7);翻耕30 cm(T8)。研究不同措施对玉米‖辣椒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剪切力等物理性状及10~20 cm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深耕T3、T4、T7、T8处理能降低土壤容重、剪切力、紧实度等物理性状,T3、T7处理的土壤容重、土壤剪切力、土壤紧实度比T2、T6处理分别降低3.27%~10.75%、2.31%~27.27%、1.44%~11.64%。T3处理的土壤容重、剪切力、紧实度较T5处理分别减少2.63%~5.92%、1.16%~6.06%、7.60%~25.75%。随试验时间延长,T3、T4、T7、T8处理10~20 cm土壤有效养分逐渐增加,到2018年T7处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比T6处理高2.60%、10.50%、23.96%。【结论】深翻+秸秆还田处理有利于坡耕地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持续性改善,进而推动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深度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状
间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迷向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
2
作者
冯学良
李岩
+6 位作者
杨永安
田建全
韩鹏
王俊文
吕凯飞
郑旭
徐建坡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920-2922,共3页
设计了3种智能迷向散发器、2种迷向袋和对照共6个处理来研究2种新型迷向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二化螟发生期内,对照组诱虫量为135.4~219.4头·器^(-1);智能迷向散发器(AID)处理诱虫量为79.6~120.6头...
设计了3种智能迷向散发器、2种迷向袋和对照共6个处理来研究2种新型迷向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二化螟发生期内,对照组诱虫量为135.4~219.4头·器^(-1);智能迷向散发器(AID)处理诱虫量为79.6~120.6头·器^(-1),迷向率为19.9%~63.7%,防治为46.8%~55.2%;迷向袋处理诱虫量为0.8~9.0头·器^(-1),迷向率为93.9%~99.4%,防治为79.4%~84.0%。迷向袋处理对水稻二化螟雄性成虫具有较好的迷向效果,且防治显著。智能迷向散发器处理防治二化螟具有一定效果,但信息素释放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究。迷向袋在水稻生产上可满足对二化螟的防治需求,又是绿色防控类产品,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迷向技术
智能迷向散发器
迷向袋
水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昆虫信息素应用技术的概况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
4
3
作者
崔艮中
李粉莲
+6 位作者
薛建光
王俊文
张从顺
张迪
吕凯飞
马燕
王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4-553,共20页
昆虫信息素已广泛地用于害虫的监测及防控中,对昆虫信息素产品应用技术的梳理讨论有助于我国昆虫信息素产品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本文抛开昆虫信息素本身,紧紧围绕应用技术中昆虫信息素引诱产品的用量、设置高度、设置位置、产品种类和影...
昆虫信息素已广泛地用于害虫的监测及防控中,对昆虫信息素产品应用技术的梳理讨论有助于我国昆虫信息素产品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本文抛开昆虫信息素本身,紧紧围绕应用技术中昆虫信息素引诱产品的用量、设置高度、设置位置、产品种类和影响因素,昆虫信息素迷向产品的用量、使用高度、应用面积、使用时间、使用位置和影响因素,以及昆虫信息素产品的评价标准等进行了梳理,并对昆虫信息素应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展望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昆虫信息素产品的应用技术在使用效果中发挥更好作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信息素
应用技术
用量
用法
应用评价
原文传递
题名
耕作深度及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吕凯飞
周锋
安曈昕
杨友琼
王武
程易
吴伯志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3-150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378)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9)
+1 种基金
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BB015)
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6KJTX002)。
文摘
【目的】针对不合理耕作措施引发土壤干旱频发、耕层变浅、地力衰退等问题,对坡耕地耕层进行合理构建,为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和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砚山县江那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本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免耕+秸秆还田(T1);旋耕15 cm+秸秆还田(T2);翻耕20 cm+秸秆还田(T3);翻耕30 cm+秸秆还田(T4);免耕(T5);旋耕15 cm(T6);翻耕20 cm(T7);翻耕30 cm(T8)。研究不同措施对玉米‖辣椒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剪切力等物理性状及10~20 cm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深耕T3、T4、T7、T8处理能降低土壤容重、剪切力、紧实度等物理性状,T3、T7处理的土壤容重、土壤剪切力、土壤紧实度比T2、T6处理分别降低3.27%~10.75%、2.31%~27.27%、1.44%~11.64%。T3处理的土壤容重、剪切力、紧实度较T5处理分别减少2.63%~5.92%、1.16%~6.06%、7.60%~25.75%。随试验时间延长,T3、T4、T7、T8处理10~20 cm土壤有效养分逐渐增加,到2018年T7处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比T6处理高2.60%、10.50%、23.96%。【结论】深翻+秸秆还田处理有利于坡耕地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持续性改善,进而推动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耕作深度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状
间作
Keywords
Tillage depth
Straw returning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tercropping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迷向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
2
作者
冯学良
李岩
杨永安
田建全
韩鹏
王俊文
吕凯飞
郑旭
徐建坡
机构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
天津市宁河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920-2922,共3页
文摘
设计了3种智能迷向散发器、2种迷向袋和对照共6个处理来研究2种新型迷向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二化螟发生期内,对照组诱虫量为135.4~219.4头·器^(-1);智能迷向散发器(AID)处理诱虫量为79.6~120.6头·器^(-1),迷向率为19.9%~63.7%,防治为46.8%~55.2%;迷向袋处理诱虫量为0.8~9.0头·器^(-1),迷向率为93.9%~99.4%,防治为79.4%~84.0%。迷向袋处理对水稻二化螟雄性成虫具有较好的迷向效果,且防治显著。智能迷向散发器处理防治二化螟具有一定效果,但信息素释放规律有待进一步探究。迷向袋在水稻生产上可满足对二化螟的防治需求,又是绿色防控类产品,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二化螟
迷向技术
智能迷向散发器
迷向袋
水稻
分类号
S435.11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昆虫信息素应用技术的概况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
4
3
作者
崔艮中
李粉莲
薛建光
王俊文
张从顺
张迪
吕凯飞
马燕
王琳
机构
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捷四方(新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捷四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泉州市绿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4-553,共20页
文摘
昆虫信息素已广泛地用于害虫的监测及防控中,对昆虫信息素产品应用技术的梳理讨论有助于我国昆虫信息素产品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本文抛开昆虫信息素本身,紧紧围绕应用技术中昆虫信息素引诱产品的用量、设置高度、设置位置、产品种类和影响因素,昆虫信息素迷向产品的用量、使用高度、应用面积、使用时间、使用位置和影响因素,以及昆虫信息素产品的评价标准等进行了梳理,并对昆虫信息素应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展望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昆虫信息素产品的应用技术在使用效果中发挥更好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昆虫信息素
应用技术
用量
用法
应用评价
Keywords
insect pheromone
applied technology
usage
dosage
application evaluation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耕作深度及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吕凯飞
周锋
安曈昕
杨友琼
王武
程易
吴伯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种迷向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效果
冯学良
李岩
杨永安
田建全
韩鹏
王俊文
吕凯飞
郑旭
徐建坡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昆虫信息素应用技术的概况及研究展望
崔艮中
李粉莲
薛建光
王俊文
张从顺
张迪
吕凯飞
马燕
王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